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建议

2021-11-30 10:39霍苏
河北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信息化

□文/霍苏

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建设智慧农业,而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智慧农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业信息化是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

信息化建设工程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底,相比科技发达信息实时流通的城市,相对科技落后的广大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当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当前,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已逐步向“生活宽裕、人居环境整洁、讲文明、争发展”发展,但要真正打造高效益、智能化、现代化的智慧农村,离不开行政主管部门与农村、销售目标城市之间的信息高效流转与实时更新,所以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打造智慧农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

2.农业信息化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我国稳定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优化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有力推进农村整体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生活质量提升,拓宽农民视野等,故而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解决“三农”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农业信息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受农村地区信息不对称影响,科技成果无法快速应用到农业建设中。农村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缓慢,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建设中国新农村的进程。农业信息化工程能够有效提高城乡信息流通,将先进的思想、最新的市场信息以及农业技术信息传递到农村,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为打造中国新农村增砖添瓦。

二、河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想要稳健的发展经济,农业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当前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迫切要求着我省农业向精准、高效、智能的全面信息化智慧农业转变。

2021年以来,我省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科技新理念成为了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十三五”时期我省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机遇,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省创新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温床。

截至目前,我省廊坊、石家庄等城市大型蔬菜生产基地已大体构建了物联网管理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农作物环境、状态等信息实时采集、精准管控,大幅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和效益。3S天地一体集成技术逐步应用于农田作业,对冀中南地区的小麦种植实施遥感监测和病虫害、火灾预警,有效地提高了冀中南地区小麦耕种的精细化管理。

在销售方面,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淘宝镇”“淘宝村”已达百余个,国家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已将近30个,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足不出户,销往全国的梦想已逐步成为现实。

监管方面,农业信息化科技成果广泛普及,执法人员可向“河北农技”“农业执法通”等专业软件中上传农业市场监管动态,并向软件使用农户发送实时农业资讯与公告。河北农业信息网已建立了包括农经、农情、农价共享数据库,12个涉农部门可及时获得及上传相关数据,服务栏目已万余。两法衔接(即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案件审理的公正公开透明性,有效提高农业部门的执法效率。

三、河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形势良好,但仍存在很多的难题亟待解决。

1.城乡信息化建设进度差异大。城市与乡村呈两极化趋势,高端信息技术在城市大型农作物生产基地中广泛应用,但在科技设施发展落后的农村,人力、个人经验、旧式农机仍是农民耕种时的主力,这就导致大部分农村无法充分利用本就匮乏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农业废余无法及时处理,也造成了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相互冲突的现状。

2.投入机制不完善,高精尖农业技术匮乏。信息化建设工程投入资金大,如何分配城乡农村信息化的投入仍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省农业科研工作已有出色的成绩,但总体而言,高精尖农业技术相对匮乏,低水平的科研成果较多,从层次上来看,农业技术成果多,但创新型农业理论成果较少。同时农业信息相关技术设备很难“入田下乡”,导致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普遍低下。

3.省市县农业部门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农业共享信息无法实时获得,监管监督无法覆盖整个农业市场,导致时常出现市场乱象。

4.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匮乏,既懂农又懂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匮乏,农村生产经营实用人才严重不足,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智慧农村、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到位。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建议

1.增强农村基础信息化建设,网格化下乡推广智慧农村信息化概念。大力推进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广泛普及简单快捷、实用性高的农业信息软件,鼓励农民注册使用,并将之列入日常维护的范畴中。

农业服务部门工作人员承包各责任村镇,积极下乡推广农业信息软件,并向农民宣传“智慧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未来规划,同时将信息化建设并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中,与精准灌溉与科学施肥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2.打造智慧农业试验村。集合尖端人才、高科技农业技术、足量资金,为试验村量身定做打造一套针对性农业信息化体系,积累经验,成功后以试验村为辐射点逐步完成该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建设。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21世纪是大数据的互联网时代,对于农业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精通农业技术这一项。新一代的农业精英应该农业与信息网络高科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农业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人才下乡服务、田间学等活动,不断拓宽农村实用人才库,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农民技术职称评定,从而筛选出高层次的农民人才。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信息化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