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析

2021-12-01 11:01李国春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光照农作物高产

李国春

(曲阜市尼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曲阜 273135)

众所周知,农业发展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的关键性主题,更是全球在持续发展中非常关注的一大要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效果。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多种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的研发和创新,以逐步适应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和个性特征,进而为其高产创造有利条件。在农作物技术不断推广和挖掘潜力的情况之下,也应该对于相关的技术给予更为充分的重视。

1 农作物的高产影响因素

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其会涉及多种因素,各个环节都会直接对于后期的成长状况产生影响,为此,我们首先要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把关,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完善策略。

1.1 价值理念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着漫长的农业发展历史。在逐步推进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当中,机械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已经成为了农业的典型特征,整个行业在推动中日趋完善。然而事物在发展中本身也会受到更多因素的阻碍,从一定程度来影响事物的发展进度甚至走向。可以发现,农业发展中其理念价值常常会受到小农经济的影响,而使得很多技术无法得以全面推广。纵观目前农业农作物的种植现状,可以发现,年轻人更多会为了谋求发展更倾向于对现代化气息更浓烈的城市进阶,而农作物的种植人员多数以中老年人为主,受于年龄、思维等影响,这些人的思想观念比较守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且学历也不是很高,因此其在种植过程当中常常无法接受新的种植理念,对于新的栽培技术也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不能够采用新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和方法,长此以往影响农作物的产量[1]。

1.2 种植间距

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当中,有效的把控植物之间的距离和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空间预留可以保证植物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充分接触光照,并且保证水分和养分充足,这也是植物能够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的有效前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常常为了追求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率以及收割效益而使得种植密度较高,该方面应该得到一个有效的权衡[2]。在种植过程当中,不仅要保证农作物能够充分接触阳光,水分,养分,使其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以获得一个更好的产量,同时也要能够保证土地利用率尽可能得以控制以不浪费资源提高收益,减少种植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样才能够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为农业的长期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播种环节

农业的发展如同其他行业一样,在进行规模化的推进和产业化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逐步走向精益化生产,将比较粗糙的事物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和精准性,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发挥出相关的技术优势。播种的环节与农作物产量有着巨大的关系。科学的播种方式才能够保证各环节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控制,无论是在种子的选择以及种子的处理都能够处理得当,使农作物的抗逆性、适应性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得种植地的实际种植环境、位置以及自然环境与农作物的自然周期、生长特质有效的结合,采取有针对性的播种方式,保证农作物在适宜的地方以合理的方式接触土壤,在后期才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3]。

1.4 田间管理

对于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有效的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强调田间管理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而且其生长环境复杂,在其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不确定性的气候环境以及植物本身所受到的个性灾害,因此如何做好定苗、补苗以及定期的施肥和浇灌,并且对于相关的病虫害灾害给予有效的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在种植的过程当中,要定期给土壤松土,保证土壤的氧气含量等等,这些可以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更好的呼吸和分解,为农作物的成长提供养料。因此要想有效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应满足实际所需,结合实际的生长环境和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呈现的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补救,从而为高产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因素[4]。

2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拓展思路

2.1 改善光照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对于光照条件有着非常高的需求度。合理的光照条件不仅能够促进农作物生长,而且对于其后期的成长质量都有着决定性的把控。为此要加强对于光照条件的重视。为了改善植物的光照条件,可以通过调整作物的生长环境来去强化这种光照质量,例如:可以通过罩大棚等方式能够使得其获得更好的光照时间,并且结合实际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种植时期,这样都可以从长期的角度为农作物的成长创造更多的光照区间,目前来看,不少地区都已经充分认识到该种植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多人都比较认可,而且愿意采用该种植技术。与此同时也可以对种植方式给予完善和优化,加强对于立体种植和套种这种方式的应用,进一步促进农作物在自身生长过程当中更大区域地接触光照,提升光照效果以及农作物的产量[5]。

2.2 基因技术

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当中有效地对种子进行筛选以及合理处理对种子的存活率以及后期种子成长的饱和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质量高和适应能力强的种子,保证种苗的存活率;要进行拌种处理,提升种子抗虫以及抗灾害等个性特征,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种植条件。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种子的改良。农业技术的发展可以使得种子的个性化特征得到更好的联合应用,尽量培育出具有更为强势特征的农作物品种,为此可以加强对基因技术、嫁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不断去实现对于农作物品种的改良。近些年来,基因技术已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通过基因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于生物性状的更为合理的控制,可以减少农作物中的不良性状的发挥,强化优秀性状的适应性丰产期以及抗逆性特征,使其优势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很多农作物之间的优势可以实现叠加,优势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升级,这样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大幅提高,而且农作物的品质也能够更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基因技术的应用在得到认可的同时也应该强调对其进行规模化和机械化渗透。在基因技术的选择过程当中,也要能够结合生物的实际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加强对于其机械化、产业化以及规模化的应用,这样才能够提升种植和栽培效率,变相在规模经济中实现更好的种植效益,进而强化基因技术对农业产量的正面影响。

2.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为了结合土壤的实际状况以及植物生长的实际需求情况采取更好的施肥方式,并对施肥的时间和施肥量给予合理的控制,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对于植物的负面影响,进而为其增产提供契机。纵观目前的测土配方技术,其已经得到了比较有就有成效的发展,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该技术使得施肥的过程不再流于形式,使得施肥的精准性得到显著提升,这种科学的施肥是结合种植环境和植物生长特点而综合后的结果,其在保证施肥效果时也能够保证农作物充足汲取丰富的养料,进而在节约成本和提高产量的过程中都创造了更多的积极条件,该技术的推广能够为农民增收且为农业创造和发展提供更多科学性的参考。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

正如前文所述,农作物的生长是一个漫长时期,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风险,病虫害常常是影响及产量的主要因素,而且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也在逐步提升,其更强化对于绿色食品应用,然而,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采用化学农药等对其进行处理,这与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产生了违背,而且化学农药的使用很多时候也会直接对土壤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对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这两种观念的对抗之下,如何的加强对于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的有效创新和完善是至关重要的。从当前农药技术发展来看,可以发现,很多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和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例如:生物制剂防治技术或者引入天体技术等;还有灯光诱杀技术色板诱杀技术等等。这些技术能够减少对于其他正常植物的损害,降低副作用的残留率,尽可能保护环境,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也有助于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农作物栽培技术以及高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应对其给予足够重视。研究其高产原因采取更为科学和先进的栽培技术,从而借弥补其中存在的不足,强化其优势特征,为我国农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光照农作物高产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对养殖生产的不良影响分析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隐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