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法下的盐城农产品电商发展研究

2021-11-29 16:04丁霞燕刘廷雨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盐城市农产品电商

丁霞燕 刘廷雨(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市坐落于黄海之滨,属于江苏省中北部,是省内面积最大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能力极速提升,出现了农产品“滞销、难卖、贵售”的奇怪现象。针对此难题,国家提出“互联网+农业”的政策,即通过互联网手段和电子商务平台来帮助销售农产品。在此热潮推动下,盐城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与电商产业相结合,积极响应落实电商助农政策。

■ 优势(Strengths)分析

(一)农产品资源丰富

盐城市是江苏省内唯一一个无高山丘陵的城市,全境呈平原地貌,雨水丰沛,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拥有适宜农产品耕种和养殖的地理生态环境,农产品资源多而广。2020 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07.2 亿元,其中粮食、蔬菜、生猪、家禽、蛋类、油料、水产等多个农产品产量和规模连续几年位列全省第一。此外,还拥有东台西瓜、射阳大米、阜宁生态猪、大纵湖大闸蟹等多个知名特色农产品。

(二)地理位置优越

盐城市地处沿海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圈等多个经济发展区域的交汇点,地理位置优越,公路交通发达,航空运输便利,沿海海运和高铁快运在快速发展,基本形成海陆空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盐城市距离上海仅316 公里、南京仅352 公里,自跨入高铁时代以来,快速从上海、南京“一日商务圈”中晋入“一小时经济圈”。

(三)技术支撑强劲

一方面,盐城本土有盐城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这些院校均开设了电子商务、农业等专业,拥有良好的师资和专业的生源,能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和企业家牵头,组建专家委员会,成立了电子商务研究院,着力推进盐城电商产业园和现代化农业基地的联合运营。

■ 劣势(Weaknesses)分析

(一)电商基础薄弱

盐城市在信息网络、物流服务、品牌树立、营销设计等电商基础建设方面较为滞后,无法支撑本地农产品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缓慢,缺少专业化、知名度高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缺乏电商和农业相关专业人才,尤其是冷链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用于储存生鲜农产品的冷藏冷冻仓库不仅数量少、且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

(二)品牌效应不强

盐城市虽然在江苏省内是农业大市,但其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这些都不利于塑造优质的农产品品牌。此外,在农产品品牌打造方面的资金投入过少,仅有几个在省市内较为知名的品牌,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使得其品牌联动效应不强。

(三)区域协作缺乏

通过对盐城市农产品特性和电商发展情况的研究来看,各县、区农产品品种多而杂,且各具特色,如东台西瓜、射阳大米、阜宁生态猪、盐都草莓,这些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都是各县、区独立生产经营,未形成产业一体化。同时,各县、区的电商发展方针是不同的,如东台市抢抓“互联网+农业”发展机遇,滨海县着力打造集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集群,而建湖县则积极创建“苏北一流,全省领先”互联网农业新体系,可以看出盐城市各县、区在农产品电商发展方面参差不齐,各自为阵,缺乏有效的区域协作和交流。

■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

(一)政策支持力度大

自2014 年以来,“农村电商”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政策文件中,其中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五年提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中央政策的引领下,省政府印发《全省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店”的电商示范创建》,市委、市政府出台《盐城市“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农业电商发展目标、思想和举措。这意味着农村电商作为当前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之一,将继续得到政策、资金、人才等多维度的大力支持。

(二)市场需求猛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对饮食的要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在于“吃好”,居民对农产品,尤其是“绿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需求逐渐加大。盐城市拥有众多农产品,同时紧邻苏南、上海等地,这些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消费能力较强,对农产品的需求逐年猛增。

(三)“互联网+农业”火热

根据中央经济会议精神,未来几年将继续“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并“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盐城市也在该机遇下,加快实现“互联网+”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建设慧农信息平台,全面推进智能农业,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市。

■ 威胁(Threats)分析

(一)市场竞争激烈

大多数农产品品种、品质相似,且只进行了初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经营商普遍缺乏品牌意识,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同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此外,由于农产品电商属于新兴产业,各地纷纷想推广本区域的农产品,邻省安徽、河南等农业大省也参与到竞争中来,使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二)安全问题堪忧

农产品电商安全关键在质量检验方面,其次是网络安全方面。目前,盐城市尚未形成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部分对外销售的瓜果、蔬菜、肉蛋、水产等农产品在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同时,盐城市大多数电商网络平台属于中低端平台,容易受到病毒侵袭、认证缺失等的影响。

(三)人口流失严重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2010-2020 年间,盐城市人口继续减少55 万人,跌幅达到7.58%,这些人口的流失严重制约了盐城市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令人担忧的是,流失的人口大多来自北三县(响水、阜宁、射阳),而北三县都是农业大县。这直接导致了这些地区既缺乏农产品电商的专业指导人员,又缺少种植农产品的劳动者。

■ 策略

(一)SO 策略:把握机遇,整合农产品资源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农业”,每年都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在此机遇下,市政府应大力引导各县区农产品电商企业加强联动合作,整合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形成规模化和品牌化。同时,应积极推动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整合,使各平台间实现互通,并对接大型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等),对农产品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及销售。

(二)WO 策略:加大扶持,改善电商基础设施

市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政策以及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来改善本地区农产品电商的基础设施。另外,还要对传统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模式进行现代化改造。一方面,应合理规划种、养殖区域,建设初加工工厂,实现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应打造智慧物流,完善冷链物流体系,优化电商平台。

(三)ST 策略:品牌引领,抢占农产品市场份额

盐城市的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但因缺乏良好的经营和推广,仅有少数几个品牌较为知名。因此,应依托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产品优势,开发新品牌,实现地区特色电商品牌的塑造。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政府等体系化的推广方式,打造特色农产品形象。利用品牌效应,打破产品同质化的壁垒,抢占市场份额,实现本地区农产品销售量的增长。

(四)WT 策略:外引内培,创建农产品电商团队

一直以来,盐城市人口流失严重,高校数量少,相关的专业人才和基础人员短缺,要实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就必须将“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的人才方针相结合。一方面,依靠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本地高校毕业生、优秀创业青年到本地工作就业,带动本地区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企业、农民的三方合作,解决农产品电商人才短缺的难题。除了对本地人员实行美工、网店运营、视频剪辑、网上开店等电商项目和农产品种、养殖相关项目的培训外,还需通过引进专家、校企合作等方式,将更多优质人才吸引至本地区,建立人才培养和储备机制,提高农产品电商人才供给水平。

猜你喜欢
盐城市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盐城市日月路小学师生作品·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