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探讨

2021-12-01 11:01刘虎林王建刚姜岩峰史学芬刘小燕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术员农技实验室

刘虎林,王建刚,姜岩峰,史学芬,刘小燕

(1.达拉特旗种子与经济作物工作站,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2.乌审旗农牧局,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3.鄂尔多斯市经济作物工作站,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4.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互联网科学技术在中国得到了高速发展,每个行业都在努力拥抱互联网,让互联网助力行业发展。这就是“互联网+”的产生背景。互联网对人们来说已经变得像电力一样不可或缺,人手一台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强化了人们和互联网的联系。而农业也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也是人们面临的头等大事。作为现代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互联网和农业,如何做好二者的结合,让“互联网+”农业更好地发展,特别是用“互联网+”帮助现代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管理者和农业技术员要整理好思路,创新宣传方法和工作方式,让推广工作可以不因时空限制而阻碍工作,促进农业技术升级和行业进步,增加农产品产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本文将对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的农技推广方法和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1 “互联网+”中的农业技术推广背景和效果

1.1 现阶段农技推广的时代背景

农技推广包含针对农业种植的所有环节进行展示、技术指导改正、新技术实验等内容。技术员需要向农民朋友们科普相关技术指标和数据,帮助农民增强种植水平,将实验室农业项目推广到农田中,让农民运用新技术增加种植产量,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农技涵盖新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种养殖生产研究成效和结果。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科技人员将实验室研究的最新农业项目马上发布出来,这缩减了农业技术和实验室新项目推广的周期,有效地帮助项目孵化落地,也是帮助训练相关从业人才的重要科技手段。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新时代中,借助互联网进行农技推广是一条必然要走的发展道路。

1.2 与互联网相结合的农技推广效果

互联网对农技推广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模式,好的农业技术能够助力农业发展。首先,使用互联网向广大消费者推广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能够让农业生产产品在公众舆论中得到质量监督。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安领域。前些年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中,产生了很多食安问题,老百姓失去了对农业产品的信赖和安全感。他们对食品质量,特别是农业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食客会通过食品相关的点评网给农业食品打分,这些分数影响着产品的销量。老百姓购买农产品时,也会对农药量留存和是否是有机食品有询问和期待,农民和农产品相关从业人员面临着巨大的食安压力。互联网在增加食安可靠性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针对农产品的产销各个环节进行流程监督。这种公众监督能够督促农业生产人员确保农产品品质,还能增强农产品的口碑。农产品在网络的口碑好,就能及时的增加产品销量。其次,使用互联网推广农技,可以减少推广时间,增加推广效率。互联网技术以其优势,能增强信息的传播速度,缩减信息从提供者到接收者的推广时间。如果将互联网技术的这种便利运用于农技推广领域,可以大大增强农业实验项目的快速转化,让农民能更快地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农田的实际产出。技术员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听取市场的改进意见和农民对于农产品的生产需求,将其中蕴含的潜在农业技术发展方向向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做汇报。研究人员在听取了相关意见后,可以设定未来农技的设计实施方案,在方案取得实验室进展后,再将成果传授给技术员,让他们能够向农民进行介绍,让农民能进行农业生产。再者,运用互联网可以实现科技扶贫。很多落后地区没有农业相关的实验室和技术人员,当地政府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聘用先进地区的相关农业科研人员对本地农民进行远程技术指导,这样让落后地区的农民也能享受先进的农业服务项目。这些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销售模式销往先进地区。这一系列网上助农活动就是科技扶贫的模式之一。落后地区摘掉贫困帽子后,可以继续扩大当地农业生产规模,比如,网络商家与当地农民签订生产合作协议,制定每年的农产品生产目标,再由网络商家帮助农民进行销售。这些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省去了人员往来的不便。

2 运用互联网推广农业技术的方法

2.1 用互联网推广新型农业技术

以往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是,农民们在实际生产劳作环境中彼此进行方法传授。有了农技推广员后,他们会在每年年初深入到农民之中,组织农民进行专业讲座,然后在实践环节对农民进行指导。上述这些过往的农业技术交流模式中仅能交流比较简单的农业技术。但在这个农业需要大发展、大跨越的现代化农业进步时期,简单的农技推广模式已经不适用。现代农业项目中蕴含的越来越多的复杂技术,已经很难让技术员通过课堂讲授和简单现场指导就能起到作用,并且传统推广模式受时空限制很大,技术员辗转于农田间进行推广的效率不高。但是互联网模式下,农技推广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技术员把农技的整个实验过程拍成视频节目,再通过互联网传送给当地农民,这就大大缩减了信息的传递周期。如果农民有问题,还可以及时在网络上进行技术咨询,技术员通过视频节目可以实时进行讲解。这种方法让农民快速、高水平地掌握了新的农技。农民可以用互联网反复研究视频,这种模式还能帮助农民增强农业生产悟性,有些农民自己就可以在农业实践中对农技进行拓展和再创新,这又让农技获得了继续发展。

2.2 用互联网促进科研人员与农民进行双向交流

以往的农技开发,实验室研究人员会按农业发展的方向规划技术发展目标,通过进行实验性的农业生产,把相关数据和成果记录在案,然后先向农技推广员进行方案推广,再由农技推广员向农民进行技术和项目推介。这个流程会产生一些问题,就是农技和现实的农业生产会产生一定的脱节,或者新发展的农技根本不适合进行实际农业生产。互联网的出现改善了这些矛盾的发生。科技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农民实时互动,甚至可以让农民自己在实际农业生产环境中进行农业项目试验。农民把农业生产数据和资料反馈给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究员及时调整实验方向,改进实验手段,将总结的经验教训用于后续研究,这样能够让农业技术更符合实际农业生产环境,进而产生实际效益。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农民朋友的建议和问题,根据他们的建议调整实验室的农技研究,让农技帮助农民获取更高的收益,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这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种进步手段。

2.3 用互联网对农业生产进行远程追踪

以往的实验室研究中,研究员要把试验成果记下来并进行相关研究解析,最终得到实验报告。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会产生一些误差。但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研究员可以通过电脑解析实验数据,然后将得到的实验报告上传到网上,农户可以在互联网上直接检索出实验报告。这种农技推广手段增强了实验研究结果的可视性和方便性。农民看到实验报告也可以及时向研究员进行咨询。研究员能够在线分析解答,并收集农户的改进意见,再回到实验室扩展研究项目,将农业技术进行完善处理。这就是完成了农技的在线推广和实时追踪环节。这一系列过程可以增强农技的实验效果,让研究人员增强科研能力,并为农户提供更多有效方案,这些都是增强农业生产水平的方法。

2.4 用互联网提升农民的务农水平

互联网上信息量大,信息传递更迅速,人与人之间能够实时分享有效信息。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沟通更为方便。在互联网上建立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户互动沟通的平台,可以让农技推广变得更加快捷和有效。农民利用互联网可以提升自己的务农水品。农民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科研人员和技术员在线沟通农技相关知识和技巧,还可以自己在互联网上学习专业的农业理论知识。科研人员和技术员可以在线帮助农民管控农业生产的相关环节。农民一般没受过专业的农技培训。以往,技术员在推广技术时,农民可能会产生很多不理解。这些疑问让农民在尝试用新技术参与农业生产时,往往达不到实验室效果。农民们因此就会对新技术产生不信任,这样的结果是,农民对新技术没有积极性,这间接耽误了农业的大发展。互联网技术可以化解这些矛盾,技术员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农技向农民做介绍,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农技知识,而且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让农民产生农业探索兴趣,让他们对农业新技术产生想要尝试的意识。

2.5 用互联网架起农民和客户沟通的桥梁

农产品销售量就是检验农技效果的最好检测手段。农业技术越先进,农民通过农技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就越高,销路自然会大增。但是在以往的销售中,农民在农产品的时令季节结束时才能知悉产品销量是否好。这就耽误了接下来的农业生产安排,因为知道信息晚,所以农民在生产安排上来不及更新农业技术。这种不及时造成的结果是:农民没有掌握实时信息,不了解市场,不了解消费者,所以农民在下一个季度的农业生产中还是会保守地采用旧的农业技术,这显然造成了恶性循环,在来年,农产品的销路依然不会好。但是互联网可以改善这种消息滞后性,很多农民可以在网上开通自己的在线销售渠道,实时和客户或消费者进行沟通,掌握消费者的喜好,然后返回去和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互相配合改进农业技术进而帮助农产品增强品质,这就是互联网的桥梁作用。

3 结语

总之,“互联网+”可以让农技推广大有可为。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农民可以在农技使用和推广中运用好互联网技术,让互联网帮助农业技术推广节省时间,增强效率,进而改善推广效果,让其助力农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技术员农技实验室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不许撵他走
转运
26亿中央财政支持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