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三重维度

2021-12-01 06:11刘灿
关键词:四史改革开放历史

刘灿

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三重维度

刘灿1,2

(1.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可有效引导大学生在“学史惜今”中坚定道路自信、在“悟史明智”中坚定理论自信、在“知史明道”中坚定制度自信、在“信史笃行”中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应准确把握主题主线,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精神谱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探索、重大创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注重发扬求实的精神,掌握矛盾的方法,坚持发展的眼光,运用联系的观点,引导大学生知古鉴今、开创未来。

大学生;“四史”教育;价值维度;内容维度;实践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1]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精神的“营养剂”,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当前,全球步入动荡变革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相互激荡、叠加共振,各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历史节点之上,通过加强“四史”教育,引导大学生置身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回望来时艰辛探索之路、比较他国现代发展之路、远眺未来民族复兴之路,有利于夯实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历史根基,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励志成才。由于“四史”涉及时间、空间范围广,史论、史实资料多,需从价值、内容、实践、方法等多重维度把握,方能纲举目张、见行见效。

一、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价值之维

历史学家白寿彝认为:“历史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历史前途的教育”[2]。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基本价值逻辑,就是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史实出发,引导大学生厘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汲取历史经验,在学思践悟中看清历史前途,在奋发有为中坚定“四个自信”。

(一)学史惜今,站稳道路自信的价值立场

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角审思,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发展进程,就是中国道路的艰辛探索进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面对近代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等相继登上救亡图存的历史舞台,对国家未来出路进行了多方探索,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国救民方案。但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加上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干涉,这些方案最终如昙花一现,“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3]。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历程表明,中国不可能重走封建主义老路,也不可能走通资本主义道路,只有把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是正确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才成功开创出来的。可以说,中国道路既顺应了历史潮流、契合了时代需要,又符合党心民心,是一条“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4]的康庄大道。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就是要通过今昔历史地对比,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4],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宽广的现实基础,是被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探索实践,近代以来180多年的艰辛实践历史地证明了的救国救民、强国富民之路,进而让大学生深刻理解“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5],作为青年一代应自觉站稳价值立场,倍加珍惜这条道路,主动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久久为功不停歇”的韧劲,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干下去。

(二)悟史明智,校准理论自信的价值方向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的70多年间,近代中国没有能够有效抵御帝国主义铁蹄的思想武器,旧式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在与西方对垒中匆匆败阵,从帝国主义那里学来的资产阶级的建国方略亦在实践中草草收场,以至于中国逐步沦为“受人轻侮之国”[6]。向西方学习却屡屡失败,使得当时中国一些先进分子开始怀疑“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在黑暗中彷徨、迷茫中摸索的中国带来新希冀,它不仅“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3]。从那以后,中国找到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开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引领当代中国昂首迈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理论自信教育与近现代中国艰辛的理论探索历程结合起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校准价值航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当作理解历史、分析现实、观照人生的强大思想武器,历史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觉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学、信、用结合,思、践、悟贯通中补足理想信念之“钙”。

(三)知史明道,明晰制度自信的价值目标

评判一个国家的制度及治理体系优劣,不能单纯从概念、本本出发,也不能单纯依靠抽象地、一般地比较,必须置于这个国家传统文化、发展进程、社会性质的历史坐标中来把握。近代中国,多个阶级对中国的制度体系、发展模式等进行了选择与尝试。农民阶级提出了平均主义方案,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君主立宪方案,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方案,最后因种种原因都落空了。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并通过持续推动各领域改革,建立完善了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国家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契合中国发展实际,其优越性已经历史地被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新形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亦跃升到新的历史阶段,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就是要通过丰富历史素材的呈现,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怎么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行稳致远,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制度成就中国之治目标的信心。

(四)信史笃行,厚植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础

从近现代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引领中国人民践行先进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磨难而生生不息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艰苦斗争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伟大实践中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凝聚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与“魂”,熔铸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谱系与精神家园。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历史、领悟历史,大力弘扬蕴含在历史进程中的民族精神和扎根于历史深处的时代精神,厚植大学生更加深沉、更加持久、更加广泛的文化自信。特别是要通过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并将其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联结起来,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生态中、多元多样的文化交流中和日趋激烈的文化碰撞中,科学理性地进行文化比较鉴别、反思展望,正确区分文化上的先进与落后、有效辨别文化中的积极与消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独特优势与光明前景,从而形成坚如磐石的文化认同、厚重如山的文化自信,自觉在实践中担起文化使命、进行文化创造、推动文化进步。

二、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内容之维

“四史”的内容既紧密相连,又各有侧重。党史侧重点在于政党层面的奋斗史,新中国史侧重点在于国家层面的复兴史,改革开放史侧重点在于事业层面的创新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侧重点在于信仰层面的跃迁史。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应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突出蕴含其中的核心思想、精髓要义。

(一)党史教育应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精神谱系,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是人们熟知的话语。其核心要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个人的主观愿望,亦不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它根本上反映的是历史的意志、人民的需要和国情的必然。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上共出现具有现代性质的新兴的公开党会多达682个,其中政治类党会有312个,政治类党会中具有突出性的政纲者有35个①。它们所倡导的各种主义,所开出的救国药方更是多如牛毛。只是这些党会、主义和药方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带来的反倒是政治闹剧不断、军阀混战不止、民生凋敝不堪。与之相反,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无论是在理论上、道义上,还是在群众基础上、革命前途上都占据着制高点,因而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顺利推进了“三次伟大革命”,成功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快速发展成日益走向现代化的新中国,“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4]。

成立百年,执政70余年,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只有50多人的新生组织,已经发展成拥有超过9100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组织的世界最大规模政党。透过厚重的党的奋斗史,我们能看到一条鲜活生动的精神链条: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等。这些具体的精神坐标,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形成和发展中国道路的历史足迹,串联成了独特而又丰富的精神谱系,大学生可以从中找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答案。在面向大学生开展党史教育的过程中,应牢牢抓住这一精神谱系的主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比如,可以引导大学生从南湖红船、井冈烽火中追寻这一精神谱系的初心与源头,可以引导大学生从娄山雄关、延安宝塔中感受这一精神谱系的无畏与执着,可以引导大学生从钟山风雨、进京赶考中体会这一精神谱系的清醒与坚定,还可以引导大学生从南国春潮、复兴高铁中领略这一精神谱系的壮丽与生机,等等。总之,带领大学生多重温这些伟大历程、伟大精神,他们心中自然会增添很多知史爱党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自然会不断增强斗争精神与斗争本领,进而“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1]。

(二)新中国史教育应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辉煌成就,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新中国发展为什么“快”

20世纪40年代,被誉为当时“头号中国通”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曾提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与争论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惰性,不能从自身文明中生发并完成现代化,只能借助外部力量来推动实现。他提出,近代中国的诸多剧烈变革,都是在西方文明不断冲击下所作出的被动反应,这种“冲击—反应”模式,事实上是中西文明碰撞下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缓慢追赶。不过,近现代中国历史并未在费正清提出的这种“西方中心论”模式下演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了影响深远的抗美援朝战争,在饱经磨难的中国人民中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广袤中华大地上开展了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体系、国家工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等逐步完善,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被动挨打的局面,使新中国真正掌握了现代化的主导权。这期间,我们也经历过挫折,走过弯路。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痛定思痛,找到了改革开放的“金钥匙”,不断破除阻碍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障碍,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竞争力等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现代化的潮流。

经过长期对中国建设与改革的观察,费正清在20世纪90年代修正了过去所坚持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实现现代化之路有自身内在的驱动力与发展冲动,要理解中国快速发展的秘诀,必须深入中国社会内部进行考察。费正清这一观点的修正与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追赶现代化潮流已从被动变为了主动,已实现从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的历史性跨越。在面向大学生开展新中国史教育过程中,应牢牢抓住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条历史主线,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激发大学生知史爱国的热情,坚定大学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奋斗的信念。

(三)改革开放史教育应聚焦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探索、重大创新,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重大历史关头的一次伟大觉醒和关键抉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不到4000亿元,快速攀升到2020年的突破10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0名开外,连续赶超意大利、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跃升至稳居全球第二位。此外,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大国外交、党的建设等均取得了史诗般进步,各方面的面貌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靠的是始终把改革作为第一动力,靠的是始终把开放作为基本国策,靠的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定力!

当然,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也经受了各种风险考验。国际上,经受住了东欧剧变、颜色革命、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等风浪,经受住了美国等西方国家霸凌主义、单边主义政策的冲击。在国内,成功化解了思想上的混乱、政治上的风波、经济上的起伏,有效应对了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疫情冲击。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在全球不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而且率先恢复了经济正增长。被称为“金砖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认为,中国为受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机遇,未来将继续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总之,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党领导中国人民的艰难创新史、艰苦创业史,每一位大学生既是见证者、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实践者。开展改革开放史教育,应抓住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这一主线,引导大学生从小岗破坚冰、深圳逐浪潮、雄安再起航等改革开放浩荡历史中汲取经验智慧、砥砺信心勇气,在知史惜今中自觉肩负起青春责任、时代使命。

(四)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应聚焦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自1516年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乌托邦》这部“金书”出版,世界社会主义已经走过了500多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世界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7]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飞跃;实现了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7]实践社会主义、确立“苏联模式”,到鼓舞推动世界更多被压迫阶级和民族投身争取解放斗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飞跃;实现了从新中国学习借鉴“俄国人的路”探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以来坚持“走自己的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飞跃。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中国,用70多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4]。

当然,这期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遭受过严重曲折,甚至被西方认为“历史终结”。但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苏联模式”绝非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模板”,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4]。“苏联模式”最终失败,恰恰是由于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8]。历史学家翦伯赞也指出:“怎样研究中国历史,这个问题很大,但扼要地来说,就是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问题”[2]。因此,在大学生中间开展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应紧扣“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主线,引导大学生学深悟透“看家本领”,活学活用“精神武器”,不断深化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问题客观规律的认识,在史论结合中增进对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把握,增强对社会主义光明前景的自信。当前,“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1],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观察现实、解读时代、引领实践,在水到渠成中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实践之维

大学生处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趋成熟期,他们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更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四史”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根本遵循,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一)发扬求实的精神,注重运用历史和史实说话

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9]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必须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带领大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引导他们善于透过历史现象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客观规律。一段时间里,有的打着所谓“揭秘历史面貌”“还原历史真相”的幌子,从片面、静止、孤立甚至捏造的方法论出发,研究、传播“四史”,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者有之,张冠李戴、虚构史料者有之,史论存疑、妄图翻案者亦有之。比如,在党史研究、传播中,有的从所谓常识、细节、人性等入手,戏谑消解革命英雄背后的壮烈与崇高。有的从臆断、假设、重评等出发,质疑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真实性,否认中国共产党抗战贡献;在新中国史研究、传播中,有的忽视历史连续性,拿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有的拿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史研究、传播中,有的罔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说什么“我们搞的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道路的未来是“儒家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传播中,有的规避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特征,搞“以史解马”“以西解马”“以书解马”,甚至“以马解马”,等等。

习近平强调:“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5]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过程中,务必保持历史清醒,把握正确导向,坚持正确方向,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结论宣传教育建立在丰富史料支撑基础上,对不良现象要及时作出合理的正面回应,引导大学生从历史史实出发客观分析看待,用事实和公理澄清学生思想上的疑惑,更好地固本培元、正本清源。

(二)掌握矛盾的方法,注重分清主流和支流

恩格斯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在现代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上的特别应用,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有可能。”[7]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亦应借助于唯物辩证法,尤其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起来,既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出发,全面、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又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判别,分清历史进程中的主流和支流,牢牢把握“四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比如,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确实走过弯路,也犯过一些错误,但在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锻造国之重器等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流,也是应引导大学生掌握的主题。如果只是盯着刻意挑出的曲折、错误不放,甚至无限放大、片面夸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不符合辩证法要求,也不是科学的历史观,毕竟“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10]。

对于“四史”中的历史人物,尤其是革命领袖的评价,更应坚持这种基本方法。我们不能因其功劳伟大就“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于个人”[5],对其全盘肯定,甚至顶礼膜拜地“神话”;也不能因其过失错误就“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5],对其全盘否定,甚至极力抹黑地“丑化”。我们应当将其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引导大学生把握主流,继承和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厘清支流,反思和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进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两个一百年”伟大实践之中。

(三)坚持发展的眼光,注重历史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人类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总是沿着一定的河槽奔涌向前。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不能仅仅将历史当作静止的知识来考查大学生,而应当做发展着的存在引导大学生去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其整体性、连续性和发展性。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曾指出:“有生命的历史,实是一个亘过去现在未来的全人类的生活。过去现在未来是一线贯下来的。这一线贯下来的时间里的历史的人生,是一趟过的,是一直向前的,不容我们徘徊审顾的。”[11]习近平总书记也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多次把历史、现实、未来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加以强调。他在谈到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时指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12];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进行了高度概括,对全党上下不忘过去、珍惜现在、开创未来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在谈到深化各领域改革时强调,要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善于从改革开放的历史中汲取智慧,推动深化改革重大部署的落实;他在谈到中国国家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时强调,中国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方式,中国的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土壤之中,“不能割裂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13],等等。

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四史”教育,应引导大学生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看作发展着的有机整体进行观照,注重从整体史观的视角准确辨别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与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承续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科学把握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而坚定大学生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坚定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四)运用联系的观点,注重逻辑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虽然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割裂的“单独篇章”。开展大学生“四史”教育,需用好联系的观点,厘清“四史”内在的逻辑关联,用大历史观为大学生解读“四史”,引导大学生从逻辑上把握蕴含其中的历史脉络与历史规律。比如,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都是遵循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书写的,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创造的党史上、新中国史上和改革开放史上的伟大成就,又都极大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再如,从党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发展史,蕴含了新中国70多年的探索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进史,也蕴含了科学社会主义扎根中国大地后不断发展完善的创新史,等等。

由于“四史”时空跨度大,所涉内容多,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四史”教育,应注重各种方法、载体、渠道的协同性,在连点成线,聚线成面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方面,应整合“三全育人”力量,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课堂讨论、故事讲述、知识竞答、研学实践等,引导大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把握重大历史转折背后的深层动因,从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角度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进程的历史规律,进而抓牢“四史”学习的主题主线。另一方面,应顺应大学生思想活动规律、知识接受规律、成长成才规律,注重发挥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开发图文融合、声情并茂的网络新产品,充分运用AI(人工智能)、VR(虚拟现实)等网络新技术,组织线上情境体验、成果展示、互动接力等,让“四史”教育在大学生中间活起来、火起来,激发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热情,从而以更加自信昂扬的青春风貌投身民族复兴的宏伟实践。

总之,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从历史史实出发,引导大学生摒弃片面、孤立、静止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科学审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让大学生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知古鉴今、开创未来。

① 对于民国初年政党数量的研究,存在着多种说法,学术界公认台湾学者张玉法的研究成果最具权威性。他认为,武昌革命爆发后,迄于1913年底,新兴的公开党会,据初步统计,凡682个。计政治类312个,联谊类79个,实业类72个,公益类53个,学术类52个,教育类28个,慈善类20个,军事类18个,宗教类15个,国防类14个,进德类9个,其他10个。在312个政治性党会中,有突出性的政纲者共35个。本文采用了张玉法这一研究成果(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8页)。

[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2-21(01).

[2] 尤学工.20世纪中国历史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01,246.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1471.

[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8,13,55,70,76.

[5]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4-5,37.

[6] 易鑫鼎.梁启超选集(上)[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106.

[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575,495-496.

[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4.

[9]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136.

[10]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64.

[11] 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246.

[12]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学习时报,2011-09-05(01).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编辑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9.

Three dimensions of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four histor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LIU Can1,2

(1.School of Marxism,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2.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1, China)

History is the best textbook. Strengthening the "four historie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road, theory, system and culture in "learning history and cherishing the present", understanding history and being wise in practice.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four histor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main theme, focus on the struggle course and spiritual pedigre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great changes and brilliant achievement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arduous exploration and major innov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magnificent and ups and downs of the world socialist movemen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developing the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master the method of contradiction, adhere to the vision of development, and use the viewpoint of connection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know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and create the future.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four histories”; dimension of value; dimension of contents; dimension of practice

G641

A

1009–2013(2021)02–0090–07

10.13331/j.cnki.jhau(ss).2021.02.012

2021-03-06

2020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攻关课题(2020CX010);2020年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05);2019年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项目(sztsjh2019-2-17)

刘灿(1987—),男,山东济宁人,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安徽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责任编辑:黄燕妮

猜你喜欢
四史改革开放历史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四史”教育——我们这样组织少先队活动
“诵读学传”是“四史”教育的好方法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