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标导向的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现状探讨

2021-12-01 04:47赵国良申建国王诚杰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工人规范性职业化

赵国良,申建国,王诚杰,董 成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0)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良好发展,不过在该项阶段内,也有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我国建筑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技能较低,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少,同时没有受过专业性的技能培训,这样的话是难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的。通过相关分析来看,引起该种现象的具体因素是因为建筑工人职业化水平处于滞后状态,而且建筑工人职业化是建筑领域开展期间存在的一项主要问题,由非职业化引起的建筑行业安全隐患完全阻碍了建筑领域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我国住建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体系,目的是增强建筑工人的技能,加深其对于各项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实现建筑工人职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不同方面对建筑工人职业化问题进行分析,比如从协同治理方面探究问题,在分析农民工职业化现状的过程中创建有关的体系,比如政府部门和其他主体共同发展的体系,同时提出实现农民工职业化目标的基本路径,在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提升方面引进互联网,加大对农民工本身的培训程度,以此将农民工技能不足现象彻底解决,促使建筑工程得到良好发展。从中来看,目前建筑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为建筑工人职业化问题。可是对于职业化问题的探究还有着诸多缺陷,比如只是出于个人能力提高或者是过度依靠相关制度的完善,并没有从职业化本身探究各项问题,所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建筑工人职业化运行现状、提出完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1.对于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理论模型的论述

在当前阶段中,主要以逆向归纳方式为主,结合职业化基本目标将建筑工人职业化现状指标体现出来,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了解到目标和现状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设计出合理的职业化发展方案,从而达到职业化快速发展的目的,经过有关的探究表明,建筑工人职业化目标和要点表现在多方面具体如下所示。第一,通过比较就业组织化和传统农民工情况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之处非常多,对于职业化劳务人员来讲,具备的优势明显高于传统农民工,其除了具备规范性的组织之外,还有严格的纪律,在不需要包工头介绍的基础上就可以参与到建筑工程中,使以往非正规就业有了一系列改变,演变成了正规就业,和标准要求相符合。第二,劳动关系逐渐朝着契约化方向迈进,劳动职业化的体现对于劳务人员提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每一个劳务人员都能够签订用工合同,确保自身利益得到良好维护。第三,有利于增强行为的规范性是职业化劳务人员,无论是技能还是工作能力以及素质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第四,从事专职化特征的体现。自从劳务人员参与到了建筑领域之后,使得建筑工作演变成了非常稳定的一项工作。从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现状来看,可以以建筑企业为核心的行业维度实现相关目标,在调查的基础上落实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要求,比较调查目标实际情况和其他指标存在的差别,拓展职业化发展途径,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在增强职业化路径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促使建筑工人职业化朝着更好的趋势发展,最终将建筑工人职业化的价值全面发挥出来。

2.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情况

当前阶段,可以依照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目标落实基本的调查指标,将调查指标体现出来。首先,开展就业组织化,就业组织化产生的效果极高,可以清楚地体现出建筑工人就业的正规性。其中指标的体现包含了两种,分别是工种月休年收入和拖欠工资等,在该项阶段内,工种可以将建筑工人工作的组织性体现出来,了解到建筑工人工作是否具备规律性,而拖欠工资以及获取的年收入能够体现出建筑工人获取收入是否合法。第二,劳动关系契约化的落实。劳动关系契约化表示建筑工人和企业有无合规的契约关系,以此维护自身权益,由签订合同情况,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险情况等多项指标体现出来。第三,行为规范化,行为规范化是指建筑人员技术操作水平和工作情况。这一情况是以培训费用和时间等基本指标为主,然后体现出来。第四,从业专职化,所谓从业专职化。一般是根据全植化工龄和换工作频率进行体现,当工龄时间非常长的情况下,换工作的概率也就下降,如此一来从业专职化将会更好。

3.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现状

3.1 劳动关系契约化

第一,整体上来看,劳动关系契约化较低,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法律方面对建筑行业用工方式的约束力度不足,监督不到位,虽然伴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有所提高,可是依旧有待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加大对建筑工人相关权益的维护程度。第一,签订劳务合同的概率不高,现阶段,仅存在着少部分建筑工人和企业相互签订了劳动合同,而大多数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普遍存在着包工头现象,有的企业分包资质不具备合法性,根本无法和建筑工人签订相关合同。另外一方面包工头方式主要采取口头协议,本身不会被法律所约束,而签订了劳务合同以后。建筑工人自身权益将会受到维护。然而由于合同签订效率低下,因此后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此同时,签订劳动合同的建筑工人一般情况下,签订时间不长无法长时间处于各项岗位内,普遍存在着跳槽和转行现象,受此种现象的影响,而难以确保建筑工人和建筑企业的劳动契约化关系。

第二,建筑工人社会保险不规范,不符合要求,完善性缺失。从目前建筑工人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来看,虽然已经购买了相应的社会保险,可是因为社会保险的类型较少,使得建筑工人在社会保障中依旧有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是因为建筑工人和建筑企业之间的劳务合同关系没有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不具备完善性,导致建筑工人难以维护自身利益。

3.2 行为规范性

当前阶段,大多数建筑工人技能较低,掌握的知识点少之又少,产生这一现象的实质性原因是因为上岗之前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建筑部门对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企业只是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而没有意识到对建筑工人进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同时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的技能培训体系,导致相关的培训制度不符合要求。第一,建筑工人持证上岗率较低,仅有一半的建筑工人持有上岗证。第二,没有制定健全的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虽然有的建筑工人接受了技能培训考试培训时间非常短,通常不超过两个月。整体上来看,培训不到位,如此一来,是难以进一步提升建筑工人自身素质和整体技能的,同时建筑工人不具备较强的培训力量,而且企业自身也有着一定的问题,因为建筑企业工程开展期间,临时工人占据着主体地位,而企业不愿意为这些流动性大的工人提供一定的培训工作,这是因为该项工人工作不稳定,经常出现跳槽现象,具备人员流动性大的特征最后,建筑行业职业培训市场规范化和标准化缺失,政府对该方面监督较弱。

3.3 以职业化目标为导向,将目标引导作用体现出来

当前,要想实现建筑工人职业化,就需要制定明确的职业化目标,在目标指导之下提升职业化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其中有关于职业化目标的落实,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于专职化建筑工人来讲,当进入了工作岗位以后,需要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将自身工作当成一项唯一的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建筑工程稳定开展。第二,保持就业的组织性。在建筑工人职业化期间,应当增强纪律的严格性,转变就业方式,使以往非正规就业成为正规就业,依照规范性要求,并且也应当注重劳务关系契约化的体现,务必要求签订相关的用工合同,只有建筑企业和建筑人员签订相关用工合同以后,才可以避免双方利益受损。最后,确保行为规范性,建筑人员除了掌握建筑要点之外,还需要熟练操作相关工艺,提升自身工作技能,培养自身素养,从而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4 加大对非政策力度,确保职业化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当建筑工人实施职业或作业期间,应当将重点放在非正规就业解决方面,只有彻底解决此种现象,确保就业的规范性,才有利于职业化工作的良好开展,第一,引进符合要求的正规就业模式,摒弃以往单一且落后的就业方式,比如职业经理人制度,该项制度产生的优势极高,和施工企业之间是规范性的合同关系买,而且在签订相关合同的同时,确保劳务人员转变成专业性的建筑工人。除此之外,应用独立外部劳务公司形式,对于不同形式来讲,产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各项企业需要依照建筑工人职业化目标,选择最佳的方式。

3.5 以技能培训为主,实现职业化

建筑工人职业化应当将工人专业技能进行全面提高,在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相关人员务必认识到安全作业是开展建筑工程的基础,只有各项部门和人员之间加大合作力度,共同开展作业才可以提升工程效率。当对人员技能进行培训时,应当将强制培训和提升培训适当地结合到一起,确保建筑工人培训的规范性,在掌握了相关技能以后,使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和岗位相符合,为职业化开展发挥出一定的优势,并且职业化实践期间还可以落实考核体系,优化选择人员,确保工人职业化的稳定性。

4.结语

建筑行业内工人老龄化现象严重,整体技术较低,高学历人才不足,行业难以吸引诸多的高学历人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包工头模式较为流行,工人个体对技术培训参与意识不强,企业没有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制度,政府部门在培训市场的规范性缺失。因此,增强行业吸引力、引进合理的用工模式、改进技术培训体系是很有必要的,相关措施的落实能够加快建筑工人职业化形成进度,有利于建筑工人职业素质提升,实现建筑工程市场的规范性。

猜你喜欢
建筑工人规范性职业化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论自贸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标准与方式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那个令我尊敬的人
建筑工人
建筑工人
“同舟计划”:为建筑工人撑起一片天
加速职业化
两年清理废止322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教育部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