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行车旅游开发现状探析

2021-12-01 04:47张春花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旅游者安徽省旅游

张春花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研究理论基础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 英国的Lumsdon 和SimonsenJorgenson,就提出了自行车旅游的概念,前者认为自行车旅游是指在度假期间远离居住地进行一天或者半天的休闲骑游活动,强调骑行活动要远离居住地,这一概念符合国际上对旅游活动的概念界定[1]。后者认为,自行车旅游者是指在假日旅游期间的某个或者多个时段内将自行车作为一种出游方式的人群,并将那些以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工作人员排除在外[2]。这种界定存在不少争议,学术界对此说法不一,但是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自行车旅游者应当包括自行车游客(骑行游)、游憩休闲骑行者以及骑行赛事的参与者(专业骑手)。自行车旅游探讨的应该是一个比较广的范畴。不论哪种目的,远离居住地,以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从事骑行运动的旅游者,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自行车旅游者的一部分。

早在90 年代,就有学者关注自行车旅游者人群的行为特征。发现当时从事自行车旅游的主要是男性居多,喜欢结伴出游和独自出游两种方式,途中比较在意安全、线路和标识牌[3][4]。Lamont 提出了旅游目的地自行车旅游发展与规划的概念模型,旅游地的基础设施、信息发布以及部分支撑骑游的服务等是决定旅游地发展的关键因素[5]。Deenihan 等分析发现,绝大部分自行车骑游者对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情况是比较在意的,他们偏向选择道路设备较好的路段骑行[6]。相关学者研究出开展自行车旅游给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总体开发自行车旅游可以为该城市地区带来很多有利的效益[7][8]。我国研究相对较迟,成果较少,研究主要从自行车旅游产品设计,自行车旅游地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自行车旅游者的动机与行为研究[9]-[12]。近几年人们关注自行车旅游车道的设计,如城市漫游自行车道建设和旅游目的地区域自行车漫游车道的建设[13]-[15]。目前针对安徽省自行车旅游研究还显见,本文主要探讨安徽省自行车旅游的开发潜力及现状。

2.自行车旅游的时代优势

在前文研究梳理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当前自行车旅游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一契机。

2.1 迎合当前时代环保理念

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环境保护,环保无疑是当下人们最大关注的问题,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吃、住、行、游、购、娱,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国家也是大力提倡选择清洁无污染的出行方式,鼓励人们做公交、骑自行车、电动车等。自行车旅游正是迎合了这一环保理念,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自行车旅游的概念也开始由原来的采用自行车运动的方式旅游,逐渐变成由本人骑自行车独自或者同伴陪同一起去各个地方旅游的概念,这种旅游方式不会生产一点危害地球环境的东西,并且还可以在游览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强身健体,锻炼自己。这无疑是环保意识的人们的选择。

2.2 体育+旅游的完美结合

自行车旅游最早起源于欧洲,相关的赛事也主要是起源自欧洲,因此,自行车旅游在国外发展最早最完善,每年在欧美国家都会举行自行车赛事和活动,相关配套设施也较完善。我国起步较晚,大家关注自行车旅游主要是出于健康,锻炼身体的目的。虽然自行车旅游在国内的关注程度没有国外国家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尤其是现代富贵病(三高)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自行车旅游。具体出游的目的因人而异。各地举办的自行车运动参与的人数逐年增加,有数据显示,在2014 年统计各个地方举办的自行车运动大概也有超过3000 场之多,参与的人数多达2000 万人,到至今人数多达3、4000 万以上,自行车体育赛事带来的经济效应,也让各地具备发展自行车旅游的目的地跃跃欲试。安徽省黄山区和大别山地区,也有风景秀丽的,适合开展自行车旅游相关活动,只要稍加改善,也可以举办类似的赛事,以赛促旅。

2.3 促进贫困地区旅游发展

安徽许多景色优美的目的地都分布在贫困山区,发展自行车旅游可以有效促进贫困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旅游方式相比较,发展自行车旅游所要投入的花费少之又少,不需要修建宽阔的马路,也不需要修大量停车位,骑行游作为小众旅行方式,其对交通条件的需求以及游客的消费层次都相对较低。因此贫困乡村无需做出太大投资,在保留原有乡土文化和当地农作物特色的基础上,稍加完善乡间小道基础建设,即可成为满足骑行游的开发条件。同时,通过自行车游的推广,更多由于交通不便而错失的游客,都可以通过自行车旅游来到这里,人多了,各类农产品就不愁销路了。同样也促进了乡村地区和外界的文化经济双向交流。

3.安徽自行车旅游开发现状

3.1 具备发展的条件

结合前面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地方要想发展为自行车旅游目的地,需要具备特定的条件,需要在原有旅游资源和设施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专用设施设备和服务。即传统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并不适用于新兴自行车旅游。通过调查2019 年安徽省统计公报发现,安徽省全年入境旅游人数655.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其中,外国人377.7 万人次,增长6.7%;港澳台同胞278.1 万人次,增长9.9%。国内游客8.2亿人次,增长13.6%。旅游总收入8525.6 亿元,增长17.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3.9 亿美元,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8291.5 亿元,增长17.9%。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收入4436.5 亿元,增长17.2%。年末全省有A 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607 处。说明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好。这也给骑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3.2 骑游市场尚不成规模

安徽省骑游市场大众认可度一般,缺乏大规模的宣传和引导,作为一种新型的出游方式,骑行游的目标市场并不明确,作为一项大众体育项目,是人人可为的活动,由于其门槛低,具有广阔的大众市场和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目标市场规模无法准确衡量的缺点,其爱好者不分年龄,部分职业,部分收入水平,但是目前来看,从规模上看,骑行旅游者属于小众市场。正因为如此,众多的旅行社并没有将这一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 也就很少有专业的团队去开发这一块市场,使得目前许多的骑行活动都是游客自发组织,缺少专业的知识和设备,也没有高质量的配套服务。

3.3 骑游旅游线路质量不高

骑游旅游和传统的旅游不同之处在于,骑游旅游者更在意骑行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更在意沿途的风光和基础设置,但是安徽境内适合骑游的线路缺乏专业的规划,沿途缺乏配套的基础设施,如旅游综合服务区和医疗安全保障体系,沿线没有设计自行车主题游览线路,没有自行车专用道,存在安全隐患。如沿路公共厕所缺乏,自行车故障维修点没有,这也是造成许多人有想法,但是却无法参与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自行车漫游车道的线路长度、线路的路况、沿途的基础设施也是骑游旅游线路规划的重中之重。

3.4 经济效益不明显

安徽省目前骑游还是属于小众活动,在骑行圈内已经形成了三条知名度比较高的公路自行车路线:A 皖南川藏线(宁国—泾县,全长128 公里)、B.S218 金项链(渔亭镇—汤口镇,全长78 公里),C 马丁公路(马鬃岭—丁埠村,全长52 公里),由于这三条路线路况较好,沿途风景秀丽,且对游客路人免费开放,吸引了大量骑行、越野爱好者慕名而来。通过调查发现,安徽省现有自行车旅游路线跨度太大、周边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等,因此尽管游客量大却很难产生经济效益。

4.结语

自行车旅游大有可为,安徽省自行车旅游具备发展的条件,只要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当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规划了旅游综合服务区和医疗安全保障体系,设计了自行车主题游览线路,提升专业服务质量,一定可以成为知名的自行车旅游目的地,吸引来自各地的自行车旅游者。同时结合市场营销活动,欧美国家之所有骑游有这么高的民众认可度,主要是宣传到位,通过主办一些骑游活动,全民参与。有人通过研究也表明,各地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积极进行宣传,让公众对骑游活动形成正面内在认知,能提高市场认可度。

猜你喜欢
旅游者安徽省旅游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旅游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