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2021-11-30 20:46李明宇闫宇赫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管理工作

赵 宠,李明宇,闫宇赫

(1.吉林省工程咨询服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61;2.吉林省节能评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61)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我国环境工程整体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从目前来看,在部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过程中,管理成效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开展更深层次的相关探讨十分必要。

1 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管理的必要性

1.1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大气污染物具体可分为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两种类型。在最初发现大气污染物时,便已明确了其将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而在后续对其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还发现,大气污染同气候、农业以及工业存在直接或者是间接的联系。大气污染对人类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体的生理以及感观上。若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会使人类出现急性的不良症状,与此同时,当处在雾霾天气中,大气能见度较以往大大降低,从而威胁铁路等交通的持续平稳运行。此外,大气污染物还会对植物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产生负面影响,使农作物缺少必要的生长条件,作物的产量因此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2 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的必要性

在区域开发的过程中,随着工业现代化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大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从而使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有所提高,而各种基建项目的开展则会间接导致极端的天气现象。此外,在工业现代化逐步加深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工厂层出不穷,工厂的日常运行势必会造成大量的工业废气。

雾霾天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表现形式,例如,我国在2017年遭遇了大规模的雾霾天气,雾霾覆盖面积广,高达17个省份,影响范围可达145平方公里,且雾霾天气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受雾霾天气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遭到极大的阻碍。为了有效治理大气污染,降低大气污染对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影响,相应地区积极开展关于企业污染防治管理措施的分析和研究,强化落实各种控制工作,高效把控大气污染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经过近些年来的持续努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收获了较大的成果,以长江三角地区为例,其40余座城市在2018年的优良日均可以达到74.5%,相对于2017年呈现2.5%的提升[1]。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仍应当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从而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措施探究

2.1 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

由于大气污染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所以相应的污染防治工作也有着高复杂性,具体体现在观测以及检测工作的多样性上。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工作的有效实施势必要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支持,所以,若想真正实现对大气污染的高质量管理,应当在现有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并对已有的设施设备进行优化升级,这样一来能够切实保障设施的应用性能,从而提高污染防治工作的准确性。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当妥善落实验收工作,在确保设施的性能以及质量不存在问题之后才能够正式对其进行应用,进而为后续设施的高质量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2]。

2.2 强化落实技术管理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来说,其中的技术环节属于较为关键的部分,其对防治工作的质量以及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应当在构建污染防治管理措施体系的过程中,重点落实技术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技术引进管理工作时,需要精准掌握当前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从而保障防治工作的准确性以及效率,进一步提高环境工程建设的成效。

除此之外,若想真正达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效果,工作人员还需采取科学的技术推广管理措施,切实提高技术应用的效率,使其在扩大应用范围和影响力的过程中加速推动污染防治工作的高效完成。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以下几方面内容予以重视[3]。首先,需全面开展对防治技术合理性以及可行性的分析工作,同时还要明确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其次,在保障技术本身不存在问题之后,制定相应的推广试验计划,对防治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开展验证工作。在验证完成之后,需要基于具体情况科学制定相应的技术推广方案。在正式编制方案时,将设备采购、岗位设置以及人才培养等内容融入其中,进而切实保障方案内容的清晰和具体程度。最后,应当立足于推广方案的具体内容,树立阶段性的推广目标,并进一步细化构建推广工作的程序和具体流程,逐步落实推广方案,真正达到技术推广的效果。

2.3 优化健全管理机制

除了设施设备和技术管理之外,在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优化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这有助于构建更为科学的工作组织框架,确保管理责任的进一步落实,保障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而促使防治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一方面,应当有效落实监管机制的建设,敦促企业等排污行为主体建立单独的排污申报岗位,在正式进行排污工作之前向管理部门进行排污申报,在申报时,需要全面阐明污染的实际种类以及排放去向等信息。与此同时,管理部门应当对当前所应用的申报审批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详细核实具体的申报信息,在保障信息不存在问题后才能够批准。

另一方面,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从而能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前瞻性,为管理部门事先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便利,尽量减小严重大气污染出现的可能性。在建设预警应急机制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首先,需要联合气象部门以及环保管理部门共同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使得环保管理部门更好地同气象部门相结合,实时动态地监测大气情况。其次,管理部门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级指标体系,对当前大气质量进行评估,并合理预测大气质量的未来变化趋势。最后,管理部门需要高效开展对大气污染防治应急方案的设置工作,一旦大气质量指标超过预先设定的标准值,要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而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前瞻性,合理规避大气污染风险[4]。

2.4 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

科学的防治制度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对防治工作起到较强的约束性、规范性以及指导性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工作的准确性。所以,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该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作为管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障大气污染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和质量。从目前来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针对的大气污染来源于农业、工业等,所以要立足于实际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2.5 提升管理专业水平

对于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来说,管理工作人员是各项管理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其本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将会对污染防治的成效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应当积极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继而为大气污染防治效果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管理部门应当加大力度进行人才引进工作,尽量提高管理岗位的准入门槛和待遇,以促使更加优质的人才积极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与此同时,应当积极组织社招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发布社招消息,进一步扩大社招宣传的范围,提升优质人才筛选工作的实效性。除此以外,管理部门还应当积极落实招聘考核工作,从责任意识、受教育水平以及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进而保障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在加强人才引进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需要结合当下在工作任务规划、法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构建一系列健全的人才培训计划,为人才的后续培训提供正确的指引。另一方面,应当优化调整培训方法,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培训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比如可以采用相应的内训软件,辅助工作人员进行线上考试以及签到打卡等,从而提高培训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3 结论

综上所述,强化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能够推动防治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对我国环境工程的高质量落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管理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确保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不工作,爽飞了?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选工作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