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1-11-29 15:27杨娟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控成本

杨娟

(时代少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71)

一、背景描述

M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的生产型企业,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该公司制定了成本领先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这就需要采取更加精细的成本管理模式。公司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完善内部机制,加强部门沟通,推进信息化建设,重视业财融合,实行全员参与,期望实现科学管控成本、高质高效运营。

二、总体目标

企业经营者通过成本精细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管理者对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制定制度规范、常态管理,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在成效上,管理者通过对业务各环节的成本进行定量、精确的分析,为公司高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观念上,管理者从全局的角度看待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进而改进作业流程,降低总体成本,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应用过程

(一)M公司前期成本管理的问题

第一,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公司需要把精细化管理与成本管控相结合,“精”是指成本管控工作应突出重点,精益求精,同时还要结合公司的经营状况具体分析,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作为生产型企业,M公司的管控意识弱,分析维度少;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短期考虑多,长远思考少。

第二,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业务流程的各环节由不同部门执行,责任不够清晰,有时会出现推诿现象。公司内部沟通不足,业财融合尚需深入,管理部门管控不到位。

第三,全局意识有待加强。受考核的影响,员工往往只关心自己部门的成本,注重自己部门预算指标的完成,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造成信息孤立、各自为战。

(二)M公司的成本精细化管理措施

第一,分析作业成本,避免无效消耗。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成本计算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有其特殊优势。奥卡姆剃刀定律强调:切勿浪费较多的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企业在决策时,应该尽量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剔除干扰,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因此,简洁高效、删繁就简就显得格外重要,具体到成本管理中,就是要认真审视每个业务环节的必要性,去掉多余的作业环节。作业成本法不仅关注成本,还关注成本动因,即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

M公司首先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分配至各项作业,再按成本对象(产品、客户、部门或机构)所消耗的作业量对作业成本进行追溯或分配,从而得出完整的成本。

对M公司而言,成本动因或多或少可以控制,因此应准确找出各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对每个环节的价值增值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同以往不同,M公司不再是以业务量、人员数、工时等单一的标准来分配间接费用,而是更加重视费用或资源的来源,把间接费用的分配和产生这些费用的原因(成本动因)联系起来,将作业量当作分配依据得出成本。通过该方法,M公司既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成本更为准确真实,又能进一步优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第二,做好定额管理,找到科学标准。在优化流程后,进行科学的定额管理就势在必行了,它是预算控制和成本管理的基础。M公司非常重视成本的定额管理工作,为了数据翔实准确,还升级了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OA系统(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财务系统,对各项成本信息进行归集、处理和分析,同时做到时时更新。在实践中,管理人员并不是简单地套用标准下达指标,而是结合历史数据与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第三,做本量利分析,找盈亏平衡点。本量利分析是研究售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它不仅是企业成本分析的有力工具,也是管理层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特点。

盈亏平衡点测算又是上述分析的关键,一般是指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的产量。在决策时,M公司不仅要考虑利润,还要考虑边际利润。企业是增加产能还是停产甚至缩小规模,取决于许多方面,而边际利润是其中重要的衡量因素。在停工或是扩建的问题上,如果决策失误,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从而影响到后续发展,所以决策者更要审慎考虑、科学调研,既抓住商机又不至于产能过剩。

第四,实行成本预算,明确奖惩制度。预算在成本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公司还设立了预算领导小组,制定了预算管理办法,形成了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反馈和考核的完整体系。一是在预算编制方面,应提高准确性和科学性。预算编制也是一种博弈,既有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彼此相互牵制。预算编制要有据可依,预算目标要“跳一跳,够得着”,不但有挑战性,还要有可实现性,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潜力。对常规项目,其成本支出要符合预算制度的文件精神;对特殊项目,要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及时反馈,切忌盲目上马,造成沉没成本。二是在预算调整方面,应杜绝随意性和主观性。对预算调整的原则、调整的条件、调整的时间、调整的方式、调整的流程都要有严格的规范,同时密切关注预算执行情况,对无充分理由的部门,原则上不予调增预算;对预算执行较差的部门,主动减少费用。三是在预算监控方面,应注重及时性和有效性,实行预警机制,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从结果管理变为过程控制,对于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复盘和反馈。例如,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原因是什么,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与同行相比处于什么水平,还有哪些优化措施等。成本管理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应该动态进行、与时俱进,要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在管控时既要有灵活性,又要有原则性。

此外,公司还做到奖惩分明,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密切关联,以激励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M公司的原材料成本波动较大,且金额占比较高,公司重新设计了采购制度,采购人员不但要对原材料价格走势进行分析,把握好采购时机,还要关注采购成本与库存的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变分散采购为集中采购,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提高议价能力。同时,通过ERP 数据进行动态管理。

第五,管理主次分明、长短期利益兼顾。M公司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不是平均用力,而是重点突出、分类管理,对于决定因素和重要因素釆取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对于次要因素则采用总额控制法。

除此之外,决策者还具有前瞻性思维,将长短期利益结合起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选择。一方面,要考虑短期内会对利润总额和现金流产生影响的成本;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企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成本支出,以及这些成本对未来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二者缺一不可。

第六,培养企业文化,全员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者把工作具体化、精细化、对象化,把任务层层分解,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员工负责,防止出现推诿现象。

M 公司要想让成本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就要营造一个开明的环境,高层要做好顶层设计,中层要强化全员管理的意识,基层要能够畅所欲言,形成人人关心成本,全员控制成本的局面。

在实践中,M公司对员工开展了系统化的培训教育,使大家对公司的远期目标、近期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企业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公司也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通过一系列培训,员工不但在技能上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在观念上也认同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公司在内部进行挖潜,增加人均产出,避免因人员冗余造成费用超支。管理前移,变事后核算为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反馈。此外,M公司还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相关联,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

(三)M公司的成本管理成效

M公司自从采取精细化管理以来,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成本管控效果明显。资源配置、职能分工、流程优化、制度建设等方面更加科学;改变了以往较为粗放的管理局面;减少了成本管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夯实了成本基础,建立起长效机制。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

四、结语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成本优势尤为重要,从M公司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带来的变化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对成本管控的效果有重要影响;信息系统的完善,相关部门的配合,业财融合的深入,数据处理的加强,人员素质的提升,是成本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公司经营既要关注细节,更要考虑全局,成本管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控成本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施工现场的信息技术与成本管控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