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9 15:27闻永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闲置资产

闻永

(蒙城县楚村中学,安徽 亳州 233500)

一、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一)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卡不符等现象

第一,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固定资产卡片和实物账、财务账有差异。部分资产(如课桌椅、黑板、电脑等)已经达到报废年限,实际已报废,但由于没有履行报废审批手续,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卡片还存在,资产报废不及时,形成资产呆账,造成固定资产不能及时更新。

第二,由于学校重新规划,建设新的教学楼和其他基础设施,拆除先前建设的项目,包括教室、花草等。这部分资产金额巨大,甚至超过地区主管部门的权限,需由县委集体决策才能处置。甚至有些学校教室已拆几年了,单位财务账和资产卡片账还在,造成账实不符形成的差异。

第三,由教育局项目办和重点局从2004年以来新建的一批项目工程,由建设单位负责建设好转给学校使用,因工程发票和转账手续没有经项目学校单位,学校财务账面上和资产卡片上始终没有形成的差异。

(二)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调查中发现,很多中小学内部管理工作往往以财务监督和成本审核为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以基本的核算为主,很多学校各个学科和各个部门并未针对各类资产预计的信息和财务部门进行对接和沟通,不同阶段固定资产的利用与管理情况不能及时得到财务部门的统计和归纳,使学校桌椅板凳、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资产的评估、核算不能及时进行,从而影响了学校固定资产的评估效率。

(三)闲置资产流失现象多

部分中小学在使用、管理固定资产时常常出现闲置资产流失的情况,这给学校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很多学校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存在重购轻管的情况,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缺乏明确、合理的计划,固定资产闲置或重复购买的现象并不少见,从而导致部分固定资产出现损坏或流失的现象。

有些学校并未对已经闲置的固定资产制定明确的维修计划或使用规划,不能及时对闲置的固定资产进行相应的利用与保养;有的学校对一些还在使用年限内的固定资产提前更新,导致很多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教育设备闲置,或者出现闲置的固定资产保管不善、损坏、丢失现象,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混乱,并且并未呈现到学校账目中,使学校在对闲置固定资产进行审批、核对时很难获得相应的依据,造成固定资产处置时的流失问题极为普遍。部分学校在处理资产时没有履行报批手续,随意处置现象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的监督,处置收入没有纳入非税管理中[1]。

(四)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不足

内部监督作为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节,对固定资产管理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是单位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很多学校对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只是将这部分工作归入财务处负责,执行相应监督工作的人员多数由财务部人员兼任,甚至存在既管监督又管财务的现象,不相容岗位没有做到完全分析。缺少专业的监督人员,致使很多学校在固定资产的监督中存在“为了监督而监督”的现象,领导层和监督部门的监督并未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内部监督只强调查错纠弊,未对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与预防,同时忽视了内部监督的服务功能,未及时根据监督结果进行预防性的整改,往往只在出错后进行事后纠正,并未做到事前预防。总而言之,制约学校进行固定资产监督的因素很多,导致学校内部控制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使得学校本就薄弱的内部监督体系发挥的作用更小,缺乏对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的约束力。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改进对策

(一)构建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各类学校都应针对自身固定资产统筹与管理的需要,及时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以此对单位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核查、管理、监督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中小学对各类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料的使用往往相对频繁,及时建立固定资产测评和管理部门,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统一性,既是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需要,还是帮助学校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为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有序的开展提供支持的前提,这能帮助学校更好地实现固定资产信息的传递和利用,为学校建设和教学的开展作出重要贡献。

学校应及时成立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主要工作为固定资产利用与管理的规划,根据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和教学计划,对固定资产进行统筹协调,明确学校固定资产的运营状况,对资产利用效率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下设资产管理与审查小组,由学校领导层牵头,财务部门进行人员统筹和分配,负责统一部署固定资产相关信息的审查与核对,并且针对不同部门的具体工作,对各部门拥有的资产进行统一协调和归口管理,对具体的固定资产使用工作进行规划。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升利用效率

学校应以国家或地区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为依据,及时完善和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学校开展全面、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第一,完善固定资产购置与验收制度。学校应针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与验收制定严格的制度和工作程序,制定缜密的购置与验收计划。在各科教师或部门提交购置申请之后,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需要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并审核,将购买物品的数量、名称、规格等内容汇报给校级领导,之后选择购置方式,进入采购程序,最终验收后分配给学校的使用部门,并在此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技术性能、品牌价格、是否符合学校教学需求等进行审核,减少资产的重复购置,实现固定资产的高效利用。

第二,完善固定资产保管与清查制度。学校应针对固定资产的保管工作制定相应的清查与保管制度,并借助相应的信息平台,以清查与保管制度为依据,建立固定资产资料系统,明确所有固定资产必须由采购人、保管人、使用人共同清查与管理。同时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账目,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对出现损坏的固定资产建立维修报关规定,及时予以维修和护理。对于当下闲置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制定护理和使用规划,使固定资产始终保持完好的状态,尽可能让学校现有的固定资产都得到充分利用。

第三,完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学校应结合自身现有的固定资产情况,制定详细、严格的固定资产处置制度和流程,进一步明确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及时对固定资产价值、规模等信息进行统一调取和归纳,明确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编码、使用部门、名称、规格型号和采购日期等内。结合自身需求明确需要处置的固定资产,不断细化固定资产处置程序和手段,对各类固定资产出租、转让、出借、抵押以及直接报废等工作进行严格审批,提升固定资产处置的科学性。同时学校应努力做到参与处置的资产不能随意由部门和个人执行,避免流失[2]。

(三)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

内部监督部门应作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部门,起到牵头作用。对学校固定资产开展评估及监督工作,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及监督的相关标准与制度,并对固定资产监督工作计划进行制定与具体执行。

首先,学校应由各部门教师、职工配合监督部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对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计划的结果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其次,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为主线,建立符合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案,将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作为重点评价对象,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固定资产管理自评报告,以发现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点,进行持续的自我优化。

最后,学校固定资产内部监督应构建起持续的改进机制。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改进。针对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负责整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缺陷及问题,学校各个部门及教职工应依据内部监督与评价的结果,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持续的完善与优化。

三、结语

从目前来看,各地中小学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经验、技术及平台,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其中依然存在很多困难亟待克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仍需要持续分析和探索。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闲置资产
不做闲置主妇
基于CMMI的软件组织资产库建设与应用实践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资产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径研究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关于基层检察院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的思考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