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推广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1 23:33贾双勤
乡村科技 2021年31期
关键词:高产现代化玉米

贾双勤

(甘肃省白银市农业农村局,甘肃 白银 730900)

玉米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与规模的扩大。加快现代化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是确保玉米高产稳产增收的关键。当前,现代化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推广意识薄弱、推广方式落后、推广制度不完善等,严重影响了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成效,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成为一项关键工作。

1 现代化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属于粮、经、饲兼用的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积极普及推广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现实意义重大。具体来说,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保障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数量为1 443 497 378人。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对于玉米等粮食的需求巨大,同时对于玉米产量和质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推广应用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摒弃传统落后的栽培管理技术,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满足社会各行各业需求,保障经济社会有序发展。

1.2 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冲击着农业生产与发展。新时期农业政策改革的推进、土地改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加快,为玉米产业发展创造了巨大机遇。积极推广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树立新型现代化农业生产理念,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加快脱贫致富步伐[1]。

1.3 满足工业、畜牧业发展需求

在工业、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玉米等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巨大,同时对于玉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栽培技术下的玉米产量、质量并不理想,通过推广应用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工业及畜牧业发展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2 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1 科学选种技术

玉米栽培前,认真做好选种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基础条件。农户应高度重视选种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光照、温度、湿度、降雨及市场需求等多项因素进行科学选种。优选具备较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性能的玉米品种,同时所选品种要具备优质高产的特性。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可选择豫玉22号、乾泰1号、沈单10号、沈单16号及新玉10号等玉米品种,这些品种果穗较大,抗病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强,具有667 m2产量600~700 kg的潜力。科学选种后,应进行种子处理。首先是晒种,晾晒两三天,以降低种子含水量,增强吸水力,有助于提高种子出苗率。其次是浸种,准备适量50 ℃温水,放入种子浸泡6 h,杀灭表层病菌,完成浸种后将其晾晒在阴凉处。再次是消毒,使用80%多菌灵、75%代森锰锌等药剂消毒,效果良好。最后是药剂拌种,使用粉锈宁拌种可预防黑穗病,或者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亦可有效防治玉米多种病虫害的发生[2]。

2.2 选地整地技术

土地是玉米生长的重要支撑,因此在玉米播种前农户应高度重视选地和整地工作。为保证玉米绿色、健康生长,要确保所选择的玉米地远离工业区、矿区等污染区,避免对玉米品质造成影响。为保障玉米产量,要保证所选择的玉米地土壤肥沃,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以满足玉米生长需求。为降低病虫害发病率,应采用轮作模式,可以和小麦、大豆等农作物轮作。选地时,优选pH值在6.5~7.0的土壤。科学选地后,进行整地,对土壤深翻晾晒,翻地深度控制在25 cm左右,暴晒,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整地时,应清理干净田间杂草及枯枝败叶,并施加充足的底肥,底肥以充分腐熟发酵的农家有机肥为主,以氮磷钾肥料为辅,以满足玉米生长对于多种营养肥料的需求,进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2.3 覆膜栽培技术

采用覆膜栽培技术,能够起到良好的抗旱、保温、防冻效果,提升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杂草数量。因此,要重视对覆膜栽培技术的应用,优选幅宽80 cm、厚度0.008 mm的地膜。玉米地膜覆盖宜采用宽窄行平作规格种植,先播种再盖膜,随种随盖。覆膜前,农户应清理干净田间的秸秆、石块等杂物,避免将地膜划破或者顶起。覆膜时,应将其拉紧、拉展、铺平、铺匀,膜的四周各开一条浅沟,用土压实地膜,避免大风天气将地膜揭开。需要注意的是,在收获玉米之后,农户应及时做好废旧地膜的清理工作,避免造成污染。

2.4 合理密植技术

玉米种植过程中,其密度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重要因素,若密度过大,则会影响玉米植株光照及田间通风,导致玉米产量下降,若密度过小,则整体产量不理想。因此,农户要做到合理化密植,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控制播种密度,综合考虑土壤墒情、品种特性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科学确定播种密度和播种量。同时要控制好播种时间,当土壤温度达到10 ℃时即可播种,覆膜玉米应提前7 d播种,播种时宽行控制在85 cm左右,窄行控制在40 cm左右,画线开沟按规定株距点播,每个穴播种2粒玉米种子,播种深度控制在3 cm左右。针对晚熟品种,每667 m2地播种4 500~5 000株;针对中熟品种,每667 m2地播种5 000~5 500株;针对早熟品种,每667 m2地播种5 500~6 000株。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是提高玉米植株成活率、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2.5 田间管理技术

为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应高度重视田间管理工作。首先,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一般玉米苗期应中耕3次,中耕时配合除草,能够起到疏松土壤、掩埋杂草的作用,为玉米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及时追肥,满足玉米生长对于肥料的需求,玉米拔节期开沟深施30%氮肥,促根壮苗,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50%氮肥,促穗增粒,玉米籽粒灌浆期,追施20%氮肥,增加粒质量。再次,及时灌溉,要结合玉米需水规律及土壤墒情等因素,及时做好灌溉工作。拔节后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开花期要求土壤1 m深含水量在70%左右,灌浆期土壤含水量控制在65%~70%。除苗期外,如土壤含水量低于60%,需及时灌溉。最后,重视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会对玉米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产,因此农户要充分意识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综合应用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实现对病虫害的绿色化综合化防治,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优选低毒、高效、无残留的药剂,避免产生药物残留及农业污染现象,保证玉米品质[3]。

3 现代化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现状与问题

3.1 推广意识薄弱

现阶段,部分地区尚未充分意识到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策支持不到位,导致推广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同时,部分地区虽然制定了推广政策,但却形同虚设,或者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相脱离,影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效果。此外,玉米高产栽培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然而当前由于忽视技术推广工作,导致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阻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4]。

3.2 推广方式落后

信息时代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帮助。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开展技术推广时,并不重视对信息网络的应用,过于依赖传统的发放宣传单页等宣传方式,无法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例如,由于大部分农户接受能力差,对所宣传推广的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知识不理解,或者理解不深入,在实际应用时易出现错误,或者有的农户思维固化,并不接受新技术,因而阻碍了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影响了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

3.3 推广制度不健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在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基础之上。但当前,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中,宣传推广制度体系并不健全,部分地区虽然制定了宣传推广制度,却不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与科学性,影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缺乏监管制度,导致宣传推广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流于形式,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无法实现规模化、有效化的宣传推广,影响了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落地应用。

3.4 推广人员能力不足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广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宣传推广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各地区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宣传推广工作队伍,但是各成员的能力与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一些年龄偏大的推广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弱,推广工作成效较低。而部分青年人员,虽然懂得创新,但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必然会对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推广工作效率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4 现代化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对策探讨

4.1 相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

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对玉米产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相关部门应充分意识到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高宣传推广意识,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完善各项政策支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制定可行的配套政策,引导宣传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设置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并积极寻找企业共同投入,构建国家+企业的共同投资模式,不仅能够极大地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而且能够为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撑,为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打下坚实基础[5]。

4.2 创新宣传推广方式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宣传推广工作中,传统推广方式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宣传推广工作需求。基于此,要高度重视宣传推广方式的创新,在原有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应用网络宣传技术,如微信、抖音等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对广大农户在玉米选种、整地、栽培、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农户专业化知识,为后期玉米栽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重视试验田的建立,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试验点,严格按照高产技术栽培玉米,使农户能够更加真实、直观地感受到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与效益,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中,促进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6]。

4.3 健全完善推广制度体系

为保障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宣传推广工作有序展开,应重视对推广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结合当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实际需求,健全完善推广制度体系,确保该制度体系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并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宣传推广工作。要完善监管机制,严格监管制度体系落实执行状况与宣传推广工作落实状况,避免宣传推广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确保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此外,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推广计划与方案,保证推广计划和方案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提高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最后,推广部门、科研部门要加强沟通交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应用,充分发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促进玉米产量与质量的提升[7]。

4.4 加强推广人员培训

针对当前部分推广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亟待提升问题,应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对推广人员的培训,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推广人员队伍。首先,要制订完善的培训制度和计划,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定时定期落实对全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其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学习先进的推广形式,进而达到更加理想的宣传推广效果。其次,要重视对优秀人才的引进,面向社会及高校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认真做好考核工作,保证其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并提高准入门槛及薪资福利待遇,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满足推广工作需求。最后,要落实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将宣传推广工作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并结合其工作表现予以奖惩,切实提高推广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和扯皮等现象,确保将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落到实处[8]。

5 结语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应重视对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当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做好应对工作,提升现代化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助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高产现代化玉米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收玉米啦!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