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杂技艺术保护和传承的途径

2021-12-01 16:23曹蕾江苏省杂技团
杂技与魔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杂技团杂技人才

文︱曹蕾(江苏省杂技团)

江苏省杂技团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湖杂技”保护和传承的载体。杂技艺术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扎实做好杂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坚持在保护中创新、在传承中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人结合演艺实践,对这一课题做些深入的探讨。

一、构建永久性基地是保护和传承的基础

过去的杂技表演被人们称为游走江湖的“马戏班”,没有固定的表演场地和练功基地,杂技艺术的传承往往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杂技团体有了稳定的环境、安定的工作状态,特别是“建湖杂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杂技团的体制从县级团体上升到市级,又从市级上升至省级。同时被国家列为“非遗”项目。建湖县委、县政府不但将振兴“建湖杂技”列入政府实施工程,还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的政策措施,投入3亿多元建成了“建湖杂技”保护和传承基地,新建了杂技研究所、杂技陈列室、杂技艺术历史档案资料馆,逐步完善了杂技艺术保护和传承的基础设施。

由于有了永久性保护和传承的基地,“建湖杂技”在创新上有了新的发展:一是杂技演员的练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艺术传承和培教方式有了很大提高;二是坚持杂技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思路更清晰,杂技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措施更扎实,成效更显著。扩大了杂技保护和传承的宣传面与幅射面,重视了杂技从娃娃抓起,杂技上了操场、传承进了课堂,杂技艺术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为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订规范性规划是保护和传承的关键

杂技艺术传承和保护要能够系统化、持久化和规范化,还必须制订好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江苏省杂技团在保护和传承上先后制订了《江苏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湖杂技”中长期保护规划》,同时系统地搜集整理了“建湖杂技”的传承史料,完善了有关文字视频,编制了保护级别和年度保护计划。在此基础上,抢救性地恢复编排了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传统杂技节目,制订了五年规划,并完成了传承人的序列年谱培育计划,建立了传承人“家谱式”一本账。明确保护人、保护节目和传承者,明确时间节点、实施项目期限。责任到人,规范管理,使传承和保护持久性、规范性。

三、培育复合型人才是保护和传承的重点

培育杂技艺术传承人是保护和传承的重中之重。“建湖杂技”在保护和传承中把广聚人才放在第一位,采取的措施:一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每年对外招收新学员,除招收表演人才外,还利用省培训中心的独特条件,招收新学员30—40人,配备优质师资,建立保护传承人才库。二是培育传承人梯队。每年优选3—5名好苗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建立一支永久性传承队伍,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传承人才网。目前“建湖杂技”已培育出国家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2名、市级传承人5名、县级传承人16名,初步形成了人才梯队。三是聘请国内外高级杂技艺术人才。目前“建湖杂技”已聘请了金牌教练、杂技编导、舞美音乐设计等各类人才10名。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引进艺术水准较高的节目,培养自己的尖子演员,使他们的艺技水准不断提高,为杂技艺术的传承打下雄厚的基础。

四、创新精品节(剧)目是保护和传承的亮点

杂技艺术在保护和传承上要有新的突破,必须着力打造在国内领先、国际扬名的优秀杂技节(剧)目。同时,要把重点力量投放在传统节目的艺术恢复和创新上。近年来,“建湖杂技”坚持做到了节目创新与提高艺术质量同步,在打造精品上首先抓传统节目的改良,对老节目赋予新生命,使之具有时代感,符合当下观众审美需求。

近几年,江苏省杂技团重视研发新节目,借鉴外来节目,突出节目理念创新,表演形式创新,节目内涵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先后推出的三台大型剧目,赢得观众青睐。精心打造的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不但轰动了国内杂坛,同时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商演27场,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推出的杂技剧《小桥・流水・人家》把中国古诗词融入民族艺术之中,开创了诗词歌赋艺术与杂技艺术相融合的历史先河;创编的杂技报告文学剧《芦苇青青菜花黄》,把红色经典故事和杂技艺术有机相融,产生了令人震憾的艺术效果。

五、打造艺术生态区是保护和传承的根脉

杂技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湖杂技”,要真正把它保护传承下去,还必须有一个生态保护区。这个保护区就是它的发源地。“建湖杂技”植根在建湖,建湖是它的“娘家”,是它的生息地、集聚地,有了这个地域性生态区,建湖杂技艺术才能代代相传,并形成特有的杂技文化产业群,为新时代的杂技艺术发展培育新的亮点。总之,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湖杂技”的保护和传承上,我们必须把好方向,探索途径,坚持做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克难求进,不断提升杂技艺术传承保护的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文化需求,为弘扬民族文化,讴歌新时代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杂技团杂技人才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人才云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老鼠演杂技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