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栽食用菌五注意

2021-11-29 16:03赵丹丹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细土菌丝体松土

1 注意保温

冬季寒冷,只能靠人为调节提高温度。冬季栽培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极限最低温度在3~6℃,冬季菇房的室温最好保持在3℃以上,不使室内结冰,以防冻坏菌丝。具体措施:白天靠自然阳光的照射及菌丝自身的生物热量来保持菇棚内的温度,晚上棚外加盖遮阳网或草苫防冻防霜。

2 注意通风

菇蕾生出后,呼吸旺盛,如果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沉积过多,就会抑制子实体的形成与生长。菇棚通风换气常在气温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时间10~20 min。具体方法:中午打开菇房南窗2~3 h;如果天暖无风,室外温度又在8℃以上,可将南、北窗都打开,让空气对流;若中午室外温度低于5℃,应暂停通风。

3 注意补水

冬季补水最好用喷雾器,水温尽可能与菇棚温度一致。水避免喷在菇体上,特别是在原基期、菇蕾期,喷嘴应朝上向空间喷雾。补水后,如发现菇体上有水珠应尽快通过加强通风管理去除,否则会给细菌繁殖创造条件,在菇体上形成病斑。菇床喷水次数的多少,以保持土粒潮湿为宜。

4 注意防寒防冻

如果遭遇0℃以下气温,菇棚保温、防止菌丝体细胞结冰、避免造成机械损伤是食用菌防寒防冻工作的重点。具体措施:

(1)清除冰雪,开沟排水。及时清除菇棚顶部及周围蓄积的冰雪,防止菇棚倒塌;在菇棚四周开挖排水沟,保持排水顺畅,避免雨水、雪水对菇料的侵袭。

(2)立即停止喷水,尽量保持料面干爽,防止进入冬眠状态的食用菌菌丝体喷水死亡。

(3)加强菇棚保温管理。可以在大棚内扣小拱棚;棚外加盖薄膜、草帘等覆盖物保温。棚内底部用塑料薄膜作围裙,以减少底部的冷空气侵袭;堵塞缝隙,尽量减少缝隙散热;在大棚北面用作物秸秆堆成防风障,挡风防寒;减少进出菇房的次数。

(4)气温稳定回升后,及时向料面喷水,恢复日常管理。

5 注意松土除老根

菇房条件好、土层内菌丝生长旺盛的,可以将菇床细土刮开,松动粗土,松动的床面可以大一些;生长一般的,将粗土松动一下即可;生长较差的,冬季可不松土。待来年3—4月春季出菇前,将粗土、细土轻轻松动1次。注意松土不能将大量的白色菌丝剥离。在清除菇床老根和死菇时,要重新把粗土、细土铺平、铺好。当菌丝已经萌发时,要在菇床上覆盖一层厚2~3 cm的新细土。

猜你喜欢
细土菌丝体松土
不同育秧材料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母亲的冬藏
每天进步一点点
清晨
樟芝适宜的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研究
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印度块菌液体培养基
蚯蚓粪基质对水稻育秧的效果
杂交选育品种‘吉香一号’在吉林地区栽培品比试验
培养料含水量对巴尔喀什黑伞菌丝生长的影响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