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构成及相关因素探讨

2021-11-30 14:04李飞飞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建设项目规划

李飞飞

(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20世纪60年代时,美国第一次针对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关政策性法案,还规定了体系化的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截至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事业已经不断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活动开展了40多年。在这一阶段内,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政策性法规、一些专门的规章制度、管理水平都获得了显著提升,在促进社会发展进程方面获得了很多贡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改变了原先的环境保护方式。

1 环境影响评价含义及其作用

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环评,英文缩写EIA,指的是在建设一些工程项目以后对于环境可能会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减轻环境影响的有益措施,按照时间段去跟踪环境方案,查看项目建设是否可行,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进行综合考量[1]。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1.2.1 是实现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据

为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需要保证城市建设合理布局,避免因为不合适的城市布局来影响正常的行为活动,导致产生环境问题。因此,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充分考虑到人类和生态环境中不相容的因素,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必须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

1.2.2 为区域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决策依据

在考虑到当地区域环境以后,对其展开科学分析,利用数据形式进行评估,按照区域内环境能够承载的容量来判断项目建设标准,确定建造的规模的大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盲目发展影响生态环境。

1.2.3 是指导工程环保设计的重要依据

开发建设活动应当考虑到环境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环境条件,应当将环境稳定在一个平衡面中,对于建设项目可能会造成的影响采取有益保护环境措施,尽可能减少经济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影响评价所提出的保护措施是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所展开的,可操作性比较强,具备很强的科学性[2]。

2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2.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对于城市规划建设以后可能会对于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对于当地区域生态链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从多个角度考虑不良环境的影响措施,结合已形成规划建议不断修缮、优化,结合已存在的环境问题,寻找保护环境的最佳方案,尽可能规避在建造大规模建筑以后对于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平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为科学制定方案提供数据参考[3]。

为了强化对于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力度,提升规划的可操作性,从根源处预防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

该条例中明确指出了各级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城市土地利用方面,如何更好的建设海域、地域等方案,在进行不同角度综合考虑以后分析专项规划的有效意义,从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等多个专业性项目进行考核综合开发,实现多元化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机制,开展专业性的环境影响评价。

该条例也指出了综合性规划内部应当纳入编制环保篇章;在建筑项目结束以后编写专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的是在研究建设项目是否可以操作、是否可以执行并落实环节中研究其选择的建造地域、施工设计环节、运营期和服务期对于环境可能会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综合性评估,提前预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科学分析,使其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主要构成部分,通过提前预测建设项目对于未来环境的影响,可以提前预判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并寻找对应解决方案,为决策部门提供数据参考,尽可能减少建设项目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

对于建设项目可能会造成生态环境重大危害的情况下,应当编制一份提供专业数据参考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于建设项目中产生的污染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展开更加全面的分析。对于建设项目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情况,可以对某一个部分项目进行评价,直接评估项目内容;如果项目对于生态链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直接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不必全部延展分析。

按照建设项目的主要建造特点、使用材料、以及竣工以后投入使用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将项目分成两个类型。

2.2.1 污染型项目

污染型项目一般考虑到污染物排放对于环境的影响,强调的是后续的环境保护工作,比如说钢铁厂的废渣排放、化工厂废料排放等等。

以石油工厂为例,在油品炼制环节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渣滓,这些污染程度都比较高,如果直接排放,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

2.2.2 非污染型项目

非污染型项目一般是在建设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比如说水利业、水电、林业、交通运输业等。比如说一些石油生产项目工程本身并不会排放污染物质,但是在开采过程中需要挖掘地表来获取深层石油资源,就会改变地表结构,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生物的多样性,这属于非污染(生态)型项目。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制约因素

3.1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产业政策指的是政府为了帮助城市企业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经济目标,通过进行政府干预来促进目标实现的政策总和。产业政策主要是为了调整市场当下的空缺、合理配置市场资源、避免市场建设的盲目性。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应当分析国家政策是否与之相符合,只有与产业政策相配合,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开展高质量的环评工作。否则,即使接受了相关环评委托,按时完成了环评工作,相关部门也不会受理与之相关的环评报告书,最后只能是无功而返。

3.2 行业发展规划环评

行业发展规划环评主要针对行业发展规划对环境的具体影响和有效性建议,通过多个角度的考评和估算,预测能否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下执行规划建设。行业发展规划环评可以从产业布局、规模建设等角度进行限制,为区域项目建设项目提供专业的数据依照体系和参照标准,提供一些专业建设意见,判断是否符合产业建设标准,这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是否可以通过批准。如果行业规划环评没有经过评价考核,就不可以开展后续工作。

3.3 各类开发区域规划环评

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先建造工业园区,把符合项目规划建设的项目纳入到工业园区中进行深入规划建设,集中布置园区环境,来保护环境。工业园区规划属于国家专业规划项目,需要开展规划环评工作。在进行规划环评时,需要将园区环境作为主要的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定位,制定专业的项目保护标准,对于固定的项目保护标准进行工作,限制排放量,调整区域内整体的污染排放指标。目的在于保护环境,增加区域内环境的承载力,提升环境容量。规划环评对于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其中的关键依据,在审批结束以后,可以落实环境保护标准,来维护环境,实现保护目标。如果没有通过审批,就不得开展后续工作,需要不断改进方案,最后重新审批。

3.4 水土保持方案

根据一系列环境保护法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其中包含了水土建设方面的相关考核标准,需要将建设项目纳入编制体系中,制定保持方案,将结论引入报告中。因此,项目业主需要审核承包企业资质,选用高质量的承包单位撰写保持方案报告书。

3.5 涉海工程的海域使用论证

根据《海域使用论证管理规定》相关规定,对于处于建设码头及污水排海管道等涉海工程的建设项目需要持续论证海域论证工作。海域使用论证和评价工作主要是为了整合各种海洋资源,实现不同资源的优化结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注重经济发展,更需要注重海域论证工作。在制定涉海工程项目编制工程书时,需要经过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4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也是环境管理的一种主要途径,也是维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平衡尺。本文着重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特性,分析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条款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的影响,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寻找了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尽早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建设项目规划
广东:谋划开展美丽圩镇建设项目6327个
城市老年人科学锻炼知信行及环境影响研究
基于环境影响评价浅谈热镀锌生产工艺及其污染控制
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探讨建设项目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风电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探讨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