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意蕴*

2021-11-30 04:57胡文清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陕西马克思主义革命

胡文清,孟 燕

(1.西安工业大学 人事处,西安 710021;2.西安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21)

在我国近代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陕西领导陕西乃至全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意义非凡的革命活动,留下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陕西省简称“陕西”“陕”或“秦”,又称“三秦”,从南到北按地理环境和人文民俗划分,陕西省有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地区。纵观陕西境内,广泛分布着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中国革命历史红色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又重要的精神内涵。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主要载体,一直以来广泛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研究很多。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分类、特征和价值等,重点集中在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研究[1]。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及其价值意蕴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深度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地区的革命历史,对于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激励和鼓舞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行开拓创新,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1 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文化资源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借以进一步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各种精神产品的总和。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陕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重要历史地位、重大历史贡献和重大历史意义,包括物质层面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资源。具体来说,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泛指近代革命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人在陕西进行革命斗争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遗址、纪念地和文学作品等,包括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革命历程,以及中国共产党组织在革命战争年代中逐步探索并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成果[2]。通过对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系统地深刻认识和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地区的革命历史和主要活动,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和发展历史的认识。

1.1 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历史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在陕西的革命足迹而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陕西地区的建立。陕西地区很早就开始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陕西是创立党团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五四运动爆发以后,陕西的革命先进分子们在全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热潮的影响下,先后成立各种学习组织,创办进步刊物,在陕西境内积极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4年陕西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成立,1925年10月陕西第一个党组织正式成立[3]。自此,中国共产党人在三秦大地上带领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活动。

大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西人民掀起轰轰烈烈的革命高潮,反击国民党右派,对北伐战争有力地进行支援。土地革命时期,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击溃了国民党对川陕、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多次围剿,建立了陕甘边、陕北等革命根据地,在此基础上最终发展形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存在时间最长,也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长征提供了最终的落脚点[4]。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在陕北地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当时延安成为向往革命的青年人心目中的圣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从弱到强,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从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转战陕北,进行了著名的延安保卫战,为最终夺取全国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

中国共产党在陕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实践,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建立新中国,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陕西大地上留下了极其珍贵且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国共产党人在陕西地区的光辉革命历程,奠定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并且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

1.2 红色文化资源的地域分布

陕西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红色文化资源时间跨度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其地域遍布三秦大地。2020年12月,陕西省文物局公布陕西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共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75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6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0703件(套)[6]。从物质形态资源的地理位置来看,陕西红色文化资源遍布陕西全境。

陕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于延安市和榆林市,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中最具有代表性,这源于党中央长达十三年在陕北领导和指挥全国革命战争取得一个个历史性辉煌胜利,奠定了建立新中国的坚实革命基础。陕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已经形成完整的陕北红色文化资源体系。陕北地区主要的红色文化资源点有:凤凰山麓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南泥湾革命旧址、瓦窑堡革命旧址、保安革命旧址、吴起镇革命旧址、洛川会议纪念馆、桥儿沟革命旧址、杨家沟革命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中共中央党校旧址、王家湾革命旧址、“四八”烈士陵园、刘志丹烈士陵园、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

关中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于西安市以及周边的各市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陕西关中地区进行革命斗争中留下的宝贵资源,主要有: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烈士陵园、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马栏革命旧址、薛家寨革命旧址、葛牌镇革命旧址、渭华起义纪念馆、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革命旧址、红军主力改编誓师抗日云阳旧址、灞源革命纪念馆、汪峰故居和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

陕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经过长期不懈奋斗,创建川陕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所形成和留下来的革命斗争历史遗迹。陕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点主要有:华阳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石泉革命纪念馆、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商南县前坡岭战斗遗址和丹凤县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

2 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内容丰富多样,比如形成于陕北革命老区的延安精神,形成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渭华照金精神,形成于川陕苏区的的陕南苏区精神等等,这一系列精神形态共同凝聚成陕西红色精神内涵丰富的精神体系。

陕西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地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地区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活动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践产物,是在吸收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智慧结晶,本质上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8]。陕西红色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也是近现代中国不断取得革命事业成功的不竭动力。

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一系列红色精神和革命传统各自内涵独特,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通性,既互相区别又互相统一,共同积淀凝聚为陕西红色精神的文化内涵。

2.1 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为国家和民族革命事业奋勇抗争牺牲奉献的首要因素。他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必将能够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着共产党人不顾个人的一切安危,倾其所有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牺牲生命。

坚定的理想信念源自于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之上,是为人类谋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科学理论体系,这和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相契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9]。回顾历史,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身行动的指导思想,并在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渐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能够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动力。自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为无数在黑暗中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仁人志士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人,逐步发展强大,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的血腥残酷镇压,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不顾个人安危,在陕北、关中和陕南积极开辟和建设革命根据地,为革命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正是由于他们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退缩,奋勇前进。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共产党人面对困难时,从来都是勇往直前。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才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2.2 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

无私奉献指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和价值追求,自觉自愿地把个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交付给客体,体现了主体与客体、个人与集体的价值统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可以分为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人的社会价值才能表现出来,二者是有机统一的[10]。人的价值主要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奉献性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无私奉献精神是主体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高度统一的理性信念,其主体行为是自觉自愿主动积极的,不是一时盲目的感情冲动。

无私奉献精神是陕西红色精神的重要内涵。形成于革命年代的渭华照金精神、延安精神以及陕南苏区精神等,皆蕴含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为了革命事业成功牺牲生命,具体体现无私奉献精神,彰显了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出对于国家和民族具有很高的认同感,具有强烈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许多在陕西地区进行革命斗争活动的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最后胜利,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甘愿牺牲自我。在西北根据地建立过程中牺牲的许多烈士,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有着优裕的家庭环境,有些人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和西安等地的高等院校或漂洋过海留学欧美,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放弃了个人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放弃了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到陕西开展革命斗争活动,并且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体现了共产党人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

2.3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和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巨大精神支柱和强大推动力量。共产党人在敌人重重围剿之下,克服一切困难,在延安、照金以及陕南苏区等地创建革命根据地,为革命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靠的就是艰苦创业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既是陕西红色精神的主要特色,也是共产党人特有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1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基”。中国共产党从中共一大召开之时的13名代表,发展成为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执政党,这个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伟大创业史。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凝聚了党心和民心,不断冲破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险阻,写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壮丽篇章。

当年延安的大生产运动,是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动写照。1941年春,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其严重的困难。中共中央号召广大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大生产运动。时任三五九旅旅长的王震将军率领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军垦屯田,经过3年奋战,在极度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情况下,他们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王震将军成为全军赞誉的大生产运动的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借这种艰苦奋斗开拓创业的革命决心,带领广大军民在陕北高原上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开创建立了革命战争的大后方。

2.4 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陕西红色精神的思想理论基础。实事求是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科学精神,具有其独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以毛泽东为引领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不断研究马克思主义,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所呈现,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实事求是的前提是“实事”。“实事”是对待实践的态度,这关系到一个政党是否能够保持生机活力并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之所以能够从几十个人发展壮大到几千万党员的执政党,并带领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改革事业的巨大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尊重实践的态度,注重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发展和突破。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就是为了查找和改正在对待实践的态度上的错误问题,统一全党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必须反对空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活的共产党员,必须联系中国的革命实际来研究马克思主义”[12]。

实事求是的关键在于“求”。所谓的“求”是要勇于探索,这就要求不只是理论联系实际,更要以实际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寻求发展的理论和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国不能够去照搬他国的成功革命经验,而是要寻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的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时期,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共产党人在陕甘边地区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革命理论和方法,并建立和发展起来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党的历史上有着起承转合的特殊地位,为中国革命成功作出了历史性巨大贡献。

实事求是的目的在于“是”。所谓“是”指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实事求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就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真理不会自己走进人们的头脑当中,不会现成摆在那里等着人们去拿,需要人们在实践中去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国共产党面对复杂的革命形势,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找到革命成功的道路,就在于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地在革命实践中寻求真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事业成功,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伟大历程就是一个探求客观事物本质规律,追求真理的过程。

2.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共产党人必须严格履行的政治要求和基本的道德准则。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始终坚持着一个根本立场,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在志愿加入党组织时,已经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虽然并不否认个人正当的利益,但绝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而是要始终坚持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即把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在实现人民利益中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

回顾中国革命历史,无论是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人心向背是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人民立场是始终要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陕西红色精神中蕴含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参加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根本宗旨[13]。延安时期确立的这一宗旨,指引和熏陶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人民利益,舍身忘我奋勇向前,这是中国革命事业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保证。

3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4]。因此,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是一个表示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

价值意蕴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以及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泛指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蕴涵的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实践活动中共同坚持的立场、态度和准则。

法语项目生在大三与大四间的假期到法国,大四期间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哈工程的硕士学位。在法国学习的专业为核反应堆系统与相关技术应用,以及核科技安全与环境两类。在法国就读第1年包括10个月的课程学习;1个月的短期项目(Mission courte)和3个月的短实习(Stage international)。第2年包含5个月的课程学习和6个月的长实习(Projet fin d’étude)。

3.1 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统一

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息。共产党人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个人利益完全服从于国家和民族利益。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共产党人放弃个人优越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参加到艰苦危险的革命斗争中去,为了国家和民族长期面临生死考验甚至牺牲个人生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和不懈奋斗。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要将国家发展宏伟目标作为个人的理想追求,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在国家发展建设实践中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个人的理想追求只有和国家民族命运相统一,才能够实现。

3.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事求是是陕西红色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化的成果。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在于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寻求适合我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

在革命年代,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共产党人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只有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实际,应对和处理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更好地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如果脱离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照抄和照搬国外发展经验,那样只会走上一条错误发展道路,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只会停滞不前,甚至于倒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努力奋进、开拓进取,取得了一些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究其根本,是能够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没有脱离中国实际情况,在应对和解决中国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的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陕西红色精神的核心内涵。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为人民谋利益。毛泽东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们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在强调人民利益的同时,中国共产党注重发挥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深知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中国革命事业才能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虚心接受人民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革命事业,革命的胜利亦是依靠人民支持的胜利。

3.4 坚定不移地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的价值理念全方位存在于陕西红色精神体系之中。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的创新创业,延安时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及马栏革命传统中的不畏艰难艰苦创业等等,都体现了这一价值取向。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以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艰苦奋斗,创建了土地革命时期唯一保留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基础。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时间里,面对极端困难的条件,积极发动广大军民通过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自给自助,解决了根据地的生存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在艰苦的环境下拼搏创业的决心和勇气,这种创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精神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今天必须坚持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靠着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仍要继续弘扬创新创业精神,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寻求创新和突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 结 语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宝贵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陕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见证,包含着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实事求是的高贵品质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成功的重要精神力量。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是陕西红色文化资源所具有的价值意蕴,在当前更需要人们积极地去弘扬和践行。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发挥着重要的德育作用,广泛赢得全世界国际社会的友好党派、友好国家和友好人士,一切向往共产主义理想、爱好和平以及向往正义的人们,一致认同和高度赞誉。在当前历史条件下,重温革命光辉历史,发掘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发挥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引领和红色文化导向作用,助力人们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对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陕西马克思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中国的出行革命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