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

2021-12-01 00:18张进萍
民族文汇 2021年8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英语

张进萍

摘 要:在教育研究中,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不仅受到他们综合素养、主观意愿影响,还受学生学习情感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在课堂知识教学、评价互动、能力训练以及课后的拓展等环节,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赏识激励、构建良好氛围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积极情感态度是新课改下为了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发展而提出的课程发展目标之一。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旨在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英语是基础性的英语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学生英语知识的教授,也要加强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把握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明确目标

在小学英语阶段性教学过程中,科学应用情感教育理论,教师应该将每个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充分把握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英语素养。实际上,不同学生的英语素养存在着天然的不同,这是教师必须认识到的教学现状。为更好地发挥情感教育理论的应用成效,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有必要明确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并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区别,继而鼓励学生积极制订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实践中。特别是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英语素养以及学习任务等,积极参与英语探究实践活动。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在科学的目标指引下,充分而全面地把握学习任务,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英语学习实践中。

二、基于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开展情感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涉及很多英语知识和阅读技巧的学習,强化师生交流,促使师生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增进友谊。教师只要能够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话题入手,在教学中以生活化的角度切入教育内容,就可以在与学生平等交流和对话的同时,掌握学生内心世界的想法。很多小学教师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给予其深度关怀和帮助,尤其是对于学习英语相对比较吃力的学生给予技巧性的点拨,在教学过程中杜绝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在传授英语知识时注重对于人文主义观念的全面渗透。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后注重学习儿童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人文认知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够对教学理论知识加以转化,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成效。教师不断提升个人教学素养,从每个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角度入手,由表及里地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转变,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并在构建英语教学情境的同时,加入更多的情感教育因素,教师和学生得以共同成长。

三、开展情境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小学英语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设计情况,从实际出发。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实物投影让感情表达非常激荡,让課堂气氛变得妙趣横生,将学生引入其中,让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能够对情感有所体验,让道德情感能够形成。例如,在学习“Happy Birthday”这一课时,主要讲述了生日聚会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教学,让学生先看生日聚会的一些视频,并且在班级中寻找当月生日的小朋友,让他们根据课文,尝试用英语来谈论自己的出生时间和自己生日时收到的礼物,并让其他小朋友用英语来给当月生日的小朋友送上生日祝福,这样不僅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在教学中,创建不同的情境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小学英语在授课过程中,各个环节以及教学的新内容都需要互相关联在一起,这样能够让情感教育得到渗透。同时,教师应该创造一定的情境,让整个教学流程中都能够贯穿情感教育。

四、实物和表情教学

在小学的英语具体教学环境中,实物教学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单词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例如,在水果、餐具、文具、交通工具等单词的记忆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实物以替代单纯讲解,使知识点更为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的后续记忆。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如果老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有良好的期望,给予学生肯定和赞扬,那么,就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敬佩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良好的情绪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释放紧张感,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树立威信。对此,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心理的变化。一次亲切的交流、一个诚恳的表情,都远比冷淡的言语来得有效。一旦教师在学生中建立了威信,学生对老师就会产生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六、提高教师情感教育理论认知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上的重要引导者,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对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对于情感教育理论的认知,理解及应用能力都直接影响情感教育理论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效果。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阅读关于情感教育理论、心理学的书籍,汲取各种教育知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英语教学的思维,增强教学趣味性。不断地丰富个人知识,深化对情感教育理论的理解,将情感教育与英语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对英语的热情及认真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报以热情的学习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上课的态度。

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英语教师必须意识到英语教学既是知识传输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培养的过程,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英语教师应有效融入情感教育,注重教学内容、方法及理念的不断优化,充分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胡轩.英语课堂融入情感教育的反思[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48.

[2]刘喜萍.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剖析[J].海外英语,2019(14):186-187.

[3]栗士平.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浅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8(05):90.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英语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