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鹿泉区群众唱“主角”“小村规”撬动乡村“三治融合”

2021-11-30 23:06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
河北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三治主角奖惩

编者按:石家庄鹿泉区共有208个行政村,现在村村都制定了“村规民约”,填补了乡村治理的盲区,“鱼骨”路径让村民有了提问题、表意见、聚共识的出口,切实让“村规民约”从墙上“走”下来,成为乡村治理的好帮手。可以说,“小村规”撬动了“大治理”,让“村规民约”这种好经验好做法以适宜的方式在鹿泉区“生根发芽”,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石家庄市鹿泉区面积603平方公里,辖9镇3乡和2个省级园区,常住人口55万。西倚太行山,北临滹沱河,南北长、东西短,西部环山,北部多丘陵,南部多平原,可谓是一条玉带穿南北、“三山一陵六分田”。由于地理人文差异的存在,鹿泉区在探索乡村治理模式及工作推进过程中,并没有一刀切,而是坚持因地制宜,抓住村规民约这个小切口,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小支点撬动大治理。

强化顶层设计 坚持系统思维

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初始,鹿泉区坚守系统性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治理要素有机耦合。先后印发了《鹿泉区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实施方案》《鹿泉区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工作推进方案》,主要牵头部门和13个乡镇(区)、208个村结合各自实际,均制定了落实子方案,上下联动、层层落实,实现全域整体推进。特别针对完善修订“村规民约”创出“群众点菜、律师把关、全民参与、全体执行”的“鱼骨”路径,在乡镇事项这个“鱼头”后,整条鱼骨的主干呈现出13个重要节点,两侧若干“鱼刺”则是每个节点上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全过程始终坚持“群众知晓、群众参与、群众认可、群众监督、群众执行”,真正让村民成为村庄治理的主体,将“三治融合”打造成可自动的“机械表”,而不是靠上级压力和财力驱动的“电子表”。

创新思路方法 坚持问题思维

(一)“一次摸排两张卷” 热点矛盾全收集

村规民约制定之初,沉下身子深入群众,聚焦群众所需所急,将群众真实的意愿摸排上来。随后,两张调查问卷找出群众的热点难点及主要矛盾聚焦点。按照网格化管理机制,由村两委干部牵头、分区域推进、入户走访填写问卷,确保每户一代表、各村全覆盖、人人皆参与。以大河镇为例,两次问卷共收回11598份问卷,入户率达90%以上。

第一次全方位摸排和问卷显示,不同的镇村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不同,所以第二次调研问卷根据不同的村情民情、不同的村风民俗有针对性的设定问题进一步征求意见。譬如铜冶镇南甘子村禁止红白事大操大办,禁止白事穿孝衣;大河镇曲寨村遛狗要栓绳等民心所向,最终都写进了当地的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的制定真正约出民意、约出民心。

(二)“一村一策施奖惩” 推行适用方法新

村规民约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要管用,从奖惩内容层次性出发,以奖惩形式的多样化保证奖惩执行的可行性,做到既不激化矛盾,又能通过奖惩真正达到教育、警示、约束的作用,形成自觉遵守、管用的村规民约。调研发现,74%的村民认可的奖惩措施是批评和表扬,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的村情特点选取群众能够接受的奖惩方式或问题解决方式写进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更接地气,比如针对污水随意排放问题,在污水管网修建之前,获鹿镇下聂庄村提倡将生活用水重复利用,浇花、冲厕所等,对违反者进行上门劝说并责令清扫干净,三次以上者取消当年村内福利。针对移风易俗问题,大河镇小河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者奖励100块钱,通过正面奖励树立典型。小河村党员辛金国在办喜事前一天晚上,就拿出“谢绝上礼”的展牌放到了门口显眼的位置。针对赡养老人问题,铜冶镇南甘子村由村集体出资筹备场地和基本设施,为村内独居老人提供餐食,老人只需缴纳低额的材料费和人工费。

合法合规合理 坚持法治思维

现在鹿泉区全域实现了“一村一律师”“一村一辅警”。采取群众“动嘴”、律师“跑腿”的服务理念,在村一级建立“法律诊所”,法律顾问定期“坐诊”或农民群众“预约”的方式,为群众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在村规民约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三审查、三保证”。区民政局与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达成合作协议,所有村规民约制定修定程序和稿件均由教授专家把关审查,保证工作的规范性;修订过程中村里的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对村规民约进行合法性审查,保证内容的合法性;在关键节点举办乡贤大会,邀请组织、政法、民政、农业部门参加,群策群力、互通有无,最终通过“四议两公开”进行审议,保证制定程序的民主性。

约有解释延伸 坚持群众思维

“鱼骨”路径最后一个关键节点是常态推进。由于事关切身利益,如何让村规民约不只停留在墙上,而真正成为村民的行为规范?在执行中,就要“疏”“堵”结合,为村民做好服务。比如,在鹿泉区铜冶镇,村规民约规定了红白事不能大操大办,那么,村民到底该怎么办?当地建立了农村红白理事会,负责对本村范围内举办酒宴开展教育引导、核准审批、劳务评估、台账管理等工作;建立了红白事服务队,吸纳各村长期从事红白事服务的司仪、唢呐手、法事等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红白事服务队提供有偿专业的服务;建立宴席家政服务队,主要为事主提供餐具购买、宴席服务、婚庆礼仪、丧事劳务等有偿服务。从而使村规民约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具体可操作,基层治理也逐步向着规范化的方向稳步迈进。

以德化人治村 坚持互联网思维

2021年,鹿泉区又重新修订村规民约35本,但是村规民约带来的改变远远没有结束。鹿泉区结合石家庄市鹿泉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录制好人好事微视频2000余条,投放到乡村微信矩阵、抖音或快手app上,在传统的宣传形式之外,引入“科技”元素,“互联网+”让“三治融合”以更亲民的姿态走近我们身边。

猜你喜欢
三治主角奖惩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的奖惩系统*
村规民约在构建乡村“三治”格局中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三治”融合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强化“三治”结合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传播平凡百姓正能量:三门峡广播电视台典型报道的实践探索
蔬菜盆栽 绿叶也能成“主角”
浅议教学管理中的奖与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