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山越夏蔬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2021-11-30 04:08苏鹤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越夏三门峡市高山

苏鹤

夏季高山种植蔬菜,相较于平原高温多雨地区,具有显著的气候优势且产品外形佳、品质好。另外,发展高山越夏蔬菜能够有效缓解河南省夏秋之交蔬菜生产淡季的市场供应问题,并且对增加山区农民收入、推进山区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河南省制定的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豫西高山夏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以塑料大棚生产为主的优质特色蔬菜。

一、生产现状

(一)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河南省高山越夏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豫西三门峡市、济源市、洛阳市,种植面积约4 666.67 hm2。其中三门峡市高山蔬菜2020年种植面积2000 hm2,比2019年增加333.33 hm2;洛阳市发展种植面积约1 666.67 hm2;济源市近10年来从0.6 hm2高山番茄的试验示范开始,发展到现在1000 hm2左右的蔬菜种植规模。

三门峡市以灵宝市苏村乡、五亩乡、朱阳镇及陕州区西张村镇、张汴乡,卢氏县范里镇、东明镇、杜关镇为重点,发展以番茄、辣椒、豆角等品种为主的越夏蔬菜基地。在海拔1000 m地区建设高山蔬菜育苗基地,主要生产6—8月种苗。其中,三门峡市思瑞达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年育优质瓜菜种苗3000万株,其培育的高山蔬菜种苗,秋季在平原地区种植,每667 m2比普通种苗增产1500 kg以上。

洛阳市嵩县、汝阳县、伊川县、宜阳县、洛宁县、新安县、栾川县等都有在海拔600 m以上地区生产越夏蔬菜。洛宁县在上戈镇、罗岭乡种植番茄33.33 hm2,洛番14号、大秦粉王、粉都23、夏保2号等品种每667 m2产量都超过7500 kg,收益在10 000元以上。上戈镇的庄子坪村、杜河村、柏树咀村,辣椒种植面积66.67 hm2,主要品种有津椒19号、L3号等,线椒每667 m2产量达到1500 kg;故县镇言里村种植日本密本南瓜33.33 hm2,产量高,品质好,帮助农户脱贫致富。

济源市王屋山区罗庄、柏木洼、麻庄等村种植以番茄为主的蔬菜333.33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稳定在3500 kg,每年至少为当地群众创造7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二)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高山越夏蔬菜目前主要有番茄、辣椒、豆角、甘蓝、萝卜、花椰菜、芹菜、白菜、大葱等品种,春夏秋三季栽培,露地生产和大棚种植相结合。经过多年政府引导培训和长期生产实践,生产技术从粗放式管理逐渐向精细化生产迈进,穴盘集约化育苗、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避雨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生产技术实现集成应用,菜农种植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蔬菜专业合作社、企业基本实现“统一提供种苗、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对外签订合同,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六统一”生产管理模式。

(三)产品质量持续向好

海拔600~1000 m山区夏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同时,高山地区工业较少,水质空气土壤无污染,处于纯天然状况,病虫害较轻,肥药施用量大幅减少。近年,山区当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持续改善高山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如三门峡市陕州区2年投资1000万元,完成146.67 hm2高山蔬菜应急提水工程,铺设田间配套管道8000 m,为当地高山蔬菜种植奠定了扎实基础。另外,各地农业部门大力培训蔬菜生产技术人员,如三门峡市2020年共举办各类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20多期,培训技术人员36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从蔬菜生产管理到加工、销售全过程进行培训。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改善与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结合,产出的高山蔬菜商品性好,营养丰富,无污染,深受消费者欢迎。

(四)区域品牌效應显现

平原地区7—9月因蔬菜生产茬口交替、夏季高温干旱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常出现蔬菜供应淡季,品种单调,数量少,品质不佳现象,高山蔬菜此时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济源市王屋山区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品质不断提升,吸引周边的焦作、洛阳等地客商争相前来采购,8—9月到王屋山区的运菜车络绎不绝。三门峡市高山蔬菜远销省内及山西、陕西各地,注册蔬菜商标有“福源乐夫”“秋秋红”“鼎湖湾”“绿波”“黄龙玉珠”等16个,其中“福源高山番茄”2019年荣获河南省知名品牌。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配套仍需完善

一些适合种植高山蔬菜的农田由于水利设施不到位,电、路等配套设施不匹配,抗旱抗灾能力、冷库储存能力及车辆运输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山蔬菜业的快速发展。

(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受限

山区因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很难集中连片生产,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偏小,导致播种、移栽等机械化设备应用缓慢,生产效率较低。

(三)生产技术需进一步提升

相比平原成熟菜区,高山种植蔬菜品种不够丰富,种植茬口相对简单,栽培技术不够精细,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四)品牌建设有待持续加强

高山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种植品种较为单一,且生产面积偏小,很难形成规模优势。而且很少开展区域蔬菜品牌认证和绿色生产基地认证等工作,没有形成知名地方特色品牌。

(五)持续发展后继乏力

与外出务工相比,种菜辛苦且效益相对较低,山区从事蔬菜生产劳动力逐年减少,蔬菜产业发展缺乏活力。

三、发展建议

(一)做好发展规划,优化生产布局

当地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要综合山区不同地形地势、可生产实际面积、水电渠路状况、务农人员生产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全盘统筹考虑,规划发展重点,打造优质高效生产基地。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生产条件

当地政府以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发挥财政资金作用,吸引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资金投入,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与配套设施。

(三)增加适宜品种,调整种植结构

菜农在现有蔬菜品种的基础上,按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利用区域气候等自然优势,并根据市场需求,引进试验推广优质蔬菜新品种。

(四)加快技术推广,推动绿色发展

当地政府应大力推行轻简化实用型科技生产技术,探索推广适宜山区蔬菜生产的各类设施、器械、水肥一体化及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推动高山蔬菜向绿色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五)适当规模生产,发展经营主体

当地政府应规范土地统一流转,引导菜农从分散种植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扶持种植大户,逐步提高蔬菜基地的规模化水平;发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蔬菜产业化程度。

(六)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

当地政府应通过品种培优、绿色标准化生产,产后保鲜库等基础配套建设,积极培育壮大具有销售和加工带动能力的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

猜你喜欢
越夏三门峡市高山
小麦叶锈菌越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初步分析
赵杰摄影作品欣赏
三门峡市关工委部署春节期间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玉柄铁剑
太阳、高山
天使候补生
坝上高寒区大棚彩椒越夏栽培技术
一种越夏小黄瓜防虫的新技术
李琪,历奇(11)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