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亚洲象的第一次见面

2021-11-30 06:17杨翔宇
消防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消防大队玉溪市亚洲象

杨翔宇

人的一辈子,会遇见很多人很多事,遇到投缘之人,聊起巧合之事。真没想到,云南15头亚洲象北上奇遇记,却和我们森林消防队员的人生轨迹,在2021这年交织在一起。以前在电视机里、动物园里,我们也曾见过亚洲象,但第一次用无人机俯瞰它们,是在5月27日。吃过午饭,我接到了搜寻监测亚洲象的命令,我们机组下午3点就赶到了云南省北移亚洲象群安全防范指挥部——玉溪市峨山县沐勋村。了解情况后,我们立即起飞了无人机,当无人机飞行到峨山县城旁的大坟山上空,在无人机遥控器的屏幕上,一幅幅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大象扇着软软的耳朵,摇着长长的尾巴,用鼻子卷起地上的嫩草塞进嘴里。我们满是兴奋和激动,这些生命原来是如此可爱,如此特别!长途跋涉的疲惫也随之消失,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灵性和美好。

当天中午,我带着总队机组一行5人,到峨山县城熠峨路上进行实地勘察,大象正在往山下走,估计它们也是“开会讨论”了很久,才会选择这段最窄的城市区域作为路线。我们立即返回指挥部报告了这个情况。当天晚上9点,我们机组乘车开进到熠峨路峨山消防救援大队门口,准备上楼起飞无人机,正好遇到政府工作人员、公安交警正在封控道路两侧、居民区和昆磨高速公路,就在前方500米处,看到了象群的身影,它们一个个慢悠悠若无其事地在公路上散步,驾驶员邵山下车急忙向封控卡车后面的百姓喊道:“大象要过来了,大家后退,快点到消防大队楼上!”在半小时内,我们配合公安,对封控区域外围的百姓进行了紧急疏散,并转到消防大队楼顶进行监测。在我们的监测画面中,成群的大象成一字型走在公路上,三只小象被包围在母象肚子下面。不一会,它们转进了修理厂旁的巷子里,但远远看去,还是能感受到成年象巨大的体型:胖胖的身子,粗粗的四肢,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路灯下,它们的影子被拉长,更显庞大。但因为它们厚厚的脚垫,我们听不见任何的脚步声,它们穿梭在县城公路和房屋之间,悄无声息,人们很容易被它们憨态可掬的形象欺骗了。第一次正面和亚洲象见面,还是让我们的队员感到了一丝未知和紧张,毕竟它们是來自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野生动物,也是亚洲最大的陆生动物。

不光是我们,沿途的老百姓也都是第一次与亚洲象近距离接触,充满了欢喜和好奇,他们欢欣雀跃地喊着:“大象来啦!吉象到啦!”因为政府早就做好了周边村镇群众的野象预警教育和赔偿工作介绍,没有一户人家,因为大象到自己的田地里“糟蹋”庄家、“偷吃”甘蔗而感到生气。在玉溪市大龙潭乡迭所村村委会监测时,旁边围观的群众,就像看比赛一样热闹。一个中年妇女说“现在大象在我家的田里!”旁边的群众附和道:“哈哈,你们家多幸运啊!”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高粱地村的村民唐正芳,他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高粱地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当得知大象会从他家附近经过,他高兴不已,主动把自家地里的玉米秆全部割了拿给政府工作人员,放在象群会经过的地方,生怕大象饿着,“庄稼吃了可以明年再种,大象没了就没了”。

老百姓不仅对大象友好,对我们也很是照顾,许多监测点都设在居民家楼顶上,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食宿和网络条件,给我们监测队员煮鸡蛋、包粽子,甚至杀鸡宰牛招待我们,让我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在转场或撤回任务时,监测队员一致提出要把车里仅剩的速食和饮料送给老乡家,这样简单真挚的交流,体现了我们森林消防队伍从军队时期传承下来的“军民鱼水情”。

这就是我们和它们的第一次见面。

猜你喜欢
消防大队玉溪市亚洲象
森林深处的“象”往
“一路象北”背后的历史与科学
春忙
加强基层消防大队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消防监督管理现状及其创新策略研究
基于SPSS的玉溪市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消防大队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浅论如何解决消防大队警力不足
亚洲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