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

2021-11-29 15:27李素青
经营者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乡镇

李素青

(梁山县统计局拳铺镇统计站,山东 济宁 272600)

现有的社会经济促进了乡镇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作为乡镇工业体系中关键环节之一的工业统计也在推进乡镇工业健康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提升乡镇工业统计效度,深入发掘乡镇工业统计数据作用,相关部门统计人员必须增强相关人员的统计意识,严格管理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围绕当前影响乡镇工业统计数据管理的因素展开分析、反思,并研究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一、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提升意义

为了达到有效应用工业统计数据的目标,必须确保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工业统计数据的形成涉及多个环节,如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等,只有各个环节质量达标后,才能获取符合要求的统计数据整体指标。加强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能帮助工业统计及时发现存在于统计工作中的问题,且能结合横向纵向对比,实现误差的有效控制,推进统计效果的提升[1],同时能为工业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深入挖掘工业统计工作价值。此外,优化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还能帮助工业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影响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

(一)统计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乡镇工业因统计数据体系有待完善,统计数据质量低下,要想推进乡镇工业统计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原始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归档至关重要,同时规范化的管理和存档数据也很关键。然而,因相关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乡镇落实统计原始数据追溯调查工作的情况不够理想,同时由于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统计数据质量也受到影响。此外,部分乡镇工业目前注意力基本集中在经济效益方面,忽视了统计工作,同样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统计调查对象数量剧增

传统以纸质表格为主,逐级向上报备的数据收集方式已转化为采取统一形式的报表通过网络上传收集信息,统计数据库中计入的数据也从以往的几百万剧增至上千万,且工业统计企业对象也从一年一统计变换成一月一统计[2]。同时,企业性质调查更加全面,统计数据库中也增添了更多的民营企业,这不仅降低了配合统计度,也阻碍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甚者为了隐瞒经济效益而退出联网直报组织,规避统计机构的监管,引发数据遗漏。

(三)统计参与积极性不足,统计人员素质不高

乡镇工业统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的统计人员。当前,工业生产、工业制造及工业研发属于工业领域中受关注较高的行业,但是有部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认为统计仅仅是简单汇总数据,甚至有员工认为工业统计应由统计部门负责,与自身并无关联,导致工作的合理推进受阻。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推动工业生产发展规模的扩大,带来更繁重的工业统计任务和更广阔的统计范围,同时也提高了统计要求,对统计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统计人员如果不具备符合标准的能力,就会对统计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导致工业统计质量整体下降。

(四)统计基础工作有待完善

统计基础工作的不够完善会影响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在乡镇工业统计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统计台账不够完整会阻碍数据归档与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大基层数据统计及历史资料记录工作难度。同时,因部分乡镇工业企业规模不够大,负责人员多以兼职为主,基础台账工作开展不到位,导致台账资料的参考价值不大。此外,不够完善的统计基础工作会引起原始资料或凭证等严重缺失的情况,进而阻碍后续数据统计工作的开展,降低统计数据质量。

三、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完善优化乡镇工业统计体制体系

乡镇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关键成分之一,在新型工业发展及行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3]。所以,相关部门应对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予以足够的重视,确保能根据相关数据准确把握乡镇工业经济发展动态,提升相关部门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优化与完善乡镇工业统计制度管理体系能有效提升乡镇工业统计数据质量,具体而言可从下述两方面出发:一方面,立足于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帮助相关人员深刻认识乡镇工业数据统计工作,提高他们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政策,帮助乡镇工业部门进一步认识数据统计工作,如采取“两微一端”或讲座等宣传形式,使工业部门能够深刻认识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价值与作用,帮助他们端正工作态度。另一方面,优化完善乡镇工业体系制度,使管理工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同时围绕乡镇工业数据统计要点展开深入研究,以乡镇工业系统内部人员为对象,统筹安排工业统计工作,为本地区有序开展工业统计工作奠定基础。此外,应以工业企业自身特点为依据,合理拟定数据统计细则,明确基础工业台账,规范工业统计流程,完善数据统计档案,全方位多方面地提高乡镇工业统计数据管理有序性,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二)建立健全数据统计控制预防体系

一方面,应以统计工作为对象实施全过程控制管理,严格开展数据采集工作,为统计数据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在完成统计工作后,保证数据审核反馈流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在确保数据有效性的基础上消除不实数据。另一方面,在工业统计数据质量优化过程中,要督促全体员工一同参与,明确划分每一个环节中数据统计工作内容,同时合理安排人员权利和责任,夯实数据统计工作基础。统筹协调全部统计人员力量,避免数据形成过程中出现失误,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

(三)积极开展工业统计人员培训活动

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在开展工业统计工作时有必要做好队伍建设与培训工作。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会对工业统计工作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合理配置人员队伍,为有序开展统计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大高素质工业统计人员的引进力度,以工业统计人员为对象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以政策法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等为主。以新形势下工业发展要求为依据,帮助工业统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工业统计方式方法,引领他们深入调查研究统计数据,前往一线采集各项统计信息,实施针对性措施有效整理并转化工业统计信息,在推进工业统计信息整合水平提升的前提下,提高工业统计成果转化能力。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数据质量监督

一方面,需要加大对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以工业统计工作实际任务及要求为根据,推进工业统计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构建,结合大数据技术构建和共享系统,帮助工作人员减轻工作负荷,提高信息传输与共享水平。同时,依托信息化系统平台能更高效、快捷地采集统计信息,有利于统计信息整合效率的提高,并为统计数据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做好统计数据质量监督工作。质量是开展工业统计工作的必要基础,各级组织应以自身实际情况为根据强化内部质量监督工作,细致全面地检查可能会对统计质量构成影响的因素及关键点,排除各类风险隐患。同时,通过比对和抽检各项统计数据,找出存在于工业统计数据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尽可能地消除失误。此外,相关部门需要面向工业统计积极展开宏观指导和质量监督,通过多方联动的方式,严格监测工业统计数据,并结合定期与不定期抽检活动的开展,从源头上为工业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真实性提供保障。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乡镇工业企业实现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为了保证工业统计数据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深入挖掘统计数据的价值,就必须完善优化乡镇工业统计体制体系、建立健全统计数据控制预防体系、积极开展工业统计人员培训活动、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数据质量监督。这样一来,不仅能为政府行政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参考,且有利于乡镇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乡镇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