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研学活动问题研究

2021-12-01 15:24杨凡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研学活动

摘要:随着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文化行业和旅游行业之间开启了“诗和远方”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文章分析了文旅融合给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机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活动的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活动提供有益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1)10-0025-03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意味着“诗与远方”的新一轮统筹发展正式启动前行,使原来在图书馆领域相对隐性的文旅深度融合命题显性化,为新时代图书馆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创造了文化管理的全新体制环境[1]。文化行业和旅游行业之间经历了从“业务并行”到“产业结合”,从“点线融合”再到“区块融合”的深度融合发展轨迹。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为公共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政策优势和公共文化资源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下一个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1文旅融合给公共图书馆带来的机遇

文旅融合首先是理念互通,继而是行业合作,最后是产业融合。图书馆应先从理论上梳理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找出发展的耦合点和差异性,再以此为基础,在实践中通过行业合作探寻产业融合的模式和路径。文旅融合中的产业互融是指传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相关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进而整合重组的过程。

文旅融合对于传统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具有促进和催化作用。文化和旅游产业趋同性的标志就是产品形式的转变,也就是传统游览性观光产品向文化沉浸式体验产品的过渡。大众旅游消费越来越重视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因素,这成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动力[2]。文化旅游资源是文旅融合的基础,公共图书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服务旅游业和文艺娱乐业,有利于提高文旅融合后的融通性和消费总量,增大文旅市场的产品附加值,从而使文旅融合从理论走向实践、由形式布局逐步转入实质性发展。

文旅融合工作的开展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也对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图书馆在提供阅览服务的同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其次,图书馆在开展参考咨询业务的同时,要以文旅资源为基础,提高广大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再次,公共图书馆应将自身特点与文旅产业元素相结合,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實现融合发展。

2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活动的优势

“研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性学习,研学不同于游学,更不是旅游,是走出校门以科学旅行的方式去体验、感受和接受实践教育[3]。研学活动不是简单的游学,而是将特色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入课程,强调旅游与课堂知识的结合。与游学活动相比,研学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公共图书馆可以与不同类型的学校、旅行社合作,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主题,以主题研学的形式开展读者活动,不断强化社会教育职能,增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活动有天然的优势:公共图书馆覆盖面广,全年免费开放,具有场地和时间上的优势。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比上年末增加20个,图书总藏量111,781万册,比上年末增长7.3%;电子图书86,557万册,增长7.0%[4]。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依托特色馆藏开展研学活动,不仅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古籍善本、地方文献、特藏文献和家谱文献的优势,将传承和开发相统一,还能激发读者的研学热情,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3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活动的对策研究

3.1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使研学活动寓教于乐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平衡机制,是终身教育的泛在课堂,是广义教育实践的塑造力量。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社会教育方面具有资源优势,但也面临机构性质转化、社会竞争加剧、教育形象滞后等问题。公共图书馆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坚持主体地位,履行教育责任,用有效的社会教育行动创造图书馆的未来[5]。传播并传承地方文化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立足于馆藏资源和社会热点宣传地方文旅特色,带动产业发展,如:山西省图书馆开展了“寓教于乐,书香研学”主题活动,该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图书馆,感受文化古韵[6]。图书馆开展的“分组定点寻书”“拓碑工艺”“线装古书装订”等活动拓展了校外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研学活动中以实践获取知识,享受到了探索性学习的乐趣。

3.2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推广职能,为旅游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文旅融合对公共图书馆咨询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研学活动是公共图书馆与文旅融合工作的结合点,很多图书馆以旅游特色馆藏和参考咨询工作为基础,免费为读者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如:北京西城区图书馆设立了“特色旅游资料室”,上海黄浦区图书馆开设了“旅游文化博览室”。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旅游信息的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可以将本馆文献资源和区域内特色旅游资源相结合,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建设文旅信息服务平台。例如,河南省图书馆的“图书馆文创旅游信息共享平台”,上海宝山区图书馆的“长江口民俗文化数据库”,四川师范大学的“四川省旅游资源特色数据库”;2019年成立的北部湾图书馆联盟涵盖广西6个市,服务人口超过2,000万,北部湾联盟突破了图书馆区域发展的地域限制,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实现了共建共享。

3.3与文旅融合内容相结合设置研学课程

公共图书馆应以馆藏为基础,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以地域文化特色为需求导向,从文化特色的角度开发研学课程,打造具有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品牌活动。公共图书馆开发的研学课程可以以特色场馆、特色资源或读者活动为主题。以特色场馆为主题是指以区域内特色建筑为基础,实地讲解建筑的文化内涵和建筑结构,将学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延伸课堂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特色资源为主题是指将特色文献资源作为研学活动的主题课程,如: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以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在河南省图书馆设立的“黄河文化与中原文献中心”,不仅是河南省保护传承黄河文化的阵地,也是研究中原文献典藏的基地。河南省图书馆馆藏黄河文献4,300种,随着中心的成立,收集范围将再度扩大。以黄河文献为基础开展的讲座、读书会、古籍展览活动等,不仅可以扩展研学者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4图书馆研学活动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3.4.1研學活动是图书馆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点。旅游要素指的是住、食、行、游、购、娱等,图书馆可以将研学活动与这些元素相融合,如:从“住”入手,打造以区域特色房屋为主题的民俗,以研学活动为载体带动民俗行业的发展;从“食”入手,探寻地方志中的地方特色菜谱,发掘隐藏在古籍文献中的菜品,以此为主题引入研学活动,借美食讲述当地故事;从“行”入手,与交通运输部门及旅行社合作,让旅客在旅途中以短视频的形式推送与本土文化有关的信息;从“游”入手,发挥研学活动的社会教育职能,将旅途作为流动的文化体验点;从“购”入手,针对当地的著名景点、人文故居开发文创研学产品等。

3.4.2研学的文化内容与空间元素融合发展。各地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特长,以山川美景吸引人,以灿烂辉煌的文化底蕴感染人,以祭祖思乡的根亲文化感召人,以激昂壮阔的红色文化鼓舞人。将内容游作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可以打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空间局限性。

3.4.3加强品牌建设。图书馆应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以加强文化旅游品牌的整合力度为手段进行品牌设计。这种品牌建设应以政府宏观政策把控为抓手,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采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运营方式。

4结语

文旅融合是文旅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传统文化产业焕发活力的必然途径。研学活动作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合一的特点,研学活动的不断推进能够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促使文旅融合实现由点及面、由静态到动态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王世伟.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图书馆,2019(2):1-6.

[2]范建华,李林江.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几点思考:以广西花山岩画为例[J].理论月刊,2020(10):80-88.

[3]周雪芹.文旅融合下公共图书馆开展少儿阅读推广的创新路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1):26-2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4-02].https://www.mct.

gov.cn/whzx/ggtz/202006/t20200620_872735.htm.

[5]杨秀.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新论[J].少年儿童研究,2020(11):49-56.

[6]学生走进图书馆 开启文化研学之旅[EB/OL].[2020-11-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8795

24762462210&wfr=spider&for=pc.

(编校:周雪芹)

作者简介:杨凡(1980—),河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