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能力培养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用与评估策略

2021-11-29 23:55范长征
山西青年 2021年4期
关键词:学习者评估技能

范长征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6)

一、整合能力要素的设计考量

(一)综合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最新的科学与技术的前沿发展在全世界广泛地交流,科学家与工程师,在校的专业学生都无可避免地提升自身的ESP专门用途英语语言技能来参与到这个日新月异、充满竞争的时代大潮之中,成为有贡献的参与者与开拓者。ESP学习者需要培养专业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整合能力,以具备对各种形式专业沟通可能发生的复杂而动态的社会情境的参与与掌控能力。对于ESP学习者的需求分析表明,学习者更青睐于针对专门用途的英语学习模式,聚焦于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语言能力获得。

学习者需要通过ESP课程获取用英语进行专业化、全球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这要求学习者不仅需要具备专业领域沟通的实践技能,还要具备探求相关专业领域问题解决方案所需要的创造性能力与自我激励能力,以及对多元文化的欣赏与识别能力。为了让学习者在全球化职业语境下培养成功交流的综合能力,课程设计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学习者在与专业活动相关的典型情境中具备全方位的语言沟通能力。除了语言能力,一门好的ESP课程还应该培养学习者全方位的沟通意识与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辽宁省高校本科与研究生专业性需求的研究中发现,他们对ESP课程中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同在专业情境下运用语言进行任务实践的能力相比较,越来越趋向关注于后者的重要性。因此,ESP课程设计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保多样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能够被整合为一体并贯穿于课程内容安排之始终。考虑到ESP应用与研究涉及的方面极为庞大,这种整合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课程开发者与涉及各方面专业内容的专家密切合作,后者的经验与专业知识将极大地减轻课程开发的压力与难度。除此之外,现存可利用的有关学术语言与通用语言技能的信息资源也较为丰富,可以通过开发专用语言与学术通用语言的复合模型与数据库来辅助实现多样化能力的整合开发与实践,令学习者获得真正的整合型能力的提升。

(二)如何培养学习者ESP语言应用的整合能力

在开发与讲授职业语言ESP课程中,职业目标背景下所必需的ESP语言能力不仅包括应用通用性专业学术语言技能的能力,还应包括职业语境下的特定专门用途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如在组织课堂活动中,或课堂外目标情境下的ESP任务实践中,培养团队成员之间、学习者与调研、访谈和交流对象之间进行主动沟通的能力;此外,整合能力的培养还应包含能够进行有效、自由专业沟通与讨论的能力,这种情境下更着重于鼓励质疑式辩论模式和自由式讨论风格[1]。如果说在ESP课程的初级语言技能基础学习阶段,教学的主要方式以教师教授为主,那么在课程的进阶阶段,应逐渐引导学生更多地依赖自主主动性实践并在语言实践中锻炼自身的自我创新能力与能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整合能力培养的高阶阶段,课程内容、任务设置与实践活动设计将指向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与自我创新能力的建立,包括学生与学习群组伙伴自主创建与阶段性教学主题相关的专门性ESP语言实践任务,用英语自主讨论、交流任务主题并制定创新性的应用解决方案;建设性或质疑性地讨论、交流与评价各自的解决方案;在小组伙伴互补互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创新格局。教师团队背景构成应注意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的多样化配比,鼓励复合型教师的引入,教师多样化构成的强大支撑将有助于学生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多样化的整合能力与开放性思维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基于整合性能力培养的ESP课程任务设置

对于专业经历欠缺的学习者而言,他们必须在ESP语言学习的同时补充专业内容知识与技能,这要求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更多额外的辅导并布置更多的基础性专业内容学习任务;而对于专业经历丰富但语言能力较低的学习者则要加强对其在语言部分的辅导与基础性学习任务布置[2]。对于知识基础与专业能力均佳,但实践运用能力与创新性的解决问题能力较为薄弱的学习者,则应当配合以创新性任务的设置引导学习者自主设计解决方案,在实践中提升灵活运用专业语言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专门用途英语整合性能力培养的另一个有效拓展,还可以通过布置任务中对同组成员不同任务分配、组员间差异化文化背景与职业背景、不同组别间成员占有不同信息资源与不同获取信息渠道的巧妙安排,创建共同解决问题的ESP真实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在专门性任务中通过充分全面地分享彼此文本、讯息、渠道、资源而合作得出解决方案的合作能力。首先确定任务需求情境,为每组分发布不同任务或相同任务的不同环节,在实施分配任务过程中运用各自资源与个性化背景、技能等,在完成阶段通过交流、讨论、分享、协作等合力最终达成任务设定目标。针对特定ESP学习群组选择适当的教学目标并为匹配每一个ESP语言教学目标设计足够数量的复合型实践任务、活动来巩固和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整合性能力。

二、自主学习体验对整合能力的提升

(一)多样化学习群组的小组合作模式

在真实素材被引用到ESP课堂中时,小组合作可以让整个班级中多样化学习群组不同组别和同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化与多样性互补成为可能,同时也最大化地模拟了真实ESP实践环境下必然存在的语言水平、文化与专业背景、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化与多样化态势。当然这要求教师也要差异化地处理学生遇到的真实语言问题。差异化首先会表现在学生处理语言问题方式与能力上的差异化,应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充分交流彼此在模拟专业语言情境中遇到的问题,继而通过高度的合作活动充分互补语言与非语言层面的非同质化,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多样性与合作上的互补性提升。同时,不同学习群组的异质化交流也促进并激励了小组间任务专业化质量的提升与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存在。

(二)伙伴间互学互教

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伙伴间互学互教的机会并决定其权重,同时传授给学生各种学习形式所需的相关学习技能。促发质疑性、批评性、自主创意与创造性思考的ESP语言应用实践型问题仅仅通过教师文本示例的讲授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以开放式问题与任务实践的形式提出给学生共同讨论、调研并形成解决方案。以学习协作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实践中,鼓励学生自己创新性地提出任务主题、任务内容、任务实践方式与最终解决方案。

在特定的ESP教学群组中,包括教师在内的每个人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获知、精进,教师同时也是学习者,学习者也在传授知识,大家在教中学、学后教的知识传授中得以践行自身的领导力。领导者的首要角色即在“教”,因此“同伴互学互教”模式还可以锻炼学习者的领导力。教与学是可以实现互通的,教首先是学与领导力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教中学”将为学生在未来职场中具备领导力、自我创新能力以及讲授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学习者在“同伴互教互学”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的自主责任感得到最大化提升,同时也会锻炼学习者的合作与社交技能。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教授的学科知识产生不断增强的自主学习动机,更高的知识学习诉求、更深入的践行性理解和更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学生可以影响任务主题设置、任务实践方式、任务安排与进度与最终解决方案,把学生真正放置于自主学习、知识创新与创意实践的主体地位。

三、基于学习者整合能力需求与培养的ESP课程动态评估

与技能中心法、语言中心法相反,在基于学习者需求的ESP课程设计中评估并不是最后步骤而是在撰写教学大纲之前与之后均要被考虑进去,贯穿并持续始终,并且成为课程更新与再开发的重要环节[3]。评估的主体既针对教学体系,即对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适宜性进行评估,包括对文本资料选取和任务设置等是否达到预期特定目的与特定目标的评估;也针对学习者,即在整个课程持续期间对于学习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应得到定期的、持续性的评估,并反馈到课程材料与设计的再更新之中。鼓励学生自己创建任务并提供自己的语言表现数据与自我评估信息以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与整合性实践能力。由此,学生的自主创建与展示可以促使自身更积极地在课堂上吸收语言技能,课后模拟目标情境尝试输出和实操,进一步挖掘学习者的整合性创新能力、自主学习与实践运用能力。评估因而也成为教学体系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而非单纯的“考核”手段。

ESP课程动态评估可以采取一种特定的策略,也可以多种不同的策略组合运用。运用的各种研究方法即便不尽相同,每一种方法都不会全然无效。而且,若单独运用的话都会存在彼此的缺失点,因此需要彼此借鉴、互补使用。同时,ESP课程动态评估分析的焦点也不尽相同:聚焦于专业表现的目标评估分析,可以作为更新与再开发ESP课程的依据;课程前和课程中的外部评估聚焦于发现学习者当前表现和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帮助其克服缺欠与弥合差距;而学习者自身的时时内部需求分析则聚焦于学习者对自身表现的自省与审视,从而总结出新的需求点。总之,提供多元化的ESP课程教学与评估策略旨在于满足每一个学习者不断变化的动态需求,挖掘学习者自身的创新潜能,培养学习者整合性能力,令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机会与协助以实现自身潜能利用的最大化。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绝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过程,ESP的学习绝不能只停留在以语言为中心的层面,而排除了对学习者的关注,对学习者需求时时变化的分析和整合型能力的提升应该持续进行并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与学习过程之中。

猜你喜欢
学习者评估技能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