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2021-11-30 17:20邱菊
经营者 2021年13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产品

邱菊

(胶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胶州 266300)

一、引言

全面强化“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强化。然而,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少地方在探索推进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产业的横向协调以及纵向延伸方面,没有注重充分结合地方的特色优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力度不强。因此,对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应该紧紧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产业业态载体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概述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要是在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化推进过程中所形成的大农业的产业格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经营管理理念、农业生产要素上具有明显的现代化产业经营的特点,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生物工程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注重农业生产机械装备以及农业生产设施的智能化,在农副产品加工链条上以及休闲农业产业上实现了延伸。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生产要素更加先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智能化建设,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更加集约,注重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以及农业综合产能的全面提升。

第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布局更加合理,在农业产业化布局过程中更加注重考虑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区位资源禀赋等方面的特征,逐步形成具有明显区域化、专业化的产业结构布局,因而农业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产业竞争力得到增强。

第三,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尤其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了规模化的种植以及专业化的生产,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种养大户的培养,因而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更加明显,产业也实现了细分,有利于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市场导向更加明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可以在产量上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更加倾向于迎合市场消费者对于各类农产品在多样化以及差异化方面的需求,农产品的生产逐步向高质量、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特征更加明显。

三、当前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所面临主要问题分析

(一)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要素支撑保障力度不足

推动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全方位的要素支撑,然而一些地方生产要素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不仅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的土地资源保障力度不足,技术要素以及资金要素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支撑,一些地方农村地区的人才及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专业型人才招引困难,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中结构失衡的问题突出

当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因此实现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必须注重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科学的优化调整。但是当前不少地方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地区畜牧业产值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有的农业产业体系中缺乏高品质的农产品加工以及高效率的物流产业,造成整个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难以实现农业产业效益的最大化。

(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存在产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一些地方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不健全,政策、资金保障力度不足,导致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不高,农业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低下,农副产品等也缺乏品牌带动力。整体上农业产业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一般,农业现代化产业的规模化水平相对较低。

四、加快地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可行措施分析

促进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建设和发展,应该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于推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在产业结构、产业链条、业态形式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完善,重点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探索措施。

(一)结合实际对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应该注重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来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首先,应该对传统的农区主导产业进行优化,对种植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在推进种植业结构合理化以及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中,保持粮食种植的稳定增长。在促进增粮增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以及资金支持,稳定地方的粮食种植面积,促进粮食产量的持续提升。其次,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不同农业基础条件,探索优化农林牧副渔等农业产业结构,对于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积极发展渔业产业;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探索发展林业产业以及畜牧业,重点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符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注重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并做好生态资源保护和建设。

(二)对现代农业产业链进行完善和延伸

首先,对农业加工体系进行完善,根据不同地区优势农产品的主导产业领域,充分利用各地不同的资源要素禀赋,加快培育各类农产品加工的规模化企业以及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加工的技术创新升级,实现农产品加工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进而带动提升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其次,加强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配套支撑,完善农业物流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物流智能化信息化网络体系,将物流体系和农业产业体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将农产品产业链中的增值环节和物流环节充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农产品运营效率的提升。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创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以及销售渠道,充分依托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平台,顺应网络销售、直播销售发展趋势,打造更加丰富更加专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新业态

高质量的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供给,也为现代农业体系新业态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方面,可以积极探索具有文化休闲色彩的农村旅游新业态,结合不同地方的特色资源优势,满足城市居民对农村田园生活、耕种养殖体验的需求,实现乡村发展软实力的活化。可以积极探索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顺应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农机耕种全流程的社会化服务,或者发展经营型农业服务业为农业生产提供农资供给、土地托管代耕等服务,还可以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产业,通过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撑。此外,还可以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与各类农科院以及农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的联系,强化农业重大技术以及农业产业技术等农业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研究应用,推动农业产业体系在种养殖模式上的创新发展。

(四)做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规划和投入

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投入保障。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结合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规划,明确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和目标重点,确保整个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科学有序。同时,应该针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机制,强化农业生产相关各方之间的协调,并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充分利用农业经济发展领域的各类财政预算资金、各类农业财政专项资金以及农业类债券资金等。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并针对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发展设立发展基金,强化金融扶持,健全风险分散机制,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保障。

五、结语

在地方农业产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规划,强化财政支农补贴力度,积极培育现代化新型的农业产业经营主体,进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步伐,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带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
——张润清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