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葡萄常见病害

2021-12-01 11:01韩爱谦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裂果果穗侵染

贾 慧,韩爱谦

(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7)

葡萄距今已有7000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因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全国各地都有葡萄生产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各种病害及虫害的混发,影响着葡萄生长发育,不仅危害葡萄茎叶,更严重的是危害葡萄的果实,从而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给葡萄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正确识别葡萄病害并及时防治,对减少葡萄病害发生有重要意义。

1 生理病害

葡萄的生理病害主要是由生长环境不良、栽培管理技术不当以及品种自身缺陷造成的病害。具体表现为裂果、落果等不良症状。

1.1 水罐子病

症状:水罐子病又称为转色病。常见于葡萄果实转色期到成熟期之间。多发生于穗尖或副穗的果粒,受害果实的果皮软化,失去光泽,用手轻捏,果皮果肉易分离,有酸水溢出。发病严重时,则表现为以干缩果粒悬挂在果穗上或者完全脱落。

发病规律:水罐子病主要由于养分失衡或养分不足引起。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注重水肥管理,致使葡萄树势生长较弱。二是结果过多、摘心过重时容易发生。三是高温高湿、果园湿度大、地下水位较高时,容易出现根系腐烂现象,从而营养吸收受阻,树体养分匮乏,导致果实发育迟缓。

防治方法:一是加强水肥管理。控制土壤水分,保持土壤透气,避免根系湿度过大;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避免氮肥过度。此外,转色后适当喷施含钾的叶面肥,如可用磷酸二氢钾,有助于促进果实转色,提高抗病性。二是控制树势负载量。合理修剪,增加叶果比,尽量多保留主梢叶片,适当疏果穗,少留二次果,“一枝一穗”能明显减少水罐子病的发生。

1.2 日灼病

症状:日灼病是在受高温、强烈阳光照射后引发的病害。在叶片上表现为叶缘因高温而焦枯,在果实上表现为受害部位在初期呈现烫熟状斑块,后形成褐色、凹陷的干疤。且果皮薄的品种较果皮厚的更容易发生。

发病规律:缺少遮阴,阳光暴晒果粒,果皮失水灼伤,是造成日灼病的主要原因。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果园发病更严重。

防治方法:一是对果穗进行套袋,能极大程度减少日灼,同时也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套袋材料一般选用纸袋,其防日灼效果强于薄膜袋[1]。二是加强肥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保持土壤疏松;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三是合理修剪,特别是向阳面的叶片不宜修剪过重,适当多留副梢,为果穗遮阴,减少日灼。

1.3 裂果病

症状:裂果病顾名思义,指葡萄果皮、果粒发生不同程度的开裂,果汁外流,严重影响葡萄的商品价值。

发病规律:葡萄出现裂果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树体水分供应不均。如在生长前期干燥,而在果实膨大期,园内灌水较多或雨量过大时,根系吸水多,果实内部膨压大,就容易产生裂果。二是由于感染了侵染性病害,如白粉病、黑痘病等而引发裂果。三是受品种自身因素影响。如维多利亚等果皮较薄的品种较易裂果,而果皮厚一些的品种,如红地球等不易裂果。四是缺钙,细胞壁的生长需要钙元素,果实生长期缺乏钙素,不利于细胞壁合成,从而造成裂果。五是坐果过密,果粒之间机械性挤压造成裂果。

防治方法:一是合理供水。在葡萄的整个生长周期平衡灌溉,在转色期以前保持土壤湿度在六成,做到小水勤浇,切勿大水漫灌。转色期后适度控水,促进果实转色。二是合理施肥。在果实膨大期,增施含钙素叶面肥,补充养分,减少裂果。三是加强病虫害防治。花前预防绿盲蝽,高温多雨季节,预防霜霉病、白腐病等,减少病虫害对果实的危害,避免裂果现象恶化。四是合理挂果。科学疏穗疏果,适当摘除穗尖。避免果穗负载过大,因挤压产生裂果。

1.4 病毒性病害

研究表明,目前在葡萄中已经发现了65种病毒,而葡萄大部分的病毒性病害由多病毒侵染引起,初期难以发现[2]。葡萄常见的病毒性病害主要有扇叶病、卷叶病、栓皮病。

2 病害症状

2.1 卷叶病

症状:卷叶病发病缓慢,最明显的特征是叶缘向下反卷,脉间失绿变为红色,也有部分品种脉间只褪绿,不变红。此外,还表现出叶片变厚,质地变脆。发病严重的叶片出现干枯、坏死症状。病株通常较正常植株小。果实上表现为果穗变小、果色变浅,含糖量下降。

发病规律:用病株的插条、砧木等做无性繁殖材料,都能够将病毒传播给健康株。

防治方法:最根本的是选用健康无毒苗木,经检测为脱毒苗后,方可做母株进行生产繁殖。此外,对于已经出现病毒的园区,要及时挖除病株,并销毁。

2.2 扇叶病

症状:扇叶病是危害葡萄最常见的病毒病。受害植株矮小,受害叶片呈扇形,从叶柄形成多条叶脉,叶片畸形,叶缘齿轮状,常伴有条纹状及黄化现象。受害果实着色异常、落果严重。

发病规律:扇叶病主要也是通过病株的插条、砧木等做无性繁殖材料进行传播。此外,土壤中的线虫类也可以传播病毒。

防治方法:一是农户引种买苗时,要选购健康无毒苗木。二是萌芽前及采收后要及时彻底清园,防治各种虫源。在芽膨大前,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涂。之后在第一次用药后,绒球见绿,间隔15 d,用约惠(24%甲硫*己唑醇悬浮剂)1000倍液+地上地下(10%氟虫腈,20%噻虫嗪)3000倍液。经过两次清园,能够降低病虫源基数,减少病毒传播。

2.3 栓皮病

症状:在叶片上,主要表现为整个叶片变为红色或黄褐色,叶缘反卷。果实成熟晚,品质下降。枝干粗糙有隆起,剥去树皮可看到木质部有纵裂的凹槽。

发病规律:栓皮病主要通过嫁接含病毒的材料或虫传的方式进行侵染传播。

防治方法:栓皮病进行药物防治效果不理想。根本方法是对葡萄进行脱毒,选用无毒苗木进行种植栽培。此外,及时杀灭虫卵,也能在很大程度避免虫传。

3 侵染性病害

葡萄上常见的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就会引发组织病变。

3.1 白腐病

葡萄白腐病常见于葡萄坐果后,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穗,其次是枝条和叶片。

症状:在果穗上,常见于穗间开始发病,先在果穗及穗轴上出现褐色斑点,后蔓延到果粒,果粒与果梗连接的基部开始变软变褐色,之后整个果粒完全腐烂。几天后果粒表面出现灰白色颗粒,就是白腐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之后果粒、果梗、果穗穗轴干枯萎缩。在枝条上最明显的特征是表皮处呈纵向裂开,形如乱麻。随后变厚或呈凸起状。叶片上主要是褐色病斑,从叶缘开始向叶片蔓延,随后叶片枯干。

发病规律:一是采收后和萌芽前没有进行科学清园,导致病原菌残留在园内土壤或葡萄组织上顺利越冬,给葡萄生长带来严重隐患。二是葡萄园内湿度过大、排水不良,或高温久旱后灌溉果园。高温久旱后灌溉果园,会使地表水分携带白腐病菌一同蒸发到果穗上,使葡萄发病。三是修剪不当,结果部位过低,接近土壤,更易发生病害。

防治方法:一是采收后及时清园,用石硫合剂喷施。萌芽前喷施石硫合剂,清除越冬病原菌及虫害。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灌溉,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分生孢子更容易繁殖,危害葡萄生长。此外,久旱灌溉的葡萄园可用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杀菌,能极大减少病害发生。三是合理修剪,保持结果部位与地面的距离在30cm左右,减少感病几率。

3.2 炭疽病

葡萄炭疽病发病集中在7-8月,主要危害葡萄果实,严重影响果实品质[3]。

症状:受危害果实表面产生褐色斑点,随后逐步扩大呈轮纹凹陷的褐色病斑,病斑表面有轮纹状的小黑点。受害严重时果实变软腐烂,有红色液体溢出,脱落或干缩。叶片上的症状不明显,病斑呈褐色,主要出现在叶脉及叶柄。果穗发病时,整个果穗腐烂或干缩,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有红色病菌产生。

发病规律:一是果园内病原菌清除不彻底,使得病原菌能够潜藏在病体组织上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后,通过虫传或风雨,以及伤口侵染葡萄。二是园内湿度大,雨水多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一是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彻底清除病虫害。通常用石硫合剂清除潜伏病菌。三是控制果园湿度,加强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效果。

3.3 霜霉病

主要发生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一旦发生将严重降低果园生产能力。

症状:主要危害葡萄的叶片和幼果。叶片上的主要症状最初是淡黄色呈水渍状的斑点,随后病斑相连扩大,在病斑背面出现白色霜霉,最后叶片干枯脱落。果实上主要表现为感病幼果表面生长出白色霜霉,不久干缩脱落。膨大期果实受霜霉病侵染后,先出现褐色病斑后皱缩凹陷,最终落果。

发病规律:一是受霜霉病原菌的侵染引起。二是果园温度高、湿度大造成的。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不能及时清园以及预防管理不当造成的。

防治方法:一是适当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及时预防霜霉病。特别是注重雨季防治,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有代森锰锌、氰霜唑等。二是加强管理,做好排水工作,及时清除病叶病果以及靠近地面的枝蔓。此外科学施肥,增强树体抗病害的能力。

4 结语

文章介绍了葡萄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果园内病害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不能正确认识病害,缺乏对病害防治的了解,无法对症用药。二是用药盲目性大,认为只要用药就能防治病害,此外,还经常只用单一药剂防治,殊不知长期下去,容易产生抗药性,同时严重影响葡萄树体的生长发育[4]。三是许多果农重视眼前利益,购买未经检疫的苗木及劣质农药,导致果园病害成灾。四是管理技术不精,在肥水管理、栽培管理上缺乏充分的认识了解,管理粗犷,导致病害频发。因此,防治葡萄病害,重在预防,切不能有无病害就不用药的错误认识,加强对葡萄病害的认知,正确用药。同时加强栽培管理和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为葡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猜你喜欢
裂果果穗侵染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玉米新品系合17-7003的组配及表现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多管闲事的邻居
柑橘裂果的成因与防止、减少裂果的措施(上)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樱桃裂果的防治
糯玉米保鲜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