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设施大棚蚕茧质量因素的调查*

2021-12-01 02:49鲁建根徐向宏章朝凯柯红成
蚕桑通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结茧淳安县龄期

鲁建根,徐向宏,章朝凯,柯红成

(1.淳安县姜家镇人民政府,浙江 淳安 311722; 2.淳安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浙江 淳安 311700;3.淳安县茧丝绸有限公司,浙江 淳安 311700)

蚕茧作为茧丝绸工业的主要原材料,蚕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茧资源的利用、产品的档次和经济效益[1]。淳安县作为我国国内重要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也是设施大棚养蚕推广面积规模最大县之一,所生产的“千岛湖”牌蚕茧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深受国内茧丝绸行业客户的欢迎。虽然淳安县能大量生产5A级生丝的原料茧,但是生产能缫制精品6A级生丝的原料茧却很少。为提升蚕茧质量,摸清原因,我们在做好桑蚕品种繁育、蔟具改良,改进上蔟方法、完善蚕茧收烘工艺的基础上,并于2019年春蚕期和晚中秋蚕期进行设施大棚养蚕、上蔟与普通蚕室养蚕、上蔟对蚕茧质量的影响对比试验,从中找出提升设施大棚内养蚕的有效技术措施,为今后生产优质原料茧打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大棚

是用管径20 mm的镀锌钢管作拱架,搭建规格为长25 m、宽8 m、高3 m,外棚上面和侧面覆盖聚乙烯塑料膜和2层黑色遮阳网,两侧覆盖的聚乙烯塑料膜可以活动卷盖,并在离地1 m处设有0.8 m高的防虫通风网。

1.1.2 供试普通蚕室

采用农村闲置的住房和大蚕专用房。

1.1.3 供试蚕种

雄蚕品种“秋华×平30”,蚕种卵量为6.2万粒/盒和常规春用种“菁松×皓月”,蚕种卵量为2.85万粒/盒,2组供试蚕种均由杭州千岛湖蚕种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2 试验时间及地点

2019年4月21 日分别在淳安县威坪镇汪川村徐道斌家饲养“秋华×平30”2盒蚕种、在淳安县姜家镇郭村村汪伟盛家饲养“菁松×皓月”3盒蚕种。

2019年9月15 日分别在淳安县威坪镇汪川村徐道斌家饲养“秋华×平30”3盒蚕种、在淳安县威坪镇落洪祁村王建旺家饲养“秋华×平30”7盒蚕种。

1.3 试验方法

试验户1~3龄小蚕统一在“十蚕养蚕法”共育示范点上饲养,4龄开叶当天,各试验户把4龄蚕平均分成2份,一份放在设施大棚内饲养,另一份放在普通蚕室内饲养。对比试验中,4龄期全部采用蚕台育,5龄饷食2餐后,分别移至摊好聚乙烯塑料薄膜的地上,进行地蚕育。

4龄起蚕,分别从设施大棚内、普通蚕室内随机选取1000头蚕,隔开单独饲养,并在4眠醒后,分别清点蚕头数,计算减蚕率;上蔟结茧后,分别调查茧粒数,计算结茧率和死笼率[3]。

在对比试验过程中,其他操作规程按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桑蚕饲养技术规程》和《桑蚕纸板方格蔟技术规程》[2]统一技术标准进行。

在对比试验中,主要对大蚕五龄期饲养及蔟中管理时期,设施大棚内和普通蚕室内的温湿度变化及5龄期经过进行调查;同时调查出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4、5龄蚕的减蚕率、结茧率、死笼率;上蔟7 d,采茧取样,每个试验区随机抽取鲜茧5 kg,挂上标签,分开烘干、单独缫丝试样,并调查出上车茧率、茧丝长、解舒率、出丝率、茧丝纤维、洁净、万米吊糙等相关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温湿度对比

设施大棚内一般比普通蚕室内温度要高,而且日夜温差相差较大。根据表1~4可以看出,5月12日天气晴天时,下午14∶00时徐道斌家的设施大棚内温度上升到35℃,而徐道斌家的普通蚕室内当天下午14∶00时温度只有27℃;晚中秋蚕饲养期间,10月3日、10月4日,两天天气都是晴天,下午14∶00时徐道斌家的设施大棚内温度分别达到38℃和39℃,而徐道斌家的普通蚕室内这两天下午14∶00时温度只有29℃,两者温度相差9℃和10℃。设施大棚内湿度较普通蚕室内要高,根据表1~4所示,在晴天的早晨,设施大棚内湿度特别大,如5月11日上午8:00,徐道斌家的设施大棚内湿度达到89%,而徐道斌家的普通蚕室内只有湿度73%,两者相差16%。

表1 春蚕五龄期间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养蚕温湿度变化Table 1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hanges of Silkworm Rearing in Facility Shed and Ordinary Silkworm Room During the Fifth Instar of Spring Season

表2 晚中秋五龄期间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养蚕温湿度变化Table 2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hanges of Silkworm Rearing in Facility Shed and Ordinary Silkworm Room During the Fifth Instar of Late-autumn Season

表3 春蚕期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上蔟温湿度变化Table 3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Cocooning Period in Facility Shed and Ordinary Silkworm Rearing Room in Spring Season

2.2 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养蚕、上蔟五龄期经过、减蚕率、结茧率、死笼率对比

五龄期经过对比:由于设施大棚内温度比普通蚕室内要高,设施大棚内饲养的蚕发育较快,5龄期经过略有缩短,如表5所示,平均要比普通蚕室内饲养的蚕龄期经过缩短11 h。减蚕率和结茧率对比:如表5所示,4龄蚕在设施大棚内饲养,其损失、淘汰病弱蚕头数与普通蚕室内饲养损失、淘汰病弱蚕头数相差不大,但到了5龄期,设施大棚内饲养的蚕损失、淘汰病弱蚕头数就比较多,4~5龄平均减蚕率达到8.8%,而普通蚕室内饲养的蚕,4~5龄期平均减蚕率为5.65%,两者相差3.15%;设施大棚内饲养的蚕平均结茧率为91.2%,而普通蚕室内饲养的蚕平均结茧率为94.35%,两者相差3.15%。

死笼率对比:如表5所示,设施大棚内养蚕、上蔟,7 d后采茧调查得出,平均死笼率为8.03%,而普通蚕室内养蚕、上蔟,7 d后采茧调查得出,平均死笼率为4.46%,两者相差3.57%。

表5 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养蚕对五龄期经过、减蚕率、结茧率、死笼率的影响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Silkworm Rearing Performance in Facility Shed and Ordinary Silkworm Rearing Room on Developmental Duration of Five Instar,Silkworm Reduction Rate,Cocooning Rate and Dead Worm Cocoon Rate

2.3 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养蚕、上蔟对茧丝质量影响对比

从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养蚕、上蔟对茧丝质量的影响比较(表6)可知,设施大棚内生产出的蚕茧与普通蚕室内生产出的蚕茧相比,除万米吊糙平均指标相同外,设施大棚内生产出的蚕茧其他平均指标都比普通蚕室内生产出的蚕茧要低,如上车茧率低0.77%、茧丝长要短25.6 m、解舒率低1.23%、茧丝纤度低0.03 dtex、出丝率低0.45%、洁净低0.19分,差异非常明显。

表6 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养蚕、上蔟对茧丝质量的影响比较Table6 Comparison of Silkworm Rearing Performance in Facility Shed and Ordinary Silkworm Rearing Room on Cocoon and Silk Quanlity

3 小结与讨论

2019年春蚕期、晚中秋蚕期,我们对设施大棚内与普通蚕室内养蚕、上蔟对茧丝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发现,影响设施大棚内生产的蚕茧质量重要因素是设施大棚内养蚕、上蔟期间的温湿度。通过对比试验,我们基本掌握设施大棚内养蚕、上蔟期间的温湿度变化规律,探索有利于设施大棚蚕生长发育的饲养技术措施,从而提高设施大棚蚕茧的产量和质量[4]。

3.1 设施大棚内温湿度调节

设施大棚养蚕、上蔟期间主要是做好棚内温度调节,特别是春蚕5龄后期和上蔟期间及晚中秋蚕期5龄期间,如遇到晴好天气,设施大棚内温度就会急速上升,温度可达35℃以上,甚至有时会出现40℃极端温度。棚内高温,一是使设施大棚蚕生长发育加快,龄期经过缩短,桑叶食下量减少,影响蚕茧产量、茧层率、茧丝长和出丝率;二是桑蚕5龄期间出现高温,容易造成蚕体质下降,诱发各种蚕病发生,这就影响上车茧率。因此,在设施大棚养蚕期间必须做好大棚遮阳降温,至少需要3层以上遮阳网或者增设一层反光膜,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设施大棚蚕生长发育的小气候。

设施大棚养蚕、上蔟期间同时也要是做好棚内湿度调节,设施大棚养蚕期间必须进行通风排湿工作,但是也要注意桑叶保鲜,防止桑叶干瘪,影响蚕的食下量。合理安排好给桑和通风时间,确保良桑饱食,增强蚕体质,减少蚕病发生,从而提高结茧率;湿度是影响蚕茧解舒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上蔟吐丝期间,如果棚内湿度过大,蚕吐出的丝干燥缓慢,则丝缕与丝缕之间胶着面大,胶着点深,胶着力强,在缫丝时离解开来就困难,容易发生切断而造成解舒不良[5]。因此,在上蔟吐丝期间,加强通风排湿是提高蚕茧丝质的关键时期。

3.2 设施大棚内光线调节

设施大棚由于透光性强,再加上熟蚕有背光习性,即避开强光,趋向暗处,会造成局部过密,增加次下茧的产生机会。如果设施大棚蚕采用自动上蔟营茧,家蚕容易在蚕座内结茧。为减少设施大棚内养蚕次下茧的产生,增加遮阳网或者增设一层反光膜,降低设施大棚内透光率,确保设施大棚内光线均匀,促进棚内熟蚕加快定位营茧,提高上茧率。

3.3 做好设施大棚蔟中管理工作

设施大棚养蚕大棚内上蔟,如果采用自动上蔟,上蔟前,要把蚕座整理平整,方便方格蔟搁挂;搁挂方格蔟蔟片时,蔟片间距为16 cm左右,蔟片离蚕座控制在2 cm~3 cm之间,蔟片间距太小和蔟片离蚕座太低,黄斑茧、双宫茧等次下茧增多,蔟片离蚕座太高,熟蚕不能顺利爬上方格蔟营茧,影响结茧率,当熟蚕大部分进孔定位营茧时,就要及时抬高蔟片,清理游山蚕,待初具茧形见白后,及时清理蔟室场地,清除蚕沙。

猜你喜欢
结茧淳安县龄期
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分析与思考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蚕宝宝的魔法
淳安县森林康养发展研究及展望
趣味问答
浙江省
淳安县流动少年宫走进培智学校
日记一则
国槐尺蛾幼虫毛序及龄期特性观察
美国白蛾幼虫期特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