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演奏方法的规范化研究

2021-12-02 13:29吴尔曼
艺术品鉴 2021年3期
关键词:手型口型换气

吴尔曼

从古至今,竹笛也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从前单一的演奏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既可以进行独奏也可以进行合奏。本文通过对竹笛的演奏方法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严格规范,以此来达到中国竹笛演奏方法的规范化。

一、中国竹笛的概述

竹笛源于黄帝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竹笛产生于黄河流域,那时大量的竹子生长于黄河流域,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以竹作为竹笛的使用材料,这也是笛子制作的一大进步。再到后来秦汉以来,“横吹”问世,在汉朝,“横吹”在鼓吹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北朝时期,笛子已经普遍推广并且不断发展,到隋朝后期,“十孔笛”的出现使其更加精致,用来演奏半音阶。竹笛在以后的发展中取得不断进步,形成当下所流行的样貌,由一根竹管制成,里面将竹节去除形成内膛,将其管身相继开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两个基音孔以及两个助音孔。随着社会的发展,竹笛也逐渐演练成更加精致的样貌,符合人们的要求。

二、中国竹笛演奏方法的规范

(一)规范演奏姿势

想要规范竹笛的演奏方法,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演奏姿势是否规范。吹竹笛的演奏姿势要有所讲究,首先在演奏竹笛时外表要整洁、仪表堂堂,适应人体的生理特点,可将姿势分为坐式和站式两种演奏姿势。站着吹竹笛时,应保持两只脚自然分开呈八字形,腿部要做到自然放松且不可弯曲,坐着吹竹笛时应选择适当高低的椅子,坐姿也要规范切不可随意乱坐,也是要保持两腿自然分开,保证吹奏时的姿势自然舒服。不论是站着吹竹笛还是坐着吹竹笛,都要保证两眼直视正前方,胸部自然挺起,切记不要将腹部挺起,拿竹笛时要两臂自然抬起,两个肩膀要自然不要向上耸,以便于吹竹笛时呼吸顺畅,保持肺部的正常活动以及健康。每个手指所放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对于左手而言,无名指、中指、食指分别按闭第四、五、六孔,就右手而言,无名指应按闭第一孔,中指与食指相继按闭第二、三孔(其六孔是由笛尾至笛头的6 个发音孔)。按孔时应将手指第一节的指肚紧密地按在发音孔上,否则会出现吹不响、漏气或者发音不准的现象。在吹笛的过程中要保证两手拇指的位置与小指紧靠笛身,更好地保持笛子不动,同时也可以保证其余六个手指的自由活动。正确的演奏姿势,可以保证演奏者呼吸顺畅,身体放松,从而使得演奏结果更加出众。

(二)规范口型

演奏口型的规范在竹笛演奏中也是尤为重要的,加强口型方面的训练,保持喉部、颈部以及口腔各部位的相互协作,保证其放松自然。演奏时唇部要自然地贴近牙齿,上唇稍稍向前靠。在撮嘴念“hū”音的时候保持声带不震动,促使口腔、喉腔可以轻松自然地打开,就似含气一样,嘴角、上下唇肌以及两颊肌肉自然地向中间聚拢,这样的口型可以使上下唇中间形成椭圆形“风门”使气息自然通过。在保持这样口型的情况下,下唇中间轻轻地准确靠近吹孔,盖住吹孔大约1/4,而呼出的气息可通过“风门”将口风向下注入吹孔,使得笛管发出声音。在明确口型的正确打开方式之后,要讲究嘴与吹孔之间的角度,嘴唇与吹孔之间的角度要保持在90 度,这样的角度可以更好地保持气息通畅,将气息灌满笛子,减少漏气所产生的发音不准、吹不响的现象,保持笛音犹如龙吟,婉转、动情。想要发扬和传承中国竹笛,保持竹笛演奏的规范化,要对于口型的训练进行规范化,要注意口、喉部、舌头之间的协调,使得发音更加准确。在竹笛的演奏过程中,只有掌握好对口型的控制,才能在之后的呼吸换气训练中得到进步,加强口型的训练,加强演奏时口腔肌肉的控制力,防止演奏过程中出现口腔肌肉紧张的状况。

(三)规范手型

对于竹笛的演奏,其中重要的一点含有对于手型的规范。竹笛的持笛手型可分为两种,分别是传统竹笛的持笛手型和西洋长笛的持笛手型。对于持笛手型很多学者与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在我国较为常用的主要是传统的持笛手型,首先以竹笛竖着拿进行讲解,竖着拿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然后将它摆放在正确的位置,左手是靠近口风的。在按孔时应运用手指的指肚子进行按孔,而不是运用指尖,运用指肚会使其更加贴合,防止漏音,而且会更舒服,不会因为按久而出现疼痛感。传统的持笛手型左手上方手指的指面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往下方对称的,而这样的操作使得手指在笛身上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吹奏半孔与滑音,但这样的持笛口型也会造成手臂的紧张性,使得稳定性下降,最终出现口风与音色的失误。对于选择何种演奏手型,可以根据自身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演奏手型。不管用什么手型,都要训练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持笛的稳定性,加强训练,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对中国竹笛的演奏。手型的规范,可以更加有效地掌握对竹笛的把控,在演奏过程中,加强竹笛的稳定性,为竹笛的发音做出有利的铺垫。

(四)规范呼吸方式

呼吸换气在竹笛的演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进行长音练习时应注意循环换气,首先,应将舌根向后方进行收缩,在这种状态下喉腔会发出“欧”的音,当发出这个“欧”音的同时,下颚会呈现一种向外扩张的状态,喉腔也随着这样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口腔内的空间也会随着变化而变得又大又圆。在呼吸法中,与“鼓腮换气法”极为类似,在即将吹完一口气大约剩三分之一左右的时候,将舌根向后收,将气息存入下颚,在训练时要尽量增加气息存储量在喉腔,利用鼻子迅速吸气(吸气时要保持小腹向内收,把气息往上提)。鼻吸气的同时,舌头自然地向前伸,将下颚往上收缩,利用气息的存储根据乐曲的不同需要,用下颚收缩时的不同力度将气息压出,控制压出气息的大小来吹响笛子,使其笛音不断。在转换气息的时候应迅速,使其无缝衔接,这样循环往复保持笛音不断。对于呼吸换气法的练习,可以用曲笛进行练习,吹低八度“1”“2”“3”三个音,在掌握熟练时再进行其他笛如中音笛、梆笛的练习。

对于初学者来说,平时加强训练是尤为重要的,训练呼吸换气最好选择有笛子练习法,如果实在没有笛子,可以选择进行以下练习法 :

首先,将手抬起,手心对着摆好口型的嘴进行练习,根据手心对于气息的感觉来感知气息的集中、稳定,其中是否有中断。再者,也可对着蜡烛进行气息的练习,加强呼吸换气,通过观察蜡烛的摆动,来感受自己气息的平稳以及气息的连贯性。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所用对象与嘴的距离进行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控制,进行对气息的控制练习。在练习呼吸换气的演奏技巧时应注意吸气时的动作一定要迅速,气息之间的衔接,应均匀、连贯,不能出现时快时慢,时多时少的情况。在换气时一定要保持小腹的状态,不可松软,失去控制。吹奏时,头可以稍微向下俯一些,可有效地发挥喉腔的扩张,增加口腔与喉腔之间的协调,加强控制力。在中国竹笛演奏的过程中,呼吸换气的训练是一个多加训练的过程,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呼吸换气的方法,掌握控制气息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有好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

呼吸换气法的练习可以分为三步式练习方法,第一步那就是储气与呼气的练习,利用下颚储存气息的呼出,使笛子吹响。将舌根往后收缩,形成“欧”音,将足够的气息储存于下颚,然后利用舌头自然地向前伸将气息根据所发音进行呼出,在这一环节中要保持口型、风门的不变,否则会出现笛子无法吹响的现象。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要灵活地运用鼻子进行吸气。在这里吸气一定要迅速,进行分解式练习,不要急于求成。在吹气的同时要合理地进行鼻吸气(即口呼鼻吸的同时进行),这一步较难掌握,但勤加练习,打好基础,也很容易进行突破。第三步,在鼻子吸入气体之后进一步转送至肺部,然后呼出,这一步的练习需要鼻子与嘴之间进行转换,而转换之间会出现断续的痕迹,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不断地练习,加强气息的转换,而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懂得如何更好地放松身体,让身体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不要过于紧张,在演奏时口腔、双颊、鼻腔都要保持松弛,这样可以发挥更好的状态。再者,加强丹田内气息的控制,减少口腔的紧张感与控制力。对于初练者而言,在口吹鼻吸之间的转换时,可想办法将气息缩小,使音变弱,慢慢地去完成这两者之间的转换过程。最后,在吸气与呼气之间的转换动作过程中,要保持头部以及上身的稳定,尽量不要晃动,保持平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是需要传承与发展的,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都对竹笛的演奏称赞不已,如唐朝文学家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闻笛声而产生的对妻儿的思念之情久久无法散去,足见竹笛演奏时深厚的情感,所以对于我们后代来说,应将竹笛的艺术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想要规范化竹笛的演奏方法,需从演奏的姿势、演奏时正确的呼吸方式以及手型与口型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将其规范化。

猜你喜欢
手型口型换气
浅谈钢琴演奏中的手型问题
钢琴手型的重要性
我是人体的“换气站”
浅谈口型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
巴松管演奏的口型技巧探究
泳池“飞鱼”换气记
不一样的/e/和/?/
学自由泳
清晨别急着开窗
口型很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