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

2021-11-28 02:41许佰强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作业对小学生而言,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转变数学作业设计理念,丰富作业形式,减少学生对作业的抵触心理。文章主要围绕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有效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方法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8-0054-02

引  言

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动态给予全面了解,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有层次的作业设计,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予以关注,通过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作用

目前,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与研究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前,我国有一些小学已经开展了关于数学作业设计的研讨会与交流会,同时有很多小学教师在专业教学网站上发表了相关教学研究文章[1]。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为全面的要求,特别是作业布置问题,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同时要确保作业设计层次化明显,内容丰富,符合学生的认知。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格外重要。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促进作用。有效的作业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助作用,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另外,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够实现作业内容的生活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作业,能够实现每个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此外,教师进行发展性、生活化及游戏化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小学数学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主动完成数学作业。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首先,作业设计缺乏趣味性,只重视对知识点的考查。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年龄较小,教师若在设计作业时只关注知识点的考查,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其次,作业设计枯燥、单一。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只是简单地布置书面作业,虽然这种作业批改时十分便利,但很容易僵化学生思维,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不利[2]。再次,作業设计未能与生活联系。小学数学作业需要向日常生活延伸,将生活与数学作业相联系,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最后,作业设计未能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当前,很多小学在数学作业设计内容与形式上近乎雷同,不具有层次感。作业太过于统一会让学生无法自主选择,虽然一些学生能够很出色地完成作业,但这种形式对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增强没有帮助,甚至适得其反。

三、有效改进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方法

(一)层次化作业的设计

设计层次化作业能够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层次化作业。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计算题的设计与布置;对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以练习题为主的作业;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设计综合型题目。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实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训练,使学生都能通过有效的数学作业训练,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完“认识钟表”一课后,教师可以实施层次化的作业设计: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设计填写数学概念名词的作业;对数学基础中等的学生,以加强数学知识认知和理解为主,设计以连线与在钟面上画时针的作业;对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设计根据汉字提示自主画对应时刻的作业。

(二)创设生活化作业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结合生活,创设生活化作业,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3]。

例如,在教学完“常见计量单位”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一道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作业:“小明放学后,从校门口到家门口一共用了24( ),一共步行3621( ),量了自己的身高是142( ),写作业用了16(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能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又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进而提升教学实效。

又如,在教学完“简单的加减法”一课后,教师以学生的零花钱为主线,要求学生放学后去超市购买某一物品,并详细记录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然后在下一节课的课堂上描述出来,让其他学生计算出所购买物品的价格。这种作业既富有生活体验感,又能使学生获取一定的学习乐趣,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巩固数学知识意义重大。

(三)创设实践性作业

作业设计的根本要求是学以致用[4]。但是,小学生的主观意识比较强烈,作业完成效果会受到自身的兴趣和情绪影响。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既要考虑作业的灵活性,又要注重作业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作业的价值。

实践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猜测能力和观察能力等。常见的实践形式有社会调查、动手制作、素材记录和现象观察。例如,在教学完“毫米、厘米、分米、米”一节课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家庭作业,以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和掌握,同时利用“比一比、画一画、估一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实践训练。这一方面能使学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式,另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这种实践作业,既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使学生深层次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结  语

总之,作业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兼顾数学教学的目标,从而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差异,创设分层性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生活化作业;以学以致用为前提,创设实践性作业。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业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白丽琼.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性[J].试题与研究,2020(30):46-47.

顾冬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改进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0(23):29-30.

史迎清.生活实践:数学作业的一种应然指向[J].数学教学通讯,2020(13):15-16.

袁孔伟.小学数学作业的功能与设计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1):74-75.

作者简介:许佰强(1977.11-),男,福建龙海人, 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