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创业问题

2021-12-01 04:47肖勤新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

肖勤新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开始加大,使得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数量,大学生变得更加普遍;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压力,不利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此外,在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都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而且随着社会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都不愿意选择自主创业,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创业问题日益突出。[3]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和学校需要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分析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探索出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以及他们自主创业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现状,提高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1.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形势

1.1 当代社会就业环境发生了改变

不管是2008 年的金融危机,还是2020 年的新冠疫情,社会就业环境的巨大改变,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使得众多企业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其次,对于很多的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其不能及时应对这些危机,开始纷纷出现倒闭的现象,而这一方面会改变市场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1]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企业,在应对危机时会采取压缩就业岗位的方式,这不仅导致很多企业的员工失业,也使得很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仅如此,在近几年,毕业生的数量庞大,毕业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针对应届毕业生而言,他们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很多企业在进行招聘时,都不愿意招收应届生,造成很多的毕业生都无法就业。

1.2 高校不重视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虽然说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推动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很多高校却没有响应国家的政策,并没有做到真正地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等,导致高校进行扩招的同时却不能保障学生的质量,而且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高校对于学生就业状况的不重视,经常会出现很多大学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现象,在实际的工作中不能做到学以致用。[3]其实,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缺乏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育,比如说:有些高校缺乏对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其专业教学计划不能与时俱进,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1.3 当代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念

在当代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国家也开始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且采取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也有效地扭转了近两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大学生都只是为了获取一定的文凭,不能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未来工作的方向,这主要是由于当代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尤其是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开始选择逃避社会,宁愿无所事事也不愿意找工作。[2]不仅如此,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在校期间,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更是缺乏专业实践的经验,自身的技能条件并不优越;而且他们在毕业之后,无法适应基层的工作岗位或者薪资较低的工作,这也是许多大学生选择经济较好的城市进行就业,造成就业不平衡的现象。

1.4 人才的供给不满足企业的需求

就当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自身的就业要求都过高,希望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有高薪、环境好、交通便利等,[5]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具备良好品质、积极进取、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员工。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极少会有社会实践方面的教育,使得人才的供给并不能满足企业的真正需求,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这也是当代高等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之一。

2.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和问题

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国家政府需要快速解决的问题。因此,许多地区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开始致力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改革,并且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进行鼓励,不管是对在校的大学生,还是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变得越来越普遍。[4]但是,从社会的总体发展来看,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很低,自主创业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存在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

2.1 政府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在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方面,政府的支持力度并不够,更是缺少自主创业的宣传,造成许多的大学生及其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自主创业的优势。此外,由于自主创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在校的大学生或者毕业的大学生,缺乏运行项目的资金,导致其创业的失败;[2]其次,在很多地区由于其繁琐的办理手续,创业补助的资金不到位等,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更不能得到高校和家长的支持。

2.2 高校缺乏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宣传和教育

在近几年,我国也开始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很多高校为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对一些专业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积极开展科研方面的协作,并且还会聘请一些企业的优秀人员,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内容、创业精神、创业经验等的教育,使得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效地融合。[1]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在创业宣传和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不足,是因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主要还是以知识讲座的形式为主,使得大学生不能真正掌握自主创业的方法,造成大学生的创业缺乏实践性。

2.3 大学生缺少对自主创业的认识

在受政府赞助大学生创业资金的影响下,激发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以及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选择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而,真正具备自主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并不多,很多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财富,这也导致一些在校的大学生会放弃学习进行创业;其次,在实际的生活中,大学生具有创业的欲望,却很少会进行实际的创业,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缺乏丰富的创业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他们不能够正确认识到自主创业的内容,使得其创业缺乏技术性和创新性。

3.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实现自主创业的策略

3.1 营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就业问题,国家要积极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创业政策,一方面保障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快速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使得大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创业。因此,国家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思想,一是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国家要对大学生进行房屋、保险等方面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二是在大学生的创业方面,国家要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保障和优惠的政策。

3.2 加强对大学生多方面的培养

随着我国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各企业也提高对人才招聘的要求,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而且很多高校都开始将大学生的就业率作为自身的办学目标,打击了高校真正教育的目的。因此,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更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场所,应该要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合国际和国内的就业形势,对一些专业进行重新定位,从而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致力于全面培养大学生。

因此,高校首先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通过大学生自身制定的职业规划书,来分析他们未来的就业想法,从而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建议;并且结合本校专业在市场中的发展趋势,来建立与时俱进的就业指导体系,设定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来帮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进行就业选择。其次,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而言,高校可以通过创业课程的设定,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和创业内容的教育,并将大学生自主创业纳入高校教学的计划中,进行系统的教学,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创新性的思维能力,使得创业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3.3 提高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意识

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他们主要的工作是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而且,大学生在学习完专业课后,应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为自己制定一套详细的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并针对自己制定的计划来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5]此外,在高校的学习期间,大学生有足够多的课余时间,所以大学生利用这些空余使劲,参与学校内的社团活动以及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丰富他们人生阅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的工匠精神。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就业还是对创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4.结语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创业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整体进步。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现状,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首先,国家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其次,高校应着力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未来就业能力,并且还要大力宣传自主创业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和创新精神;最后,大学生自身要珍惜在校的时间,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且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激励自己全方面地发展,从而为自身的就业选择提供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放飞女大学生创业梦想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于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