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经验与思路

2021-11-30 10:39杨文丽
河北农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加工业龙头企业产业化

□文/杨文丽

近年来,河北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重心,以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和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双增长,在粮食深加工、酿酒和肉品加工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领军型企业,全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联合体、产业集群得到了快速发展,培育了一大批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4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认定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等964家企业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进程迈入新的阶段。

一、近年来就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能力。为促进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河北省政府每年投入2.5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投入8000万元用于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投入1亿元用于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利用中央财政上亿元推动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强镇建设。2020年出台了《河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2020-2022)推进方案》,提出各地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力度,统筹金融、财政、科技、国土、用电等相关政策,整合涉农资金,集中向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倾斜,到2022年在每个农业大县都建成一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全省重点培育发展100个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集群。争取到2022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1万亿元,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挂牌上市的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二)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河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菜篮子产品供应基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各地农产品加工产能会继续提升,特别是首都外迁企业,正纷纷布局河北,投资意愿强劲。按照“把特色产业做大、把优势产业做强、把品牌农业做响”的思路,全面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全力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河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围绕特色食品工业园区发展定位,认真谋划、科学规划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和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体系。二是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整体竞争力,根据不同地域产业特点,通过育名牌、借名牌、引名牌,围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制定统一标准,集中打造优势名牌产品,扩大优质品牌影响力。三是依托京津大力发展主食产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推广“生产基地+主食加工企业+餐饮门店”“生产基地+主食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模式,打造集米、面、肉、蛋、菜等主食加工、配送于一体的“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企业。目前河北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乳品、粮油、食品、蔬菜、生猪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

(三)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省委王东峰书记亲自主持研究了《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自省到市、县要求全部成立一个工作专班、制定一个推进方案、绘制一张规划布局图标、出台一套支持政策、制定一套考核办法,实行主要领导包联推进,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三年完成100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建设任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与金融机构联系,通过不同类型的银政企对接会、恳谈会和洽谈会等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举办产业推介、展览展示、高峰论坛、项目签约、工业考察等系列活动,将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一起,打造京津冀区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桥头堡”“大基地”,实现河北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式发展。

(四)完善联结机制,推进创新发展。近年来河北以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鼓励龙头企业领办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一方面,提升企业与农户关联度,提高违约成本。另一方面,引导建立股份制合作机制,实现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二、进一步加快推进河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近年来,河北的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仅次于钢铁、装备制造业的第三大产业,最近的官方数据显示,河北全省的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但与全国其它农业大省相比较分析,河北的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产业布局散、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发展水平与河北农业大省地位不相符,仍是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的短板,急需进一步提升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以梯度发展为目标,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总体要求,确定积极可行的梯度发展目标,通过资产整合兼并、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快速扩张;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实现重点领域跨越。有选择地开展重点服务,利用3~5年时间,重点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产业集群。立足河北农业资源禀赋,按照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充分发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优化加工原料生产空间布局,打造一批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实现加工原料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优势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配置,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化联合体。从做大做强经营主体入手,完善各方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完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供应链、利益链,提升价值链,逐步形成以核心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链为纽带,联系上下游关联企业,培育功能互补、相互配套、利益共享、产加销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使农户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四)加大优势品牌培育,提升河北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培育、整合、宣传、保护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立足自身农业基础,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地域名片”;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坚持政府、协会、企业协作,强化产品质量和品牌管理,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和农业品牌保护,挖掘农业品牌的价值与文化内涵,讲好农产品品牌故事,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影响力、认知度、美誉度。

(五)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大招商。组建金融、科技、政务等专家服务团队,制定省级重点招商企业目录和项目库,开展“综合+专业”的招商引资活动,推动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招商落地;利用农产品加工业大会、廊坊农交会等各类展会,及多个新闻媒体平台,开展招商宣传活动;通过开展产业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搞好精准对接招商活动;通过定期走访、加强沟通,精准对接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主动承接京津外迁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主食加工(中央厨房)企业,落地一批京津项目,开创农产品加工业工作新局面。

猜你喜欢
加工业龙头企业产业化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
农业部部署扎实推进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
工业4.0背景下的机械加工业优化升级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