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2021-11-29 11:10邱霞琴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准确性化学食品

邱霞琴

(昆山市检验检测中心,江苏昆山 215316)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超市货架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新型食品,人们为了追求口感对食品的口味、种类的需求增加,更加突出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必要性。目前国内相关人员在食品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中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及精力,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化学检测技术是主流技术,能够胜任目前大部分食品的检测需求,其中做好食品检测工作是防止劣质商品流通于市场的关键。同时化学检测技术还拥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势,提高化学检测技术的水平对从源头确保食品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1 目前食品检测当中化学检测技术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食品加工缺少统一的标准

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食品加工标准,导致食品在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的环节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是缺少统一管理标准所造成的[1]。且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成本以及食品的性质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导致了各个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无法统一,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食品生产,以至于市面上食品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食品也在市场上频繁出现。有部分不法商家为提高食品销售的经济效益在食品的安全性控制方面降低成本,导致食品成分中部分添加剂含量超标,长期食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1.2 化学检测技术准确性低下

食品检测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食品化学成分的检测过程中,许多检测员和审核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在实验过程中不重视数据的准确性,对食品成分的分析和评价不客观,甚至有些检测员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直接填写检测报告,因此部分食品报告逐渐失去参考性,在食品安全检测报告准确性无法保证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将愈发难以控制,这也是目前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食品安全问题复杂

食品安全检测不仅是针对食品中的添加剂检测,更是为了检测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隐患,因此检测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本身是一项高水准高技术性质的工作,并且检验的种类较多、范围较广,涉及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发复杂[2]。我国食品行业的生产厂家水平层次不齐,大部分供应商缺少完善的食品生产资质,因此厂商本身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测时,经常存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有的甚至不进行自我检测直接售卖。

1.4 化学检测工作人员水平不高

化学检测技术对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检验员不仅需要足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食品安全知识作为支撑,还需要较强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化学检测经验。目前检验员安全责任意识低下、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普遍,部分生产厂家甚至违背职业道德,检验工作与食品安全要求严重不符,导致市场上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落实不到位,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加阻碍了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大大降低了食品生产厂商的经济效益。

2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重要作用

2.1 光谱检测技术

光谱检测技术是利用光的发射和吸收原理,通过对光强度的检测实现对食品不安全成分的定量分析[3],主要依据依靠光谱来判断食品中是否有有害物质存在,排除有害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2.1.1 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利用荧光光谱与原子光谱的共同作用实现成分分析,能够准确根据荧光物质的含量进行物质含量判定。荧光分析法的检测敏感度高,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能,食品安全的检验结果可靠,准确性高,能够胜任目前大部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

2.1.2 等离子发射光谱技术

面对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的食品,可以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技术进行检测,此种检测方法适用于食品中元素种类多的情况,且在食品元素种类复杂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1.3 红外光谱分析法

红外光谱分析法经常用于农产品的安全检测,主要原理是利用红外线对食品中的物质进行分析检测,食品中的化学物质会在红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形成最终的检测成果,红外线光谱的特点在于经济性较好,同时能够避免有害化学试剂的使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2.2 色谱检测技术

色谱检测技术最为历史悠久的化学检测技术,色谱的优势在于分离性好,在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同时,还应用于其他领域,如药物成分检测和农残检测等。

2.2.1 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发展及应用的熟练度较高,技术已经具有一定成熟性,分离方面的效果显著使它成为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常用技术。

2.2.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是气相色谱进一步发展形成的,其特点是新型分离操作,主要应用于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食品检测中,以及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应用广发。

2.3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

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已经是当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主流技术,该技术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①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适应能力强,能够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食品成分检测[4]。②生物化学检测技术的覆盖范围较广,此技术的应用已经覆盖于食品的整个生产以及运输环节。通过生物化学检测技术和物理化学技术的两者配合,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国内食品安全检测的工作效率。

2.4 固相萃取技术

在液体食品的检测过程中,如饮料类或以液体为主的食品,主要使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检测,其原理是固体吸附剂可以对被检测物中的目标化学物质进行吸附,然后利用化学洗脱液将化学物质洗脱下来,萃取技术的灵敏度高,且可以明确测量化学物质的质量[5]。此法能够有效降低来自相似化学物质的干扰,固相萃取技术不仅能够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更能对食品进行分离处理。通过对目标物和干扰物的各自分离提升检验的准确性,且检验样品可以进行回收使用。

3 结语

目前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重视,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化学检测技术也随之改进,不仅能够准确测量食品中营养物质的成本分布,且能准确检测出安全影响物质,化学检测技术不受食物种类的限制,应用范围广,具有足够的可靠性。相比于物理检测技术而言,化学检测技术能对食品成分进行彻底地分解,只要检测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检测,不断提升自身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保驾护航。本文对食品安全检测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化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优势,以及应用的化学技术种类,以供参考。

猜你喜欢
准确性化学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