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评,共话成长

2021-11-30 18:29周静陆丽丹
教育家 2021年46期
关键词:涂画童画笔记

周静 陆丽丹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调整教育策略、推动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级体系既是幼儿园工作的重点,又是难点。让我们深入教育实践,体验不同园所的评价智慧。

作为衡量教育效果的工具,教育评价深受幼教工作者重视。传统的教育评价存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和评价维度过于单一的问题,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南幼儿园秉承“尚美育人,美润童心”的办园理念,基于幼儿喜爱的绘画活动,以市级课题研究推进“童画”课程的实践,在探索中丰富了评价视角、形式、维度,从而支持幼儿健康发展。

多视角评价,讓评价视野更开阔。幼儿园以教师、家长、幼儿等为主体组成评价共同体,一起见证幼儿的成长。

“童画”作为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够反映他们内在的情感、认知、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园以“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童画解读及支持策略的研究”课题,引领教师深入研究幼儿“童画”中所传达的心声,解决了教师如何从“童画”中深入观察幼儿、在解析幼儿话语中精准地判断幼儿等一系列操作的难题。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由关注教材教法到关注幼儿的发展,并在与幼儿的对话与互动中,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和教育支持。比如,教师通过观察幼儿作品“一起玩”,感受到幼儿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与陪伴,于是及时与其父母沟通并提出建议。

家长通过观察幼儿成长点滴,可以提供更具体、更具个性化的评价。幼儿园通过邀请家长参与“童画”课程,落实家长参与评价的制度、内容和途径,使家园共同“看见”幼儿的成长。

幼儿自己是发展性评价的主体,幼儿园鼓励幼儿通过直观、形象的涂画和符号评价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将幼儿纳入“评价共同体”,有利于幼儿建立对自己的认知,萌发自我意识。

多形式评价,让评价路径更多元。为了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发展”的理念,幼儿园强化过程性评价,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有机统一,即通过照片视频记录、童画作品取样、观察评价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园依托浦东新区开展的“智慧校园”项目,采集幼儿的综合发展情况,结合其他应用模块汇集幼儿的个人特征、共同生活、表现与表达、探索世界、运动与健康5个方面的信息,形成个性化发展报告,不断完善幼儿成长画像,帮助教师更好地支持幼儿成长。通过过程性分析幼儿一日活动的实际问题,将美育与信息化有机融合,推进了教育评价模式的科学化和可量化。

此外,幼儿园通过“STEAM视域下幼儿涂画笔记的实践研究”项目,用STEAM理念进一步探索幼儿涂画笔记的内在价值,引导幼儿用涂画笔记的方式将学习探究的过程可视化,让幼儿的“画”与“话”建立连接,以更丰富的评价形式支持幼儿全面发展。

多维度评价,让评价内容更全面。在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幼儿园逐步走出了“小美术”的局限,将“美”的内涵拓展成为更宽泛的“美育”。

首先,幼儿园通过“鉴画、享话、创华”,引导幼儿“鉴赏经典的画、鉴别自我的画、品鉴他人的画”,从而发现美、感悟美。

其次,幼儿园通过“尊享话语、分享对话、共享话题”,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并给予有效的支持。

再次,幼儿园开展“创想、创作、创新”系列活动,比如每人一本涂画笔记册、每班一面涂画笔记墙、每园若干涂画笔记屋,丰富幼儿经验、支持幼儿表达。

幼儿园以“童画”先行,尝试多视角、多形式、多维度的评价,不仅优化了课程,还可以助力幼儿快乐成长。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涂画童画笔记
童画世界
扭扭大树
墙上的斑点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童画·童话
我的自然笔记(一)
童画·童话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