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企业财务管理

2021-11-29 15:27马林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财务管理融合

马林

(辽港控股〔营口〕有限公司,辽宁 营口 115007)

信息技术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互联网时代,其运用范围逐渐拓展。为了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应在产品融合背景下,加强对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

一、“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在传统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对“互联网+”产业融合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强化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实施工作缺少互联网与财务管理的融合。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浮于表面,部分会计核算工作未实现电算化,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形成真正的互联网发展思维,导致产业融合很难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面临一定的阻碍。

(二)企业财务管理缺少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在很多行业得到落实,为了让自身的发展更加符合现代化趋势,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形成互联网发展思维,同时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及专业能力。不同的企业在产业融合方面存在差异,在开展重要决策工作时,应该符合实际,但是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产业融合不够了解,很难做到结合财务管理数据,为重要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除此之外,企业内部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很多数据不完整或不准确,对产业融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企业财务管理缺乏产业融合意识

在传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同时应用全新的工作模式,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但是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过于传统,实际工作局限在日常经营活动的成本、盈利及市场价格等基本数据方面,而且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限,对财务信息缺乏有效整理和分析,同时无法合理筛选有效信息,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得不到监督和约束,决策工作的开展较为盲目。

二、“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

(一)具备虚拟化特点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通常以实体形态呈现,在“互联网+”产业融合的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逐渐虚拟化。首先,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进负责产品的设计、生产、外包营销以及物流业务等,同时采用虚拟化运行模式,并且业务活动的开展方向不断变化和调整,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呈现虚拟化形式;其次,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如不同种类的财务票据逐渐实现电子化及数字化,不仅可以节约运行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管理。

(二)具备多样化特点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物料成本的核算、员工薪酬的统计、物流成本管理以及运营收支管理等。在“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不断扩大范围,同时增加管理对象,如专利技术、人力资本及知识产权等的种类,让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多样化,变得更加丰富。

(三)具备资本化特点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以无形资产及有形资产为主,可以让不同种类的资产得到全面控制,但是在“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影响下,企业的资产优势得不到体现。为了改善以上情况,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完成资产的转化,将其变为市场资本,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市场资本可以体现企业“互联网+”产业融合的综合实力,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转移到资本化建设方面。

(四)具备扁平化特点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财务管理空间在“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影响下,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财务数据处理,如信息收集、整理、统计以及分析等的效率。与其他部门的组织结构相比,财务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不仅可以简化信息传递流程,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互联网+”产业融合背景下提高财务管理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大数据互通平台

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范围,同时满足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企业应该加强对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接触的主体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多,经过日常联系及业务活动的开展,数据量也变得庞大,同时复杂性提升。在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财务管理扁平化,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方式没有改变,无法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企业应利用先进技术搭建数据平台,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及信息共享,实现数据的高效分析和处理,让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成财务管理的非结构性转变

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具备较强的结构性,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各项工作,如财务统计、成本核算及财务报表编制等。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及市场变化。要在“互联网+”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企业应该优化财务部门组织结构,同时建立全面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逐渐完成非结构性转型,在做好基本数据记账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非结构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而准确评估企业的实际发展趋势。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智能化建设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利用管理人员的经验及历史发展数据,对财务预算进行编制,但此种方式偏静态,同时管理人员对物资的市场价格存在主观判断,与市场的动态变化不符,很难做到与时俱进。为了改变以上现状,企业应该提高对“互联网+”产业融合的重视程度,逐渐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利用好智能系统的相关功能,如数据挖掘、数据抓取及智能分析等,实时掌握市场变化,并在智能系统中引入不同种类的影响因素,让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数据得到及时的补充和分析,这对财务预算编制科学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利用智能系统,能够监控预算执行状态,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进一步满足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同时使财务预测和执行效率得到提升。

(四)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形势下,企业面对很多机遇和挑战,为了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更好地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同时充分发挥岗位职能,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约束力度。虽然财务智能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同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企业需要管理好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升级财务管理系统,同时建立防护机制,保证财务数据信息传递和存储的安全性。

(五)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人才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力量,高素质人才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对现有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增强其产业融合及创新管理意识,并在互联网技术的培训学习中提高积极性,进而实现对相关技术的深入掌握,以及对设备的熟练操作;其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通过学习熟悉新生业态,不断丰富财务管理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追踪和调查市场变化,更加有效地处理财务数据;最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建设大数据平台的重视程度,提升财务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增强安全意识,保证作出的重要决策拥有可靠的信息依据。

四、结语

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很多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来说,财务管理有重要作用和实际价值,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增强产业融合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实际创新,通过专业培训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加强智能化信息平台的建设,提高财务数据信息利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互联网+财务管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高级会计人才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浅析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融合》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