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难点与解决措施

2021-11-29 15:27徐艳冰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指标值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徐艳冰

(广州市花都区人力资源市场,广东 广州 510800)

一、引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其不仅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础,也是对内协调和对外交往的桥梁,而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有效的预算管理不仅可以让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得到提高,对单位发展也能起到推动作用,所以要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特点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是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但是事业单位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加社会效益。因此,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用追求经济收益,而是要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所以它实施预算管理的目的和企业是不同的。

(二)事业单位核算体系多样化

很多企业都会采用责任制进行预算,而事业单位可以采用多种核算体系进行预算。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比较常用的两种预算体系,收付实现制需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收益进行预算,还可以将费用作为标准进行预算;权责发生制则是将本期发生的收入和费用都计入本期账目,不用考虑这些收入是否到账以及费用有没有支出。这两种预算体系存在优势和劣势,前者(收付实现制)的劣势是缺乏科学性,在盈亏的计算上容易出现误差,给后续工作造成阻碍,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比较高,可以更高效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后者(全责发生制)的劣势在于操作过程不够简便,给预算管理工作增加负担,优势在于对盈亏的计算更为科学准确,更能体现项目收支的相关原则。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难点分析

(一)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单位资金利用率起到促进作用,然而有些事业单位,特别是单位负责人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忽视了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间接影响了单位各部门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态度。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对事前预算支出编制不上心,敷衍了事,导致编制的预算支出缺乏准确性,加上预算支出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事前预算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无法安排后续奖惩措施,会进一步影响事前预算效用。

(二)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很多事业单位还在采用比较单一的编制方法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例如,使用基数预算(以上一年的支出为基数,适当考虑一定增长比例分配资金的方法)作为预算编制方法,单位资金流动管理也更加重视基期相关数据,没有充分调研各部门项目实际资金使用情况,对人员配置没有过多考虑,项目成本居高不下,不能真实反映部门实际资金需要,导致预算管理虚有其表,不能发挥管理单位财政资金的效用,这是对资金浪费行为的纵容。由此可见,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需要进行更新,事业单位需要寻找更具针对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的预算编制方法,让单位内部资金得到有效利用,促进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三)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机制缺乏合理性

现在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相关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机制,或者即使建立了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机制,但也只是一纸空文,并没有具体操作指引,缺乏可操作性。如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机制没有明确执行反馈时间节点要求,缺少预算执行进度、预算支出率等指标的量化数据,缺乏错误预警提示等,就会导致预算执行时不能有效应对一些突发问题。绩效评价机制的主要作用是对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管束,以便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单位采取相关措施及时止损。因此,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内容不全面、描述不具体,甚至有缺陷会影响到预算管理效果和执行效率。

四、解决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难点的措施

(一)改变相关人员的预算管理观念

首先,加大预算管理重要性宣传,让更多员工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单位领导、预算管理具体实施人员、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部门员工都应该建立一种单位预算管理关乎你我他的共识,意识到单位预算管理同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息息相关,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将会直接影响部门各项业务的开展,同时也影响到每个员工年度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

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全面了解自身实际情况,对未来发展进行全面分析,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将各个部门都纳入其中,最后由预算编制具体实施部门和人员参考企业实际情况和长远规划确定预算编制方法,促使预算管理发挥出更大的功效,使得单位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最后,提高预算管理编制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预算管理相关制度的编辑和制定能力,构建一支业务能力突出的预算管理队伍。具体实施工作人员也要有自我增值的意识,主动学习提升自身能力,拓宽各领域的知识面,要主动参与到单位实际业务开展全过程中,了解业务发展不同支出项目的资金使用分配情况,掌握业务量增减以及业务难易程度对资金占用多与少的规律,触类旁通,纵横向分析比较,提高预算管理编制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执行预算管理。

(二)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更新

事业单位需要改变单一或不切合实际需要的预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成本,对不同的预算方法进行组合使用,围绕部门职责、预算目标,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对每个部门的费用支出情况进行预算,借助更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法对经费支出进行缩减,可以将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例如,对于单位固定成本项目(固定资产、部门管理费用、咨询费、保险费、广告费等),可以采用定期预算方法,减少预算编制工作量。对于一些特定项目,如一个高校毕业生服务项目,需要有日常办公经费、网络服务费、车辆费用、场地使用费、人工成本等投入才能保证服务正常开展,可以根据市场物价指数的变动,改变这些项目的投入数量,特别是人工成本,在不增员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工资水平的不同会导致社保、住房公积金缴纳额度的改变,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进行成本金额预算,这是符合每年变动实际情况的,只要做好增减变动原因的详细说明即可。

(三)对预算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完善

最新《预算法》赋予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法律效力,如果不按照预算规划开展工作,严格来说就是违法行为。所以事业单位除了要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让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得到增强,还要对预算监督机制进行优化,对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不合理的环节进行有效修补,对不具备可操性的环节进行删减。

绩效评价要同员工(部门)的绩效考核、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才能使预算监督机制长期有效运行。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每个预算项目支出设置绩效自评(评价)表格,绩效评价要分为个人(部门)自评、单位评价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评价三级。同时,要设置好相关评价指标及已量化的参考指标数据,例如,产出指标中的数量指标、数量完成率、及时完成率年度指标值要设置达到85%~90%或以上,质量达标率年度指标值要达到85%~90%或以上。事业单位主要职能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解决民生问题,效益指标的分值占比要更大,社会效益年度指标值要达到90%或以上,可持续影响指标(年度指标值0次,满意度指标年度指标值要达到90%或以上)。自评或评价打分时,需要逐项填写指标分析说明,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目标完成数量、实际完成数量、实际完成率多少、群众满意度占比多少等等。

五、结语

国家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预算外资金收入也是基于事业单位这个平台而获得的,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效果进行提升可以让国家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避免资金挪用、浪费等问题的发生。现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预算管理监管力度比较小以及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机制缺乏合理性。

猜你喜欢
指标值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宁波北仑第三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探索与实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