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病虫害专业学习兴趣小组建设实践与探索
——以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为例

2021-11-29 07:52陈红梅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植物保护植保

陈红梅,赵 秀,曲 鹏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是具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植保技术人员相当的欠缺,植保人员实践能力有待提升。面对这样的背景,建立了植物病虫害学习兴趣小组。植物病虫害学习兴趣小组是依托热带作物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成立了病虫害兴趣小组团队,病虫害兴趣小组团队主要是由2位指导教师、42位同学组成。本兴趣小组将对植物保护学科、专业或方向研究有共同爱好的学生根据专业与兴趣组织在一起的,他们能利用这个平台机会,进行学习、实践、交流、研讨等专业的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服务及自我学习,将专业知识的技能融入社团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职业特征、职业技能、等要素,使兴趣小组成员从兴趣延生至培育,课堂知识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得以实践、应用和转化,从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1]。

1 植物病虫害兴趣小组建设概况

1.1 兴趣小组简介

植物病虫害标本制作兴趣小组专注于对校园、校园周边病虫害的调查、采集、制作标本及管理,将来也会结合实际从事病虫害科研。希望组员具有热爱生命科学,亲近自然,珍惜自然,对生命世界充满好奇心,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本小组试图以病虫害标本的采集、制作活动为载体,来探索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植物保护相关课程的兴趣,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表达,观察动手等方面的能力。

指导老师简介:讲师,硕士。201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12年9月到至今,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任教,一直从事植物保护相关的课程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工作。上学期间一直从事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协助研究生导师完成了《利用AFLP技术来分析不同品种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在植物保护学报上发表论文《35个马铃薯品种对接骨木镰刀菌抗病性的研究》,在植物病理学报上发表了《甘肃玉2米穗腐病样品中轮枝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一文;在西南农业学报上发表了《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在普洱咖啡树干上的分布规律及其种群动态》,《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2篇论文,参与研究专利《一种咖啡灭字脊虎天牛捕捉器》。在将来的教学研究中,我也将从事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成员所具备的条件:对病虫害相关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具有团队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参与兴趣小组的活动;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

1.2 兴趣小组成立时间

2018年11月4日,成立该兴趣小组的主要功能是:将有兴趣爱好植保的同学集中在一起,成为一个组织,一起去管理,去学习。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病害、虫害、病原菌标本等;掌握制作过程;协助各专业维护好校园热带经济作物及植物上的病虫害,会识别、诊断,能防治。

1.3 兴趣小组的组织结构

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植物病虫害兴趣小组由一位在职在编植物病虫害老师指导,一位学生负责人总管,两位学生担任副的负责人。组织各位同学完成日常工作。

1.4 植物病虫害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

举办植物病虫害专题讲座;组织同学们到校外采集标本、制作及管理;组织同学们到校外帮助农民到大田诊断病虫害,并进行防治;学习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组织本专业同学参加技能大赛,开展专业知识研讨等活动。

2 成立兴趣小组主要目的,培养了学生以下的能力

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农资销售、农业技术指导工作、基地管理工作以及到科研院所等,因此本兴趣小组,结合植物保护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掌握植物保护的相关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病虫害发生流行的规律,植物病害、害虫、杂草种类及鼠害防治方法,具备植物病、虫、鼠检测及识别诊断、病虫害预测预报等相关技术及能力。通过兴趣小组的锻炼,增强了同学们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同学们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力争使兴趣小组成员培养成为政治强、技术硬、体能健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了能达到此目标,应做到如下几点:

2.1 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

专业知识主要从植物病虫害专业讲座的开展、一周两次的组织同学们到校园周边采集标本,并完成制作并保存;组织成员到校外帮助农户到大田诊断病害、虫害,并进行防治;学习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对学校食堂、超市及康平基地水果蔬菜进行农村残留检测;动员引导同学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及开展专业知识研讨活动等。

2.2 德育的培养

病虫害兴趣小组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同学们的德育培养。从学生培养的角度,做好过程培养,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团体活动及课外活动,增强感恩、诚信、爱国等方面的教育。

2.3 其他方面的能力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统筹能力等,入校时就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班委及学团干部的竞选,在校期间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3 植物病虫害兴趣小组建设实践效果

兴趣小组每周三、周五14:30-18:00开展相应的活动。我们的兴趣小组主要分为三个小组:第一个小组主要是标本采集、制作及管理;第二的小组的主要的任务是针对于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病害标本采集后到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了解该病原菌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室内或室外对该病害进行药剂筛选,选出最好的一种药剂来进行防治;第三个小组主要是:对食堂、学校水果超市及康平基地对蔬菜水果进行农药残留的测量与分析。

通过我们兴趣小组两年来的运行,共进行了60次活动,收集了病害标本40种,虫害标本200余种,收集到的病原菌菌种30余个致病力较强的菌种。自2018年来病虫害兴趣小组成员申报了6个创新创业项目,2个项目已成功完成并结题,在以前的基础上有很大的突破。我们大家都因为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构建成了一个群体,大家都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所以聚在一起,所以就更容易开展病虫害方面的活动及科研。

4 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第一,要有一个质的提升还是很困难,兴趣小组只能做点最基本的跟植保相关的知识,深入的也很难,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

第二,教师教学压力较大,学校人数200人左右,但是学生人数6000人左右,师生人数比例较大;并且学生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为“2+1”,前两年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最后一年外出实习,学生三年的学习任务现在要用两年完成,缩短一年的时间,因此学生学习的任务重,学习压力也很大。所以师生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植保方面的教学及科研任务。

第三,相应的管理措施及制度还不完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5 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以上所存在的困难会尽量克服,逐渐完善管理制度及措施,对待团队成员有奖有惩,并且邀请专家进入我们的团队,充实我们团队的实力,将优秀的植保专业学生吸引到我们团队。

第二,实验室硬件设施也在逐步建设,完善植保实验室及微生物实验室及分子实验室,已向领导提出申请,逐步完善,争取硬件设施完善。

第三,作为兴趣小组指导老师,也会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活动,增加小组成果。

第四,植物保护专业兴趣小组会向社团兴趣小组转变并靠拢,在管理方式上面会用社团管理思路来管理。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植物保护植保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植物保护中含哒嗪结构化合物的应用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植物保护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失踪的十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