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农业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路径

2021-11-29 15:27何照君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库存信息系统

何照君

(呼伦贝尔农垦特泥河农牧场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24)

一、前言

在信息时代,农业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缺陷暴露,尤其是在成本控制方面,对各项成本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不及时,导致成本核算结果失真,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与实际产生差异,成本管理质量提升缓慢。农业企业需深入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全面推进成本控制,确定有效的路径提高成本控制效率。

二、农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

成本是农业企业进行农产品定价的基础依据,若农业企业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则会导致成本控制有效性受损,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必要成本支出增加,企业成本压力过大,不利于农业企业发展转型。成本控制是农业企业科学定价农产品、规范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关键,成本控制可以降低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在成本控制的约束下,农业企业的生产流程优化,阻碍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障碍随之减少[1]。农业企业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主要基于内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信息系统对生产进行事前成本控制,准确预测各项成本支出,做好成本支出计划,比如生产员工的成本费用、购买种子农药肥料的成本费用支出都可得到严格管控。

三、农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

农业企业的业务覆盖范围较为广泛,业务流程的所有环节都涉及成本支出,目前农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尚未从成本效益最优化和成本科学管理层面入手优化成本管理体系,导致成本控制基础不稳定。现阶段农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仍然以人力为主,安排了相应的人员负责各环节的成本控制,但是成本控制效果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差距,且成本管理措施与部分环节的融合不到位。

(二)信息技术应用不足

农业企业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充分,成本信息化管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控制信息系统不够合理,农业企业引进的信息系统将系统功能放在首位,忽略了系统适配性,导致成本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与企业经营产生矛盾,造成成本数据失真或者丢失。第二,成本信息化控制缺少严格规范的约束,成本信息系统的应用权限设置不清晰,增加成本信息篡改风险,对成本核算产生负面影响。第三,成本控制信息化人才短缺,农业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大多只熟悉传统模式下的成本控制方式和流程,对信息技术的感知和认识不全面,在应用成本信息系统时容易出现问题。

(三)成本管理范围局限性较强

农业企业使用降低耗能节省支出的方式开展成本控制,目前由于外部经济形势影响,农业行业生产农产品所需的原料价格不断攀升,若是农业企业忽略外部形势,一味采用粗放的节省开支方式实施成本控制,则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农业企业还未将成本管理的高度提升至战略层面,片面地认为成本控制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经济效益并不是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成本管理对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稳定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2]。

(四)库存管理不到位

库存管理是农业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对成本管理与库存管理的联系不紧密,农产品积压问题严重,库存管理成本持续增加。农产品属于应季型产品,每季度农产品行业会产生大量的同类型产品,企业对库存产品的查验盘点不合理,没有根据库存量调整生产和销售计划,导致库存不断增加,库存积压过多,企业内部资源严重浪费。农业企业的库存管理与生产、销售联动不足,影响成本控制效果,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四、信息时代下农业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路径

(一)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农业企业应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夯实成本控制基础。首先,优化成本控制组织部门,独立负责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协调各个部门,统筹规划企业成本支出,带领各部门完成成本预算。其次,改变传统的成本管控模式,基于信息技术优化成本管理体系,根据信息管理要求更新成本管理流程和方式。最后,及时更新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内容,基于农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成本信息化要求,定期筛查成本控制制度,筛除不符合企业实际的内容,根据成本的信息化重新规定成本管理流程、成本管理岗位分工,针对成本管控中的问题更新制度条例,并将更新后的制度下发至各个员工手中,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日常工作,配合成本管控的实施。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完善成本控制措施

农业企业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完善成本控制措施,信息化背景下的成本控制有以下内容:第一,成本规划信息化。成本规划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农业企业可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事前成本分析预测,争取在源头控制成本,然后建立成本管控信息网络,持续扩大成本控制范围,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加快实现成本战略。第二,成本核算信息化。企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基于农业企业的业务特点、生产方式、业务规模和经营模式,构建信息化成本核算系统,在有效时间内采集各项成本数据,整合数据后开始核算,保证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为农业企业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夯实基础[3]。第三,成本控制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工具融入农业企业的各个经营流程,对生产成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实施动态监管,发现并解决成本控制薄弱环节,控制影响成本的因素并调整成本控制方案。第四,业绩评价信息化。建设评价系统,对成本控制成效、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成本核算质量以及成本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等进行精准评价,实时掌握最新的成本控制数据并反馈至管理层,由其对成本管控工作进行指导,而且建设评价系统也可增强全体员工对成本控制的参与积极性。

农业企业要加大对成本控制信息化问题的研究力度,针对成本控制信息系统功能发挥不全面、安全性不足等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农业企业在引进成本信息系统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应该是系统与企业实际是否契合,然后再分析系统可实现的功能,避免后期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之后出现异常,反而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农业企业还可对现行的成本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的变化优化系统功能,将信息系统深入前期的成本设计和预算、中期的成本控制以及后期的成本考核评价,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成本控制,对各类成本费用严加管控。另外,成本控制信息系统的使用、访问权限设置需要在内部控制规范的指导下完成,必须及时解决系统权限外借或者一人多号的情况,防止出现信息被泄露、篡改现象,保证成本数据安全完整。

(三)拓展成本管理范围

信息时代下农业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农业企业同时面临国内外竞争,农业企业的成本管理面对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从战略角度出发推进成本控制,拓展成本管理范围。农业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是发展的必然选择,使用战略性思维进行成本控制不仅重视成本费用变化、成本核算,同时还关注国内外农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成本战略,从价值链、成本动因层面入手优化成本控制措施。目前农业行业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生产已然成熟,农业企业的业务扩张速度加快,成本管理范围拓展是必然趋势,农业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选择价值链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或者作业法成本管理等方式,实施全面动态的成本控制,控制成本费用并促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农业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内容,企业需要加强库存管理与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市场部门的联动性,将成本管理与库存管理紧密联系,强化库存管理的战略性。农业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支持库存管理,对库存产品进行分析,通过采集市场数据、生产数据,配合销售部门制定库存销售计划,同时将库存信息反馈至生产部门,从而调整季度的生产规划,避免出现库存积压。

五、结语

农业企业现阶段同时面临着挑战和机遇,企业要紧抓机遇迎接挑战,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政策优势全面推进产业化改革,与此同时选择合适的方式加强成本控制,解决成本管理难题。企业需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和方向,利用大数据信息时代的优势,采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成本控制,改进成本控制流程和方法。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库存信息系统
高校成本核算现状研究
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运用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苹果销售去库存,路在何方?
2022年信息系统与运营管理专栏征稿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