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气候条件对农牧业发展的利弊分析

2021-11-29 07:52常耀军路智渊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气候资源固原固原市

常耀军,顾 娟,路智渊

(宁夏固原市气象局 宁夏,固原 960000)

1 气候基本特征

固原市全年大部分时间受西风环流影响,受北方大陆性气团控制时间较长,远离海洋,为黄土丘陵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固原市南部泾源、隆德、六盘山一带属中温带半湿润区,彭阳县、西吉县、原州区等大部分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区。气候特点为:南凉北暖,南湿北干,冬寒漫长,夏热短足,雨雪稀少,风大沙多,日照充足,降水集中,蒸发强烈、,气温年日较差大,无霜期短而多变,干旱、冰雹、沙尘、霜冻、局地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繁。气温南低北高,降水南多北少。各县(区)降水南北差异明显,南北相差185mm;气温由南向北递增(年平均气温由南部的5.9℃上升到原州区北部的7.3℃)。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从泾源县的619.9mm降低到原州区的435.2mm)。

2 农牧业的利弊分析

固原市除泾源、隆德小部分地区属湿润气候外,其余大部地区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果树、牧草经常处于光饱和状态,极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合成,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作物光合生产潜力相对较高。云雨少,阳光中蓝紫光多,作物个体矮小,既抗倒伏,也利密植。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同时,病害一般难以滋生蔓延,产品质量好。生长季节地气温度高,有利于土肥分解被植物根系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不利因素则是水资源短缺,气候生产潜力不高[1]。

固原市海拔在1481.5~2842.8m,有利于亚热带经济林果越冬,热量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耐寒的林果木,如杏、桃、黑刺、刺槐等。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全市南部地区年降水丰沛但季节不均,大部分地区春季和初夏雨量较少,对春播作物不利,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相对减少,易形成伏旱,特别是北部干旱地区水热匹配不够协调,伏旱影响尤为严重,同时暴雨、8月下旬开始的早秋连阴雨,影响作物正常开花授粉而造成减产;9、10月连阴雨天气对马铃薯、玉米、荞麦、糜子的灌浆、成熟、产量和品质形成都很不利,同时也影响秋播作物的适时播种。这些不利因素,致使充足的热量资源潜力发挥受限,对固原市农业生产影响颇大。海拔在1900~2100m以上的山区,气候温和湿润,配合着丰富多样的山区热量资源,为山区多种经营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对发展山林土特产,各种药材以及经济林果的优质高产与速生丰长尤为有利。高山区有利于发展材林。冬季温和,全年降水充沛,荒山草坡四季常青,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然而,固原北部3~4月多大风天气,终霜冻较强,对农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不利。另外,降水少,且分布不均,是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固原市北部属于半干旱气候,热量资源较丰富,且雨热同季,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有益,可以发展一年两熟旱作。降水变率大,干旱发生频率高,因此干旱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春季降水少,占全年的14%~21%之间,春旱发生频繁,对春播作物和夏粮的稳产带来及其不利的影响。春小麦生长后期干热风发生几率高,尤其是北部川区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重,对小麦构成很大威胁;6~8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53%~56%,适合旱地作物如玉米、谷子、糜子等栽培,但7月上旬至8月上旬经常发生伏旱,而伏旱发生期,正是玉米等秋作物需水关键期,直接影响最终产量的形成;秋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25%~28%,有利于冬小麦来年生长,但连阴雨天气对玉米、晚秋作物后期成熟和收获不利。另外,由于黄土自身结构原因,加之沟壑纵横,草木稀疏,一遇短时间、大强度降水,便会引起地面径流沿坡沟地形迅速下泻,汇集成局地洪水和泥石流,并造成水土严重流失。旱农区干旱季节在大风的作用下,土地风蚀严重,由于土壤表层较肥农田的水土流失,造成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很低水平。春季升温快,冬小麦返青早,生长快,作物有效的生长期长,且春季作物春小麦、豌豆等不会因光温条件而延迟播种。6~8月高温多雨季节,也正是苹果、梨、杏等果实生长期,雨热同季很有利于这些干鲜水果的高产,同时光资源丰富,日较差大,气候生产潜力大,有利于发展优质果树,如苹果含糖量较高,着色好。此外,固原东北部光热丰富,灌溉条件好,除有利于小麦、玉米种植外,还适宜发展经济作物。固原北部春季大风和沙尘暴天气较多,最多可达39~47天,风蚀较重,夏季集中程度低,但夏季降水强度大,常引起严重水土流失。9~10月间,一出现连阴雨天气,与大秋作物的成熟和收获及各种露天作业均极为不利,春末夏初的冰雹及异常年份的晚霜冻对农业也有一定的危害。南部泾源、六盘山区,冬秋季节多大风天气,最多年份可达47~188天以上,风蚀强烈。晚春至夏季之间,固原南部山区多冰雹,最多可达11~16天,对农牧业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夏秋云雨多,全市大于10℃积温1900~2600℃,最热月温度不足20℃,气候温凉又较湿润,只能在浅山、河川发展农业,其余地区有利于牧业生产。固原中北气候干燥,云雨少,光照多,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但水分条件差,降水量265.5~403.2mm,且变率相当大,春至夏初少雨干燥,加之春季多大风风沙天气,风蚀强烈。

固原市北部干旱农牧过渡带,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但因降水少,只有265.5~403.2mm,变率大(20%~25%),干旱发生频繁,又缺乏灌溉条件,旱作物的稳定性受限,但具有人工造林的气候条件,宜农林牧结合。春季大风、风沙天气多,危害大。4~6月,雨水稀少,气候干燥,风速大,蒸发强,不能满足种子发芽出苗和拔节以后植株迅速生长需要。降水变率大,春旱经常发生,对牧草返青、造林成活率及播种抓苗和苗期生长威胁仍很大。7~9月暴雨多,水土流失严重,另外,冰雹危害也较重,对农牧业生产不利。

固原中北部干旱区,光资源比较丰富,年日照时数多,在2518.1~2716.6h以上,年太阳辐射量达122.04~135.44千卡/cm2,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同时大于0℃积温都在2900℃以上,最热月气温18.7℃~19.6℃,对一年一熟作物而言,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作物、牧草的有机产量积累十分有利;年降水量403.2mm~478.2mm,变率大,干旱少雨,白天温度很高,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十分强烈,风沙也大。作物生长期间天然降水远远不能满足作物对水份的要求。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适宜发展优质瓜果和棉花生产。冬、春季降水量一般只占全年的14%~21%,严重春旱影响春播作物出苗,并使牧草返青推迟。降水量集中在夏半年,雨热同季,对农牧业生产极为有利。小麦灌浆至乳熟期平均每3年遇1次干热风天气,北部灌溉地区干热风尤其严重,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3 固原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积极开展农牧业气候区划工作

(1)根据我市气候资源地分布和配置情况,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提出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最佳调整地目标,为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以及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等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气候资源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在主要农林牧气候区内应建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实验示范基地,进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地示范。(2)根据不同的地区性特点划分自然地带,也即生物气候带,是认识生态环境的一个宏观框架。植物的生长分布有很强的地域性。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生态恢复和重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要重视气候资源地合理利用,符合自然规划。

3.2 加强水资源地合理开发利用合理布局农牧业生产

水是固原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又是优势气候(光、热)资源和能源转化为优势产业地纽带。固原市光、热、水资源中,光能资源比较丰富,热量资源较为一般,自然降水相当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匀,水分有效利用率很低,对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固原来说,发展农业必须充分考虑光、热、水的供给数量界线,根据固原气象资料和多年农牧业生产实践证明,年降雨量在350mm以下的地区,如无灌概条件,不宜发展旱作农业,重点发展畜牧业,退耕还牧,规划发展草原。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上的阴湿高寒山区,气温低,光照少,石质山区土层薄,坡度大,水蚀重,以水资源涵养林保持水土,发展木用材林。其次在河谷川道、谷塬地区适当布局农业。在350-500mm之间地带,是牧与农、牧与林的过渡地带,应以牧业为主,牧农林全面规划。在清水河宽谷地带,红河、茹河、葫芦河流域,宜重点发展种植业。在黄土沟壑地区,宜乔灌草相结合,以水保林,逐步退农还牧,积极引进培育牧草牧草优良品种。

猜你喜欢
气候资源固原固原市
固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田野调查
为气候资源立法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固原市原州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经验启示
奇台县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听须弥松涛、看文化古迹、观六盘云海、闻山花飘香
宁夏固原出土一枚汉代五铢压胜钱
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20160731”暴雨洪水分析
宁夏“六盘山旅游杯”全国诗文大赛评委名单
内江市东兴区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
安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标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