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字资源共享模式探究

2021-11-28 10:47王丽徐健刘蜀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数字资源双高计划共享

王丽 徐健 刘蜀

摘 要:“双高计划”建设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双高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评价导向,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着重探究如何做好数字化教学资源提质、促进产教资源融合和共享,知识共享概念的產生和共享资源平台的涌现,结合学界提出的资源众筹模式、平台模式等,提出了“互联网+”时代资源共享是创新教育的新形式,为高职院校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好坚实的资源支撑。

关键词:双高计划;数字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21

1 “双高计划”建设背景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的出台,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培优,通过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对提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具有重大意义。“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行业深入参与院校治理机制日益重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全国教育大会明确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双高计划”加快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学习“需求出发、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第三方评估”的职业教育宏观治理机制。在具体实践中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做出了尝试,如山东作为国内职教高地率先和行业开展深度合作,学习“英国职业教育就业与技能委员会、行业技能委员会、颁证机构、资格与考试标准办公室、技能拨款机构、继续教育学院、质量监督局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体系”。

“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发展提出了质量要求,以评价为导向,消除资源壁垒,将资源价值链转化为具有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创新链。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更加重视和强调资源建设。《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纵向贯通的职业学校体系。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工程,主要目的是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专科职业教育、本科职业教育自下而上的无缝衔接,这一贯通体系需要整体的资源支撑。围绕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在一些高校开展了多种尝试,“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模式,对课程改革与大赛融合、“1+X”试点证书制度融合,成体系的资源建设积累和共享很有必要,是实现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的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减少反复投入,可以校企互通有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建设成效,形成共育的合力,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笔者认为,需要成型的资源共享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建设的时间,有效整理归纳现有建设成果实现共建共享,通过共享建设资源,促进高职院校的融合发展。构筑资源共享平台的顶层设计、充分使用市场优质产品、加强校企合作,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资源共享使用的后发优势,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飞跃。

2 跨机构整合共享资源的必要性

2.1 高水平师资建设的需要

强化师资资源建设,促进知识共享、技术学习,资源转化知识、知识创造绩效的内在转化,双高计划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建设校内专家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知识体系,通过教研活动信息交流、教学经验共享活动,形成知识共享和创新机制,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开放性资源建设与共享成为趋势,教师利用开放资源,开放资源的主体既有个人用户,也有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通过开放获取有针对性地资源、统计数据,成为师资创新力来源之一。如加强对政府行业统计数据、企业最新经营态势的资讯的了解,有利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资源和服务的一体化内部循环系统,真正实现师资队伍质量整改螺旋式提升的效果。

2.2 高素质拔尖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2006年启动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到2019年启动“双高计划”,以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充分体现了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急迫要求。促进技能人才在行业领域的拔尖创新性,满足产业在关键岗位的人才需求,是当下高职教育人才培育的首要任务。长久以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水平不高成为制约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粗放式的教学管理、强调动手能力而动脑不足,培养一般的技术人才已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产业发展需要。

3 知识共享概念的产生和共享资源平台的涌现

信息技术对新一代学生思维和知识获取途径的影响,传统宣贯式课堂逐渐向探究式、项目式、混合式学习课堂转变,传统知识传授为主的资源类型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对资源交互性、进阶性、聚焦螺旋式能力提升要求更高。

3.1 知识共享模式

知识共享,知识服务趋势下的共享,混合式学习模式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知识习得,能形成自身初步认识,进而观点表达、阐释分析、综合提炼、迁移创新等思维创新。学生对世界认知和信息素养的提高,对认知工具性质资源的建设的需求日益提高,这就需要一个实时性、动态更新的信息社区。现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网络出版的便捷,强大的资源发布和共享平台,不断强化资源的互联互通,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区域职业教育联盟资源的强强共享。知识共享模式逐步形成,如中国知网上线大学生毕业论文共享平台、知网文库、知网研学平台、知网知识服务平台等,免费资源门户的开放获取。专业群服务平台、包含有国家职业标准规范、职业素养课程、优质职业课。更有高职院校自建特色资源库,引入优质基础和公共资源专业导航、建立学习资源推荐模块,实现跨机构共享。

3.2 后疫情时代各类共享资源形式涌现

各类资源使用平台的兴起。出现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工具如CNKI微课学院、数字资源知识聚合应用平台、高职思政教育平台、中职德育教育平台,如出现了教学服务平台,专业与课程协同建设平台、职教研学平台,开放资源的开放获取。加大资源的宣传和使用培训,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育。

互联网共享空间为人人都成为资源建设者、优质内容者等。如知乎上个人博主,用自身知识和行业经验提供作答指导。将企业组织使命和学校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创新研发结合起来,参与企业的实践和技术最新发展需求共享,充分考虑到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以及资源访问设计的基础连接和技术支撑、数据对接标准等技术问题,有效衔接双方的优势建设共同的教学标准、课程体系等资源库。

4 高职院校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

传统教育资源观向新资源观转变,网络空间出现了共同创建、传播、分享资源,是“互联网+”时代新的资源建设模式,资源的生成方式从传统的“静态客观知识内容、形式固定、知识内容以书刊、CD、存储工具等传统内容载体为主”,新资源特点体现在“动态生成性内容、多元性形态、内容+过程性交互性数据共同呈现、内容+服务”用户发布、用户搜索交互。

4.1 众筹资源模式

对区域内资源的共享运用对减少资源的重复购置,加强资源贡献者的众筹社区模式,达到资源交互和互通的广泛辐射效果。尤其是如今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上,组群逻辑和课程的交互,如何实现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的体系和共享,各专业众筹将是一个理想的模式。有学者提出了教育大数据信息资源建设的众筹模式,提出“以数据利用为导向的数据生产侧的改革”理念,结合数据共享类型,对跨领域、同领域、學校之间、高校内部不同场景的数据交互提出了众筹模式。通过数据连接平台,生产或采集数据端上传数据,通过汇聚整理和标准化,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数据标准,向数据利用者开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闭环。如在线学术社区、在线问答社区、在线健康社区等知识共享社区的兴起。共享动机和行为研究和信息访问频率可见知识共享形式的快速发展。

4.2 平台互通模式

教育云资源的建设,通过平台接口对接,数据集成共享,实现大数据的精准管理和集合。专项实体的资源共享模式不同,如自2019年起,学校和成都市图书馆、郫都区图书馆开展了资源共享合作,通过公共馆和高校馆的电子资源的互通共享,有效地解决了资源使用问题,将经费尽可能多地购置最新的教学资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苏州国际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模式,如近年来机构知识库这一新型学术出版与交流模式,形成了机构数字化学术资源的保存,可以通过联通实现机构建的学术交流与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知识管理的学术出版机构快速发展,以中国知网CNKI为例,近两年陆续推出的新学术资源产品有专业群服务平台、高职发展战略规划、信息检索和论文指导线上讲座、各类专题的线上论坛等,可以说形成了知识共享和知识利用的新生态,热门的虚拟线上讲座参与人数以近万人之多。此外,开源数字创新社区、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共享生态系统等。

4.3 互联网教育服务新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赵宏、蒋菲的《“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探析》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平台访问便捷性,市场主导的商业资源建设发展迅猛。内容建设的拓展,面向教育培训、面向不同受众的教育资源产品开发和付费传播、精准受众市场的资源定制,充分展现了市场主导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逐步完善,智能化的技术支撑、知识产权保护等内部机制。在以往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呈现出,机构内部“小范围、无规则、持续性差”,导致资源更新缓慢,重视建设而建成后缺乏维护和更新,因内容滞后无法适应教学的发展,动态更新机制。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模式,如访问公共机构,有范围广、有一定的资源使用规则,资源利用有一定的持续性;再是引入“市场机制”,使用特点有“范围广、有规则、有机制、持续性强”的特点。资源共享市场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信息众筹这一实时信息生产机制,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信息内容形式,知识付费形式的兴起进一步促进了资源供给侧的生产效率,如视频互动教学的发展,远程教育、线上教学越来越为受众所接受,为实现跨时空的互联网创新教育奠定了基础。

5 结语

疫情时期在线资源的迸发,在线教育促进了线上数字化资源共享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虽然共享供给侧、个性化服务、共享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但资源共享的架构构建和线上服务实践,充分显示了优质资源传播和精准到达需求用户的美好场景,打通了内容供给侧和需求方的距离壁垒。疫情期间线上讲座服务策略,在线传播和共享日益普及。资源壁垒进一步被打破。学术组织在知识分享上开放,新的数字化建设解决数据联通性问题后,真正构建数据共享工作格局,如城市云建设等发展趋势,对资源应用场景和共享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资源共享带来的协同收益、降低知识共享成本,促进知识演化速度和更新,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和交互生产模式对知识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沟通成本、发挥了知识价值,形成了一个有效的优化的知识共享生态系统机制。

参考文献

[1]“双高计划”的价值与关键[N].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9-04-16(04).

[2]张进良,叶求财,李炳煌,等.在线众筹:高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模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02):94-101.

[3]赵宏,蒋菲.“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7):48-54.

猜你喜欢
数字资源双高计划共享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评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