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2021-12-01 11:07郑训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教书育人 2021年2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郑训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一、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面临角色变换与适应障碍

上大学之前,大部分孩子对家庭都很依赖,生活琐事都是父母一手操办,自立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自身的角色地位和生活环境和以前大有不同。大学不仅是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表现优劣的唯一标尺,作为一位即将成年或者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在家扮演好子女角色,孝顺父母,尽到相应义务;在学校应该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许多学生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角色的变换,顺利转变自身角色。另一方面,在大学人际交往会更加的广泛,凡事具有两面性,交往面变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摩擦也就变多。

(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当前,竞争已经成为职场的一个主旋律。就业也成了即将踏入社会正轨的大学生面对的一个主要话题。就业这条道路上并不是每位大学生都能成为职场的幸运儿,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平台上成为佼佼者的毕竟是少数。“毕业即失业”是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用来自我嘲讽的一句话,但也反映出了就业问题在他们内心中所造成的压力上的阴影,这种巨大的冲击力对他们的内心造成强大的打击,也引发了许多不良的情绪。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就会在内心产生心理障碍。

(三)面临情感上的困惑和痛苦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情感黄金阶段,也就是青春期。在青春期期间,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度大大提高,对恋爱也充满向往。大学生对待爱情的认知和态度与恋爱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关系。大学生能否正确处理爱情中的各种不顺利的事情,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来看,大学生还是很缺乏处理恋爱之间两性关系的能力,在恋爱期间,面对着有性冲动困扰和一些难以处理的感情纠葛,在内心里造成很大的痛苦,这是大学生众多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

(四)网络虚拟时代的心理障碍

知识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介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人与人之间交流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也容易造成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但是网络世界是触摸不到的虚幻空间,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从一定程度上讲,还存在着一定的欺骗性,比如说网络上的传扬的色情文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崇尚的暴力等都会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很大的伤害。这种通过虚拟网络来排泄的方式,通常也会给大学生带来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认知不正确等负面影响,医学上称之为“网络性心理障碍”。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专门研究他们内心中自我认知和对待他人认知是否正确,大学生在脑海里对待自己和他人有了正确的感性认知,才能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性认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客观需要。大学期间,大学生会遇到许多心理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大学生在这些困难和压力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社会上的事物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又往往缺乏自己的判断和解决能力,需要一些社会和家庭的帮助,因此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校园思想政治工作的润滑剂。开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有序氛围中展开。学生遵纪守法,同学关系融洽,学习热情高涨,有助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学生的思想素质会越来越高,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消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1.加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大学生在大学时代所经历的人和事,所承受的一些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塑造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时代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这就需要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同时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态度。他们在大学时期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困难以及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都与我们的世界观导向息息相关。从一定程度讲,心理其实就是世界观的反映。所以说大学生能否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也需要社会上对于人的道德品质有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这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同时使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社会行为的一个标尺,实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

2.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各高校必不可少的一个基础课程,这个课程的开展是建立在强大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之上的,而在中国的许多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性,缺少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不了正确的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说优秀的师资队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优秀的师资队伍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贡献出自己宝贵的力量。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面对困惑的时候应该以一个怎样的心理去面对,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在困难中有很好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苦难和挫折。所以要加强开展思想政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增加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让子女能够有空间去自主判断,独立思考。父母作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启蒙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夫妻双方出现问题发生矛盾,应该和平协商解决,为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家庭中提倡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观念,让孩子从小就能学会公平对事,平等待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平台和基础。同时也培养孩子从小面对问题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对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学生需要在大学里学习知识完成学业。所以说学校健康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的营造对大学生内心品质塑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积极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大学学习不再像高中那样刻板,环境轻松,自主空间较大,大学生会有一个正确而具有创新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思想素质也会大大地提高。

其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开设心理咨询部门。设立政治教育课程要与开设心理辅导部门结合,在大学开设心理咨询部门,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教学中就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因材施教,减轻了孩子对学习的在内心里的排斥和困惑,有助于大学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最后,加强健康而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我们在抓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丰厚的学习资源,又要营造良好的校风校纪,让学生在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中学习和生活,有助于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社会成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都对社会风气产生重要的影响。优秀的大学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当然既成的社会道德氛围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保障。

首先,要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抓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在中国社会营造一个良好而友爱的社会风气,让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温暖,祖国政府的帮助。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提高他们的社会道德素质。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中国思想道德前进的方向,为我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活动提供一个有利的导向作用。同时也给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了的思想平台

其次,社会媒体的良好管理。作为社会主要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体,应该把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媒体的一项重要的关注内容,为大学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提供一些正确的信息,遏制传递不良的社会信息。加强对社会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的报道,减少大学生对当今社会一些偏见,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了解我国国情,在不断奋斗努力中实现我们期盼已久的梦想。使大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遇到阻碍时有充足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各个新闻媒体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新闻信息的管理,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

最后,加强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给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是我们大学生必须得面对的,那么社会在给大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减压带”。这个“减压带”就是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些心理问题咨询的平台,需要社会不断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社会建立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来关爱大学生,用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他们的成长,用发展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这样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生存能力,而且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专业,找到自己的专业优势,发现自己的特长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避开自己的一些不足,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避免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取向过高,高不成低不就;也有的大学生过分的自卑,低估了自己的就业能力,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自信心,对未来的就业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大学生在学习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过后,对待自己及他人能够以一种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对待。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同时也能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大学生经历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经受不住挫折而自暴自弃,偏离社会道德的准航向。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社会上倡导优秀的道德模范事迹,向大学生传递社会上的正能量,提高大学生经受挫折的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沿着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航向行走,这样才能在经受挫折时有坚定的信念去面对,在挫折中塑造出了优秀的心理品质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大学生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庞大的社会里,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才能在困苦中成就未来,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调节一方面来源于自我调节,自我改变和适应;另一方面也来于社会和学校以及家庭的帮助,学校需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学校和家庭需要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