回眸·讴歌·行动

2021-11-28 21:57岳凯华
文艺论坛 2021年4期

岳凯华

摘 要:文艺晚会《百年正青春》艺术化聚焦和再现不同历史时段湖湘共产党人的感人事迹,深情回眸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风雨历程和峥嵘岁月,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成立、新生活的创造付诸的伟大行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是一场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艺术精湛的视听盛宴。

关键词:《百年正青春》;党史呈现;精神讴歌;开创未来

湖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正青春》文艺晚会以“相隔百年,我用青春深情礼赞百年风华的你们”为主旨,上千人登台亮相,在精心设置的“序幕+开辟新天地+为了新中国+创造新生活+奋斗新时代+尾声”的篇章结构中,自始至终动用现场演员进行惟妙惟肖的歌舞表演,有机融入电子媒介虚拟情境的影像滚动,适时插入演员、高校学生、军人、建设者等各界代表的激情告白,深情礼赞了不同时期湖湘大地共产党人的优秀感人事迹,形象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感天动地风雨兼程的百年峥嵘。

一、辉煌党史的形象呈现

2021年,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一年。自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走过了坎坷曲折而又辉煌灿烂的100年,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构思、谋划和筹备以什么方式、用怎样行动来庆祝和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有的通过查阅尘封的档案文献以一件件尘封档案和一组组珍稀文献来书写百年党史,如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党史专家李颖新著《文獻中的百年党史》的出版;有的凭借百年中国上映的红色电影用一张张电影海报和一份份片名书法来唤醒历史记忆,如湖南省电影局组织的“‘影映百年史 书传万众心——百部经典红色电影片名书法展览活动”的布展。凡此种种,旨在铭记中国共产党这一段砥砺奋进的难忘岁月,意在书写中国共产党这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百年正青春”的文艺晚会却以动态的、流动的舞台演出方式深情礼赞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征程,从而在上述种种静态的、凝固的纪念形态中脱颖而出。

晚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立足湖南,放眼全国,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通过四个主体篇章艺术化聚焦和再现不同历史时段湖湘共产党人的感人事迹,深情回眸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风雨历程和峥嵘岁月。在长达百年的时间跨度里,晚会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姿和身影:积贫积弱之际“开辟新天地”的艰难探索,战火纷飞之时“为了新中国”的英勇牺牲;百废俱兴之际“创造新生活”的筚路蓝缕,盛世繁华之时“奋斗新时代”的开拓创新。

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史实,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晚会主创人员历时半年时间,反复深入全国各地党史场馆,采访专家,核对史料,在党史重大历史时段分期中采用故事笔法,调动视听手段,呈现百年长河中一个或几个湘籍党员、革命英烈、时代英模和普通人物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生动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全景展现了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有大视野,有大格局,看来饶有趣味。

二、伟大精神的深情讴歌

“我是向警予,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我是夏明翰,我是中国共产党员……”,一声枪响,鲜血染红了大幕,无数牺牲的共产党员影像和声音在幕墙投影中次第而急骤地出现。《百年正青春》这场晚会就这样以湘籍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为主线纪念着无数奋勇向前的革命先烈,在恢宏大气的四个篇章中深情讴歌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

或从女性视角讴歌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岸英,你长大了一定成为像爸爸那样的男子汉,哪怕是一个人”——共产党员杨开慧(董洁饰)在监狱中与儿子毛岸英相拥诀别。经历五次提审、受尽残酷折磨的杨开慧,从被捕到牺牲的十多天时间里,不曾告知敌人毛泽东的去向,更不愿与丈夫改变关系:“要我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最后宁死不屈,毅然走向刑场,1930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牺牲我小,成功我大”,她支持毛泽东的革命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知名芭蕾舞演员王占峰、敖定雯的一连串流畅自如的起舞、托举、旋转、依偎的表演中,一曲唯美悠扬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吟唱为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忠贞爱情给予了基调定位。“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这一纸祭文,为湖南醴陵一位农家母亲1946年盼子归来无果后请人代写,因为她的儿子左权已于1942年5月在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大扫荡”期间英勇牺牲,年仅37岁。为让这位可怜而伟大的母亲19年的漫长等待有一个完美结局,让她能够亲眼看到儿子平安归乡,晚会编导不仅让舞台上这对阴阳相隔的母子(即周一围饰演的左权与王丽云饰演的左母)悲情对话、互诉衷肠:“儿无愧于国,但有愧于您啊!”“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而且让解放战争大捷后顺道南下湖南、看望左权母亲的一个个将军、士兵在母亲询问“自己的儿子在哪里、为什么不回家看看”时眼含泪水、异口同声地深情回答“我们都是您的儿子”。亲生儿子虽已牺牲,但这位普通农家妇女又有了千千万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儿子。杨开慧、左母这些女性的台词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深深打动人心,不仅让人黯然伤神、潸然泪下,而且令人精神百倍、斗志昂扬。

或以重大事件礼赞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晚会以1910年黑云压城的的长沙码头开篇,在贫苦大众忍无可忍的“抢米”风潮中,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一批湖湘有志青年,伴随着悲壮深沉、庄严雄浑、雄壮嘹亮的《国际歌》的旋律,勇立潮头,成立新民学会发出“建党先声”,坐上湘江小轮奔赴上海参加一代会,开始就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一往无前的“先锋精神”“红船精神”。继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长征、湘江战役、反“扫荡”、渡江战役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在紧张而密集的鼓点声中一一展现,或成片的红色星火在舞台上形成燎原之势,或成群的男女老幼与参军的丈夫、当兵的儿子、远去的红军依依惜别,或成列的革命战士在战火硝烟中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前赴后继。最后,向雷锋同志学习、“两弹”爆炸、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韶山电力机车研制成功、十八洞村精准扶贫、“三高四新”战略落地等重大活动画面,又在动感而热烈的歌舞中一幕接着一幕,或伴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雄壮气势,或踏着《火车向着韶山跑》的欢快旋律,或随着《大地颂歌》的高昂节拍,或跟着一架“飞机”的腾空而起,次第演绎和续写着新中国人民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和时代变迁。这些不仅形象展现了百年党史中的湖南力量,而且深情礼赞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既讴歌了革命时期形成的先锋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又礼赞了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

三、美好未来的奋力开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熔铸在百年党史中的湖南红色基因,早已伴随奔腾不息的湘江水深深融入湖湘儿女的精神血脉,成为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在晚会上的这句致辞,揭橥了《百年正青春》这场湖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的价值诉求和意义所在。我们回眸历史、礼赞精神,旨在开创未来、奋力前行。事实上,在两个多小时里的历史与现实两大交互时空和情境的穿行中,观众无不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新生活的创造而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壮烈和大胆创造、开拓创新的意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晚会展现了三湘儿女在党的指引下走过的革命岁月,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以自己壮烈的英勇牺牲,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自己顽强的革命斗志,为新中国的建立铺就了坦途。舞台上,无论是民不聊生的时代,还是战火纷飞的时期,观众目睹了杨开慧、向警予、夏明翰、陈树湘、左权等无数革命先烈,在前赴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观众看到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义无反顾地求真理、闹革命。有了这些先进的、优秀的共产党员的引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披荆斩棘,奔向了胜利的前方,终于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地当了家、做了主。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晚会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民众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建设征程。一大批顽强拼搏的功勋人物,一大批忘我奋斗的先进模范,一大批默默无闻的劳动群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掀起了建设热潮,谱写了崭新篇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新生活、奋斗新时代、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开拓歷程,在一幕幕晚会场景中得到了生动呈现和形象诠释。火车机头的研制,两弹一星的发射,杂交水稻的研发,“三高四新”战略的落地,折射着岁月痕迹,纪录着特殊意义,唤醒着青春激情,是改革开放造福着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是科学创造助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而晚会四个篇章末端所插入的当代青年跨越时空与革命先辈隔空对话、合唱朗诵的场景也意味深长。那一句句深情的倾诉,动人心弦;那一声声庄严的承诺,响彻云霄;那一个个切实的行动,铿锵有力。它不只是为了展现百年中国今昔变化的地覆天翻,而且着眼于激发三湘儿女、全国人民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推进老一辈革命家开创并为之奋斗的崇高事业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总体来说,这是一场政治站位高、革命史实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艺术精湛、演唱动听、舞蹈利落、画面感人、道具别致、设计精美、动静结合、色彩鲜明、角度新颖、激动人心、鲜活生动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演出盛会。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