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对策

2021-11-30 14:37于海阔
乡村科技 2021年3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火灾林业

郑 雷 于海阔

(吉林省红石国有林管理分局,吉林 吉林 132405)

长期以来,人们大量砍伐和滥用森林资源,导致环境极度恶化,进而引发了气候变暖等现象,更引发了多种自然灾害。林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其不仅是国民经济组成的一部分,而且代表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保护森林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人类更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但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却在不断减少。为了更好地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既要合理开发,满足生产需求,又要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1]。基于此,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森林的保护管理进行多角度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1 我国林业发展概况

第一,全球的森林平均覆盖率大约为31%,而我国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率的1/4)[2]。第二,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在世界排在前列,但国内的林业资源并不是很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森林的实际覆盖率仅16.56%左右,仅占全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0%左右,国内人均占有的森林面积及人均所储蓄的森林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8~1/5。其中天然林资源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大量的砍伐破坏,森林资源已面临枯竭。第三,国内森林质量水平较低,每公顷土地的森林实际蓄积量只有78.06 m3左右,而这一数值只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8%;我国郁闭度在0.2~0.3的森林面积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5左右。这些数据均说明我国森林资源非常短缺,我国仍然处于缺林少绿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人们过度开发森林资源,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泥石流、沙尘暴、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林业相关政策,但由于国民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不强,相关部门对于乱砍滥伐等不法行为惩罚力度不够,导致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仍任重而道远[3]。

2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林业管理制度中森林管理的职权分配不清晰,导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各管理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遇到问题时,林业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及监督权不明确,出现问题后不能明确指出是哪个部门出现的问题,进而导致不能顺利地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工作[4]。

2.2 人们在保护森林方面的意识较薄弱

首先,由于我国的林业资源多分布在偏远山区,而山区由于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等限制,大部分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欠缺良好的意识。其次,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及需求量较大,使得森林资源遭到过度开发,由此对森林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最后,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即便是看到一些乱砍滥伐的现象也不在意,进而导致森林资源进一步被破坏。

2.3 森林资源减少速度较快

我国部分国民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较淡薄、森林资源数量相对较少、森林灾害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及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等种种原因直接导致我国森林资源减少速度加快。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也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区都迫切将林业用地转变为农耕用地,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导致农林矛盾加剧。其次,政府没有真正意识到林区保护以及管理的重要性[5],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加之管理方式落后,技术手段不全面,使得森林资源逐年减少。例如,我国实际林分面积中,幼龄林与中龄林共占70.2%,能够被使用的森林资源中,幼龄林与中龄林共占73.2%,而间隔阶段用材林当中成熟林总面积减少了16.2万hm2,实际蓄积量共减少了1.5亿m3[6]。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加强我国的林业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2.4 森林防火措施不到位

首先,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多分布在偏远山区,而山区人烟稀少,当由于一些自然原因引发森林火灾时,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扑灭。其次,在实际防火工作中,很多林业部门人员没有切实落实森林火灾的统计和分析汇报工作,存在瞒报及漏报的情况。再次,在森林火灾的评估方面不够科学和完善。最后,我国目前的森林防火理论及科学技术研究比较落后,导致火灾扑救技术和战术不先进,救火相关设备陈旧在发现火灾时,不能及时灭火,从而导致森林资源损失严重[7]。

2.5 执法队伍专业素质较低

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专业人员较少,且技术相对落后,森林资源保护执法人员的素质较低。例如,林业行政执法缺乏权威性,被执行对象逃避执法,甚至暴力抗法的情况时有发生,执法人员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林业行政执法效能偏低,对于林业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难以形成足够的威慑力。在林木采伐环节,盗伐、滥伐现象严重,而盗伐、滥伐及非法收购案件的破获概率较低,造成源头管理困难。由于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及执法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但在现实情况中,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了农民的经济问题,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渠道,对提高低收入地区百姓的生活水平,扩宽收入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业资源的同时,还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偏远山区人们的生活条件)。其次,树立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在林业发展的同时,树立了不破坏后代人生存环境的道德观念,不过度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再次,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改变了过去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实现了天人合一。过去,人们一味地、无节制地索取资源,大量破坏森林植被,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而现在,人们通过充分利用自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8]。最后,实现了以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促进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及人文关怀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化,构建了各方面新的社会形态。

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林业的发展能实现人与自然和生态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要更好地协调林业的社会公益职能与私人生产的利益关系,从而实现以生态林业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林业保护管理策略

4.1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系统,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了解其理念的重要性,重视相关宣传教育工作,坚决杜绝个人私自乱砍滥伐及其他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要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9]。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伴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提出,森林资源的合理规划成为重中之重,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采取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森林管理体系,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例如,坚决严禁一些非法采伐林木的行为出现,符合生产经营管理的木材加工厂进行采伐林木时,相关人员必须出示相关的证明,对非法采伐林木的行为,必须用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4.3 完善森林火灾防御措施

森林防火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要,要采取科学的森林防火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森林管理过程中应加强监督和预防,对火灾隐患进行及时干预,避免真正发生火灾并蔓延造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二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森林树种的抗性,增强其抵御火灾的能力,在森林火灾预防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远程监控等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大防止森林火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森林火灾。

4.4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森林管理体系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给传统的林业管理以及发展增添了新的优化管理手段,因此,可以在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优化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分析及统计各种数据及信息等,来处理各环节中出现的管理问题,从而使森林发展规划具有合理性,促进森林管理工作内容更加完善和现代化。

4.5 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素质

林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森林保护工作能否有效进行,在现实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过程中,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仍然较低,欠缺科学、创新及完善的工作思维,阻碍了森林保护工作的进展。因此,创建一支训练有素、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工作人员队伍是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相关部门要组建一支专业化程度高和综合素质高的工作队伍,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奖罚分明,通过不断积累工作经验解决相应问题[10]。

5 结语

森林资源不仅是一种消耗资源,而且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为保护森林资源共同努力。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借此契机,要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为使森林资源稳定发展,必须找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从真正意义上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火灾林业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