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村人居环境问题整治对策
——以宁夏渔光湖生态移民村为例

2021-12-02 10:45杨彦宝毛凤玲郭亚鹏杨彦忠
乡村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人居庭院整治

杨彦宝 毛凤玲 郭亚鹏 杨彦忠

(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3.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气象局,宁夏 同心 751300)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均衡现象:城市建设越来越好,环境更加优美,而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出现土地荒芜、道路破损、环境恶化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更好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2021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其中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2]。打造新时代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农村居民的热切需求,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如期实现,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回村创业,更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3]。

2 研究区概况

渔光湖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最南端,属“十二五”生态移民村。2016年6月,从同心县5个乡镇30个村搬迁到吴忠市利通区孙家滩农业科技管委会。2018年1月,吴忠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渔光湖村的社会事务由吴忠市国家科技园区转交利通区扁担沟镇管理。渔光湖村总面积近2 km2,下辖2个村民小组,共400户1 563人,常住人口183户708人,人均年收入8 000元,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外出务工和在家养殖。渔光湖村地势较平坦,海拔1 254.7 m,四季分明,降雨集中在9—10月,年均降水量在450~550 mm,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渔光湖村区位优势较好,西靠利红大道,东近黄通公路,北邻孙家滩中心小学和农贸市场,方圆10 km养殖场多达15家。渔光湖村自然资源禀赋不足,唯有占地53.33 hm2的渔光湖是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着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土、维持生态平衡等作用。

3 渔光湖村人居环境现状

3.1 渔光湖村村民庭院情况

渔光湖村村庄面积18.41 hm2,共400处庭院,每户1处庭院,面积0.03 hm2,所有庭院占地面积近10.66 hm2,庭院内房屋由政府统一建设,房屋面积54 m2,房屋内设置1客2卧1厨1卫,布局合理,空间紧凑,房屋主体建设采用红砖、上下地圈梁,屋顶为人字形,其上铺设红瓦,房屋主体建设较为牢固,抗八级地震。

3.2 渔光湖村道路情况

渔光湖村西边有利红大道,东边有黄通公路,交通便利,运输方便。渔光湖村由A区和B区组成,A区8个巷道,B区5个巷道,A区与B区中间有1条大道,南北、东西各1条主干道路,南北巷道长达240 m,东西主干道长达500 m,路路畅通。

3.3 渔光湖村绿化情况

2020年4月,渔光湖村村“两委”动员群众在村庄公共裸露区域及各主干巷道栽植树木5 000余棵,其中绿化树木3 000余棵,经果树木2 000余棵。2021年,渔光湖村共栽植树木700余棵,其中,绿化树木400余棵,经果树木300余棵。在专人的管护下,树木整体成活率达到95%以上。2019—2021年,渔光湖村村庄绿化面积从10 672 m2扩至29 348 m2,绿化率从5.94%提高至16.09%。

3.4 渔光湖村公共基础设施情况

渔光湖村公共基础设施能够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村委会1处,卫生室1处,文化广场2处,垃圾中转站1处,垃圾箱24个,太阳能路灯54盏,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00套,水、电、网、路、污水管道全覆盖,庭院和道路全部硬化,方便群众吃、用、住、行、动、排污等活动。

4 渔光湖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

4.1 制订行动方案,找准发展方向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4]。同年,扁担沟镇党委、镇政府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制定了《镇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规划(2018—2020年)》,将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列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渔光湖村村“两委”按照规划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渔光湖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规划(2018—2020年)》。2020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四大提升行动”,即大力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5]。2021年9月,利通区委办公室、利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建立利通区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包抓机制的通知》,提出建立领导包村、部门包片、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切实推动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

4.2 广泛动员群众,共整环境卫生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才会越来越好。2021年9月,渔光湖村村“两委”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对村部、村庄主干巷道、公共区域及无人庭院中的杂草、生活垃圾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动员300多人次,清理主干巷道17条,清理庭院220处,清运生活垃圾及杂草150 t。

4.3 完善公共设施,提升服务功能

2021年9月,利通区成立工作专班,安排利通区委办公室、公安分局、财政局等8个部门,以“五改”为目标,主要涉及庭院硬化、绿化、亮化、庭院卫生、农户改厕,以“七改三清”为抓手,即改路、改房、改水、改电、改圈、改厕、改灶和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以整治村容美化环境为标准,划片包区责任到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奋战全部完工。通过此次集中治理,渔光湖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此次铺设庭院343处,建设花墙343道,维修下水井77个,大铁门喷漆798扇,铺设道牙22 283个,长11 141.5 m,铺设巷道9 548.77 m2,铺设树框420套,涂红刷白树木2 352棵,维修巷道路面1 000 m2,铺设草坪砖650 m2,安装马桶300多个,安装电热炕、热风机等采暖设备13户13套,投放垃圾桶320余个,绘制墙绘10处,安装宣传扩音设备一套,安装摄像头11个,建设村部阵地标语3处,建造景观小品20处,清理群众院内生活垃圾150 t、建筑垃圾1 050 t。

4.4 包片分区划块,定岗定人定责

整治人居环境成绩来之不易,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非常必要,只有让群众参与进来,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一方面,安排16名公益性岗位对村庄公共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卫生进行日常的管护、清扫,对于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采取奖惩办法;另一方面,对于农户门前,采取“三包”的办法,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施行积分管理,农户所得积分可到指定的超市兑换所需商品。另外,村委会与第三方公司合作,生活垃圾由第三方公司收取,进行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

4.5 加强监督管理,压实主体责任

为了落实工作责任、更好地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村委会与公益性岗位人员、农户及第三方公司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任务协议书》《门前三包协议书》和《农户垃圾收集、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合同》,明确各方职责,把责任落实到位。村委会对各方进行监督管理,对于确实有违约行为的,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进行处理。

5 渔光湖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5.1 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

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清洁能源设备严重不足。在农村,清洁能源设备主要是电器,特别是采暖电器设备,因当前电器设备耗电大、成本高,很多农户主要依赖烧炭取暖,这不仅不安全,而且对空气有一定的污染。第二,生活污水处理过于简单。村民将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直接排到人工干湖,只是通过简单的蒸发和下渗来处理。第三,厕所改造不彻底。只安装了马桶,排污仍存在困难。第四,生活垃圾分类力度不大。所有村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到1 t,虽然量不多,但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只是简单的填埋处理,会产生一定的污染。

5.2 群众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部分村民“等、靠、要、拿”的思想较为严重,对村“两委”多次组织开展植树造林、整治环境等活动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有些村民心存不满,带有厌恶情绪,即便人到场,也不争着干、抢着干,只是走过场、做样子,还有些村民根本喊不动、叫不来,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5.3 人居环境比较单调

村庄所栽植的树木多样性不够丰富,主要有国槐、金叶榆、刺槐、杨树等,搭配不合理,在不同的季节很难体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其他的景观小品也不多,仅在显眼的地方才能看见。从整体来看,搭配的元素比较单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4 资金缺口依然比较大

人居环境涉及的方面较广、形式多样,各方面都需要资金。据了解,村集体经济收入比较低,每年的收入只有8.75万元,只够村日常办公开支,很难解决其他事情,特别是涉及环境整治的费用,每次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均需要2万~3万元,如果一年整治一两次,村委会支付起来也是勉为其难,如果次数更多,村委会则无法支付。但环境整治工作一般每年要进行四五次,资金缺口较大。

6 渔光湖村人居环境整治路径探析

6.1 加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第一,加大清洁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电器业,满足群众对电器的多样化需求;第二,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第三,对400户旱厕进行改造,户户实现水冲式厕所,建好排污管网;第四,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6.2 调动群众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打造美丽的人居环境,需要群众广泛参与,如此才能使人居环境越来越美。首先,让群众从思想上重视环境。其次,建立奖惩长效机制,采取积分兑换商品形式,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模式。再次,全村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最后,多开展一些关于人居环境整治的活动。

6.3 加大正面典范人和事的宣传力度

利用现有的电子科学技术,通过微信、抖音、电视等媒介宣传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处与不保护生态环境带来的害处(这种宣传方式只能适合一部分人,对于农村年事较高的人很难起到良好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工作人员,带着宣传册走门串户,挨家挨户发放,并进行讲解,教育村民不要随手扔垃圾,更不要破坏花草树木。

6.4 丰富人居环境元素

村中景观元素较少。基于此,首先,聘请专业人士设计,对庭院巷道、景观小品等方面融合一些现代化元素;其次,采纳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留得住乡愁,让群众有一种亲切感,热爱移民区,使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6.5 争取更多的为民服务资金

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很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对此,要筹集更多的为民服务资金。首先,积极主动联系上级各单位,向主要领导多次反映。其次,寻求赞助商及企业。最后,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7 结语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新时代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美好的生活环境是每一位村民的向往[6-7]。以前,村民环保意识不强,乱扔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较差,人居环境不容乐观。现在,与往日的脏、乱、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较为健全,绿化面积增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然而,离生态宜居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一方面,提升人居环境的整洁度、湖水的干净度、空气的新鲜度;另一方面,健全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生态宜居,推动乡村振兴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大提升行动”目标如期实现[8-9]。

猜你喜欢
人居庭院整治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回到庭院
庭院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庭院中的童年
加强人居环境整治 助推“美丽登封”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