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疗法在儿童神经发育疾病中的应用

2021-11-29 08:06洪磊陈玉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鸡血藤遗尿熏蒸

洪磊 陈玉燕*

中药熏蒸疗法是通过组方药物煎煮后产生的热蒸汽熏蒸机体局部或全身的中医外治法[1],利用热力和药力的双重作用达到发汗祛邪、舒筋活络、由表及里、内病外治的目的[2]。作为中医外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疗效明确。中药熏蒸治疗儿童脑性瘫痪、遗尿等神经发育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对中药熏蒸疗法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中药熏蒸的机制

目前普遍认为中药熏蒸具有温热作用及药物自身的作用,煎煮产生的热蒸汽能有效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使其进入血液循环,起到抗炎、止痛、改善代谢及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和信使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等功效[3]。具体治疗机制包括:(1)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营养神经[4];(2)在熏蒸治疗的过程中,中药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体表,再经过皮肤的吸收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遍布组织器官,发挥其治疗作用[5],辨证选择不同的熏蒸处方,能起到发汗解表、散寒祛湿、温经通脉、行气活血止痛等不同的功效,且由于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发挥作用,与口服药物相比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减轻肝肾代谢的负担,不良反应少[6]。(3)穴位刺激作用:中药熏蒸局部能刺激穴位,临床治疗时体位常选用仰卧位,患儿平躺于仪器上,熏蒸的背部为督脉所在,总督一身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通督温阳使得郁遏之阳气可舒展、畅通、宣泄,从而益于小儿的生长发育[7];(4)协同作用:中药熏蒸治疗能放松全身,舒缓情绪,如治疗脑瘫的时能降低肌肉紧张,改善痉挛状态,恢复关节功能[8],为肢体康复锻炼等其他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

2 中药熏蒸的疗效

中药熏蒸疗法在儿科的常见应用集中于脑性瘫痪、遗尿等,此类疾病与神经发育相关,属于中医肾系疾病。中医学的“肾”并不局限于“肾脏”本身,其范围更广,如肾有主水、主骨生髓、司开合等多种生理功能,功能失调致病亦属于肾系疾病。常见的儿科肾系疾病包括水肿、尿血、尿频以及五迟五软、遗尿等,其中与之相对应的为五迟五软和遗尿,临床总体表现常为虚证,多由先天不足而致[9]。五迟者,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者,头项、口、手、足、肌肉软,主要为先天有亏以致小儿生长发育的迟缓和落后[10]。西医所指的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滞等疾病均属于此范畴。

2.1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的症候群,由于胎儿或婴幼儿时期脑部发育过程中出现非进行性损伤所致[11],常伴有发育的迟缓和落后。研究表明脑瘫与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认为遗传、早产、先天性畸形、围生期感染、多胎妊娠、胎盘异常和胎儿生长迟缓、新生儿脑病等是脑瘫发生的危险因素[12]。临床主要以痉挛型脑瘫为主,约占60%~70%,肌张力低下型脑瘫则是另一常见的类型,约占20%。目前脑瘫的治疗主要以各种功能训练为主,如Bobath技术、Vojta疗法、Peto教育等[13],药物治疗则包括缓解肌肉痉挛(如A型肉毒毒素)及营养神经细胞等[14]。(1)痉挛性脑瘫:吴伟[15]等通过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功能训练(Bobath技术、感统训练、关节松动技术);观察组则联合熏蒸治疗,中药包括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丹参、鸡血藤、海桐皮、狗脊、牛膝、白芍、伸筋草及肉桂。治疗2个月后评估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为97.5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袁兆红[16]等将62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运动疗法、言语训练、作业疗法等康复训练;治疗组则配合使用中药熏蒸治疗,药物组成为续断、杜仲、牛膝、桑寄生、当归、白芍、葛根、木瓜、桃仁、红花、丹参、鸡血藤、伸筋草、透骨草、全蝎、地龙和桂枝。治疗3个月后观察粗大及精细运动水平的改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熏蒸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功能训练。袁冲[17]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使用康复治疗(作业疗法、引导式心理治疗、核心稳定性训练包括Bobath疗法等);治疗组57例则辅助使用熏蒸疗法,药物为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红花、木瓜和透骨草、伸筋草、络石藤。治疗1个月后观察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痉挛程度的改善程度,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为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贾广良等[18]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Vojta疗法、Boath技术、认知觉训练等康复治疗;而观察组联合熏蒸治疗,中药包括伸筋草、透骨草、桑寄生、续断、丹参、红花、桃仁、鸡血藤、杜仲、牛膝、当归、白芍、地龙、全蝎、葛根及桂枝。治疗3个月后比较粗大、精细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变化,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意义,联合中药熏蒸的疗效更佳。王国琴等[19]将4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Rood疗法、Bobath技术及作业疗法等康复训练;而治疗组配合使用熏蒸治疗,组方为黄芪、当归、杜仲、牛膝、桑寄生、川芎、独活、红花、天麻、桂枝、乳香、鸡血藤和艾草。治疗3个月后评估肌张力及关节被动活动度的变化,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肌张力低下型脑瘫:都修波[20]等采用功能训练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肌力低下型脑瘫,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予以综合治疗(功能训练、作业疗法、针灸推拿等);而治疗组60例联合使用熏蒸治疗,中药为伸筋草、透骨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杜仲、牛膝、桑寄生、续断、当归、丹参、鸡血藤、桂枝及白芍。以肌力、肌肉硬度和肢体摆动度、关节伸展度为评价标准,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4%,治疗组为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希贵[21]等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使用康复治疗(叩击手法、Bobath法、Vojta法);治疗组26例则配合中药熏蒸等综合治疗,药物为黄芪、党参、茯苓、杜仲、牛膝、桑寄生、续断、当归、鸡血藤、丹参、伸筋草、木瓜、桂枝、白芍。治疗3个月,观察肌力、肌肉硬度、肢体摆动度及关节伸展度的变化,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又称智力低下,指18周岁前个体表现为智力功能显著低于同龄水平和社会适应困难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能力低下等发育阶段的技能损害[22],在儿童阶段常可用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及社交行为综合所得)评价。董纪强等[23]运用中药熏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5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语言认知、引导式教育等功能训练,治疗组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药物组成为党参、黄精、陈皮、当归、五味子、远志、菖蒲、川芎、丹参、山楂、枸杞子、益智仁、菟丝子、山萸肉、麦冬、白芍、官桂。评估指标为发育商(DQ)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兴宏[24]采用中药熏蒸等综合治疗后患儿的DQ评分变化(智力发育)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熏蒸组改善幅度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贾飞勇[25]等采用中药熏蒸等综合康复治疗后患儿的DQ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遗尿 遗尿是指>3岁儿童经常于入睡后出现小便自遗,醒后乃知的疾病,若长期不愈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西医称为单症状性夜遗尿[26],多由肾虚以致膀胱失约而作[27]。现代研究表明,该疾病源于睡眠时抗利尿激素释放不足,或膀胱过度活跃,不能通过膀胱知觉唤醒儿童[28],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相关[29],同时与心理因素也有一定的联系,常规治疗:(1)唤醒疗法,当出现遗尿时(可使用尿液报警器提醒),必须使患儿从睡眠中完全清醒,完成包括起床、上厕所、回到床上等步骤;(2)药物治疗,目前主要是去氨加压素(抗利尿激素的类似物)和丙咪嗪(三环类抗抑郁药,兴奋作用)[30]。

关文达等[31]通过中药熏蒸治疗遗尿症,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予以口服盐酸丙米嗪治疗;而治疗组160例使用中药熏蒸治疗,药物组成为芡实、锁阳、益智仁、金樱子、桑螵蛸、茯苓、桂枝、黄芪、升麻、麻黄、肉桂、淡竹叶和透骨草。治疗2周,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7%,治疗组9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艳萍等[32]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盐酸丙米嗪治疗;治疗组50例,予以熏蒸治疗,中药为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熟地黄、补骨脂、益智仁、桑螵蛸、肉桂及麻黄。治疗2周,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为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比较抗利尿激素水平的变化,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中药熏蒸的临床效果更佳。全香美等[33]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儿予以口服盐酸甲氯芬酯胶囊(兴奋中枢作用),治疗组60例患儿则给予中药熏蒸治疗,药物包括枸杞子、益智仁、补骨脂、金樱子、桑螵蛸、麻黄、桂枝、肉桂和透骨草、石菖蒲。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中药熏蒸后患儿膀胱容量的变化,均较前提高(P<0.05)。

3 小结与展望

中药熏蒸治疗属于中医外治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对于不同的病症辨证施方,灵活化裁,其临床疗效确切。对于幼龄儿童,中药熏蒸治疗相较于其他中医疗法,既避免长期服用中药的困难,又免除针灸、推拿等引起的疼痛,更易被接受,同时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熏蒸器具更为完善,安全便捷,可恒定控温,常选用适宜的体表温度为38~41℃,避免高温对皮肤的损伤。脑瘫、遗尿等神经发育性疾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养所致的肾虚引起,针对小儿肾常虚,故中药组方原则以温补肾阳为主,并结合患儿病证佐以活血通络、强筋健骨,益气助阳,固涩止遗等药物,常选用当归、杜仲、牛膝、红花、鸡血藤、伸筋草、桂枝、白芍、黄芪、补骨脂、益智仁、桑螵蛸等。

但目前对中药熏蒸的研究局限于短期疗效观察,对于远期疗效及具体机制的研究并未深入;且临床应用较为局限,常处于辅助地位,单独使用的机会较少,同时对于熏蒸治疗儿童易发的肺部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的研究文献较少,因小儿肺常虚,卫外不固,故外邪常首先犯肺,此时宜宣肺解表,发汗祛邪,适用中药熏蒸疗法。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能发挥出中药熏蒸的外治优势,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猜你喜欢
鸡血藤遗尿熏蒸
鸡血藤的临床应用及量效关系
鸡血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穴位贴敷配合食疗治疗对小儿遗尿症的影响
252例儿童夜遗尿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熏艾草
化学指纹图谱法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鸡血藤饮片煮散质 量体系进行探索
小儿遗尿用鸡肠
中药熏蒸配合电磁波治疗肘关节强直1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