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需求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研究

2021-11-29 07:52张洪春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技术推广农民基层

张洪春

(山东省沂水县沙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临沂 276414)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直接受益者,更是农业技术推广行为的主体,在整个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但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乐观,虽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无论是力度还是质量均得到了较大程度地提升,但实际工作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农户需求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基于此,进一步分析农民心理特点和厘清农民需要层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设置推广项目,落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尤为关键。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必须始终贯彻和落实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的来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农的发展道路。

第二,农产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消费者对农产品销售的信心大大降低,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量。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可以有效强化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的质量安全,很大程度上确保农产品安全[1]。

第三,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科技含量低、粗放式发展是农业经济长期以来的特征,这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要进一步将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必须给予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高度的重视。可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有效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保证,对强化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第四,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技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农民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但其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农产品,对农业生产技术的依赖性较大。就农业技术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来说,农民通过应用农业技术可培育出良好的农产品品种,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十分有利,可帮助农民更好地增收致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应用农业技术可以进一步落实“三农”政策,可更好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常用模式

在长期的实践工作过程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积累了较多的工作方法和模式,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目前来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常用模式主要有四种,即项目引导型、企业主导型、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型及行政命令型。

项目引导型这一模式的载体是项目,要求通过具体的项目来落实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试验示范等工作,经费来源主要包括政府专项资金和企业少部分资金。实际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最为常用的三种运作形式为“专家+项目+用户”、“专家+项目+企业”、“专家+项目+园区”。就项目引导型这一模式的应用优势来说,其有两方面的显著优势,一是可有效落实农业生产中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二是可将实际的农业问题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可发挥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重优势,实现预期的农业技术推广目标。

企业主导型这一模式以企业为主,由企业提供资金、场地和设备,可以将技术服务、技术入股及科技合作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对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十分重要。实际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可以应用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企业+专家+农民”、“企业+专家+基地”,属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较为有效的方法[2]。

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型实际应用时对信息系统有很高的依赖性,其包括远程信息共享、开发信息系统、信息服务数据库及组建科技信息服务网站。通过构建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农业技术的多渠道与多层次推广,在此种推广模式下,农民在获取农业技术时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有很好的推广效果。

行政命令型也是现阶段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常用模式,这一模式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可以发挥自身职能,通过应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及技术手段开展全方位的技术推广工作,其优势在于可将社会多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3 基于农户需求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3.1 以农民增产增收需求来推广新型技术

在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要始终以农民的主观需求为出发点和着脚点,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推广工作。就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农民主观需求来说,其依然是渴望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由此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最为现实和直接的需求。基于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基于农民的这一需求,积极搜集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资料,尤其是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多收集农作物新品种与新技术方面的资料,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来提升农民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掌握度,学会使用相关的农业生产新技术[3]。相信当农民通过使用农业新技术而获得真正的实惠后,必然可以对农业生产技术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自觉参与到农业生产技术的学习与宣传工作中,这对于壮大农业生产技术推广队伍意义重大。

3.2 基于理论知识需求深入实地指导

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诸多的实践经验,但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有一定的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从农民对理论知识需求这一角度来说,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时,要将理论知识宣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向农民重点讲解农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及灌溉施肥技术,为提升宣传效果可以考虑采用一对一的培训模式。另外,要不定期组织农业技术推广会议,与农民就具体的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深入地交流,帮助农民解决相关的问题。

除此之外,考虑到农民普遍有守旧、惧怕风险、从众等心理特点,在农业生产中更加喜欢立竿见影的农业生产技术。因此,农业推广人员要充分考虑农民的这一心态,对农民开展入心入脑的宣传教育,向其讲解运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此实现提升认识、统一思想的目的。在宣传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大规模培训、大面积推广及大示范带动的方式,尤其是要多进行现场指导,真正意义上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3.3 基于农民需求设置推广项目

目前来看,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通过使用常态化实地调查和咨询服务两种方式可准确掌握农民的生产需求,由此可以更好地基于农民需求来开展日常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常态化实地调查是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深入到村和户,与广大农民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真实接触到农民[4]。比如可以对农村“三户”、村社干部及村民代表等进行座谈走访,了解到农民的真实需求。咨询服务是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农民夜场”、“科技下乡”、“农技110”、“科技赶场”及“农技微信群”等方式来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而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所收集到的信息作统计分析,待整理分析后总结出农民的真实需求,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和推广项目,确保可以将农业技术推广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4 结语

在“三农”工作深入贯彻和新常态下农业技术推广的大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对农民各项需求作深入且全面地分析论述,以此来科学设置农业推广项目,向农民宣讲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另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及时向农民提供新技术、新信息及新产品等多项服务,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服务,为农民提供多种优质性服务,培养更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以此来实现农业技术的深度推广和广度推广。

猜你喜欢
技术推广农民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
走基层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的几个认识误区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