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构建思考

2021-11-29 15:27赵龙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制财务会计规范

赵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中小企业运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小企业应当重视并且开展好财务内控工作,才能够助推自身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的意义

(一)推动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如今不少中小企业内部缺少健全完善的财务会计体制,企业内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仅仅停留在以前的核算手段以及管理方式上,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制定投资方案、选择筹集资金手段、管理企业资金时,依旧还是依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企业制定健全完善的财务会计体制,不仅能够规范统一中小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清晰界定每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职位和责任,增强企业内部业务以及财务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还能够对企业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有利于推动优化企业内部环境,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效果。

(二)促进规范企业财务活动

因为不少中小企业内部缺少科学有效的财务会计体制,其财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缺乏制度的规范以及保障,导致有关工作人员对财务工作的具体流程掌握不到位,工作开展比较无序。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筹集资金、投资、资金运营、资金利润分配,这些活动是一个时间上继起和空间上并存的过程。中小企业开展财务内控工作,能够确保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体制可以真正落实下去,确保企业资金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及企业资金使用得到更科学的分配,从而促进企业规范财务活动,提高中小企业资金安全性,同时企业的财务评价工作也能得到更准确科学的数据参考。

(三)提升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可靠性

因为不少中小企业依旧使用家族管理方式,企业内部缺少专业的经理人。许多关键的职业岗位,尤其是财务方面的职位,企业都安排了家族中的亲人来担任,没有按照《会计法》中内容规定聘请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导致他律与自律的弱化,直接造成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失真。准确可靠性不足的财务会计信息不利于企业的运营发展,尤其不利于企业的融资工作开展。中小企业开展财务内控工作,能够给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提供严格规范的制度约束,有效提升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的准确可靠性。

(四)防范企业财务危机

企业财务工作不规范,容易导致中小企业财务以及业务活动各自分离,不利于企业资金筹集工作的开展,企业内部运营管理无序运行,规范体系不完善,投资活动的制定也更偏于主观意愿,最终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幅度提升,甚至会发生财务危机。中小企业开展财务内控工作,能够加大对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力度,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并且有效融合中小企业财务以及业务工作,推动企业财务工作规范有序执行,大幅度减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实现对财务危机的有效防范。

三、中小企业财务内控构建和实施

(一)制度约束体制

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通过该体制制约企业运营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工作效率,还能够改善其内控的工作环境。中小企业有关于财务会计的管理体制内容,包含了财务预算体制,资金审核体制等。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要求管理层以及工作人员都需要学习相应的工作流程,且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每一项财务管理制度内容。企业可以运用宣传布告栏,网络新媒体等各种平台,来宣讲企业内部的每一项财务管理体制内容。另外,企业所有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都应该严格按照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相关规定开展相应的工作。

(二)权力约束体制

企业运用财务管理的约束机制,管理控制企业财务活动,该管理方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避免财务权利被滥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权利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以及财务监督权。要想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能够科学且规范,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工作效率,那么企业的财务决策就一定要由决策层里的所有人员一起制定。中小企业的财务执行权由分管财务的副职或授权财务经理负责行使,中小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当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并且赋予这些工作人员财务监督权,严格监督管理公司财务活动的开展情况。中小企业运用财务权利约束体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应当清晰界定企业内部每个部门工作人员所具有的相关财务权限;其次,中小企业需要规范统一业务流程;最后,还应当针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或部门之间出现的侵权以及越权行为,制定相应的处罚方案,并且严格落实。

(三)责任约束体制

企业通过明确财会人员岗位职责制定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中小企业应当充分结合国家相应的会计法律法规内容,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的真实运营情况以及财务制度内容,建立相匹配的会计岗位或者配备相关财务会计人员,同时需要清晰明确企业内部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利。另外,除了明晰每个岗位的职责以外,还应当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运用责任约束体制来管理,能够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约束,更好地管理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工作。

(四)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企业一项尤其不能忽视的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人力、财务以及物质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有利于推动企业更好的达成企业战略目标。中小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需要结合企业制定的年度目标利润编制销售预算,确定中小企业年度每一个产品种类的销售数量,结合该销售数量编制中小企业的生产预算,进一步规划中小企业材料购买、销售管理等各方面的业务预算。同时根据年度投资预算等各方面财务预算情况,通过数量化的方式,清晰制定出中小企业业务及财务两部门的相应工作目标。如果企业内部每个部门的工作目标都实现了,那么就意味着中小企业整体的运营目标达成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内控管理力度,能够实现中小企业的业务以及财务的有机结合,帮助中小企业更加科学合理分配企业人力、财务等各方面资源,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最大化经济利益。

(五)资金活动体系

一个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一定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是其运营发展的血液,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小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有关于资金的活动主要包含投资、筹集资金、资金运营、资金利润分配等。中小企业在制定以及执行资金活动体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中小企业应当充分结合企业内部制定的全面预算方案,确定筹资规模、筹资时间以及筹资手段;其次,中小企业不能忽视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内部开展的投资项目,一定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动态监督管理;再次,对中小企业内部各项资金运营活动也需要进行全流程的监控,尤其是资金收入支出、内部存货控制等方面的资金管理工作;最后,中小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真实的情况,制定相应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

(六)信息传递体系

企业内部具备完善科学的信息传递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内部信息产生以及传递的效率。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不少的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准确、及时、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其内部管理质量。所以中小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同时根据企业内部真实运营情况,一步步建立起能够涵盖中小企业所有业务及财务内容的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能够大幅优化企业内部所有类型数据信息的传递交流工作,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更加通畅,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开展造成的阻碍,提升企业内控工作质量。

四、结语

中小企业开展财务内控工作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要求,也符合企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自我需求。财务内控工作能够有效规范中小企业财务以及业务活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质量,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体制财务会计规范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规范体检,老而弥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智能电磁感知体制新进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