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调查研究

2021-11-30 03:36许小芳苏敬荣罗淑珲阮春玉于海霞通信作者杨芸
医疗装备 2021年21期
关键词:联勤替代性年限

许小芳,苏敬荣,罗淑珲,阮春玉,于海霞(通信作者),杨芸

1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2 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泉州 362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尚无特效治疗药等特点[1-2]。2019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除疫区民众受到伤害外,医护人员也经历了巨大的考验,他们承担着防疫和救治的重任,同时在接触患者时存在被感染的巨大风险[3]。此外,医护人员由于长时间暴露在疫情一线,亲临生离死别的场面,使其身心状态遭受强烈冲击,替代性地经历了患者的躯体反应及情绪,出现厌食、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易激惹、易受到惊吓、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症状,称为“替代性创伤”。目前,替代性创伤已成为灾难救援中的重要问题,其对相关人群造成的心理创伤远远大于身体创伤[4]。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医护人员的替代性创伤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对医护人员在面对创伤事件中进行自我预防、提高心理应激适应能力、减少应激损伤、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工作的11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女99名,男11名;年龄25~48岁,平均(34.18±1.91)岁;工作年限2~30年,平均(11.27±0.32)年。

纳入标准:无器质性疾病;意识清醒;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转正未满6个月;未取得执照的实习医护人员和见习医护人员;由于疾病、生产及进修等原因,在工作岗位的时间≤1个月。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从基本资料、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心理韧性4个维度进行测评,问卷总Cronbach's α 系数为0.842,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在0.831~0.852之间,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共60个条目,1~16条目为基本资料调查,包括工作年限、职称、文化水平、月收入、婚姻状况;17~52条目为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调查,采用Likert 量表的5级评分法,从不、偶尔、有时、常常、总是分别对应1分、2分、3分、4分、5分,评分越高代表替代性创伤程度越严重;53~60条目为心理韧性调查,采用4级评分标准,完全符合、符合、有点符合、完全不符合分别对应1分、2分、3分、4分,评分越高代表心理韧性越好。

1.2.2 资料收集和质量控制

整个调查过程中,尽量排除外界干扰,保证调查结果均符合被调查者的自主意愿;整理时,剔除无效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98.18%。

1.3 评价指标

统计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比较不同医护人员的替代性创伤程度,并分析替代性创伤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

收回有效问卷的1 0 8 名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为(69.25±15.08)分,其中心理方面评分为(49.19±10.81)分,生理方面评分为(9.06±5.52)分,心理韧性评分为(11.47±3.29)分。

2.2 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单因素分析

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文化水平、月收入、婚姻状况等项目为分变量,以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年限、职称、文化水平、月收入的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20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的单因素分析(n=108)

2.3 替代性创伤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为工作年限、职称、文化水平、月收入,见表2。

表2 2020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武汉暴发,支援医护人员每天面对大量高危人群所带来的视觉和心理冲击,除此之外,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使他们出现疲劳、失眠、食欲下降、身体不适等应激反应,即替代性创伤。替代性创伤的存在使得医务人员无法正常面对生活,甚至出现抑郁或自杀倾向。

本研究结果显示,收回有效问卷的108名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为(69.25±15.08)分,其中心理方面评分为(49.19±10.81)分,生理方面评分为(9.06±5.52)分,心理韧性评分为(11.47±3.29)分;不同工作年限、职称、文化水平、月收入的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心理问卷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为工作年限、职称、文化水平、月收入;表明工作年限、职称、文化水平、月收入是影响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阅历经验越丰富,有助于在创伤事件中进行自身情绪觉察和心理调适;文化水平越高,在创伤事件中越趋于理性,对负性情绪的疏导和平衡能力也越强[5];收入水平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来自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开放和发达,居民生活收入水平较高,生活保障力较好,更加注重于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关。

综上所述,工作年限、职称、文化水平、月收入是影响医护人员替代性创伤程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管理者应重视不同医护人员的替代性创伤程度,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心理应激适应能力,减少应激损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联勤替代性年限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美国少年司法替代性教育项目的运行框架与经验启示——以德克萨斯州为例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万里踏歌新联勤——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巡演纪实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关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为例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基于分类替代性关系的应急物资储备量分析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
郑树忠: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应与工作年限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