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及其艺术表现研究

2021-12-02 13:29曹丽萍
艺术品鉴 2021年3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演唱者表演者

曹丽萍

声乐表演是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同时是一门审美艺术,其内在的审美价值必须通过表演者高超的艺术修为展现出来,因此声乐表演者的艺术水平尤为关键,关乎着声乐表演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伴随着社会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更渴望追求丰富的精神文化世界,声乐表演艺术也因此更贴近于生活,人们逐步开始重视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也因此促进声乐表演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声乐表演教育对象的低龄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声乐表演在艺术理论、教学实践方面的深入研究[1]。

一、声乐表演艺术的原则

声乐表演的艺术形式丰富,同时涉及语言、文学和历史文化等领域,其综合性极强。声乐表演的完美呈现需要借助在演唱者主体、声乐表演道具以及作品内涵的基础之上,因此只有声乐表演者对原作品具备深入独特的见解,才能创造出更为优秀的声乐作品。故作为声乐表演者,在其表演的过程中必须要遵从以下三个原则问题:

(一)以历史与时代结合的声乐特征为原则

音乐起源于劳动,而音乐的最早形态就是声乐。我国的声乐表演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声乐表演艺术,促进声乐表演艺术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必须要遵循声乐表演艺术的传统风貌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原则。声乐作品大部分是历史年代的产物,其风格、表现形式及内容等都与时代特征、历史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在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观点和标准不尽相同,故此,声乐表演要承袭并保存一定的传统风貌,再根据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予以优化,才能创作出历史与时代相互碰撞的优秀声乐作品。

(二)以客观真实与主观能动相一致为原则

作为声乐表演者,要对声乐作品兼具客观真实与主观能动相一致的原则,在其表演中既不能忽视客观事实,也少不了主观判断。所谓客观真实,就是需要声乐表演者在表演时以自我声乐修养为基础,对声乐作品予以精准再现,在准备表演前要将原作品的时代背景弄清、内在涵养悟透,才能够真实、完美、无误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所谓主观能动,则需要声乐表演者在表演时不要刻意地生搬硬套原作,要能够在自我升华领悟的基础上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特色[2]。因此,以客观真实与主观能动协调统一为原则,方能将声乐作品的艺术美感淋漓尽致体现出来。

(三)以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相融合为原则

声乐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两大要素是声乐表演的核心。作为声乐表演者,必须要磨炼自我的演唱技巧,若缺乏必备的演唱技巧,其声乐作品的美学艺术将难以得到体现;反之,若声乐表演缺乏必要的艺术表现,那么演唱技巧也会失去自身的价值。因此,声乐表演技巧与艺术表现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必须将其有效融合才能充分体现出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提高声乐表演的艺术品味。

二、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

(一)声乐表演中的艺术形式审美

声乐表演需要演唱者具备扎实的演唱基础,同时配合相关的肢体语言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境通过演唱的形式完全呈现出来,促进演唱效果最佳化,以此完成形神兼备的完美表演。因此,演唱者的声音和肢体必须要高度协调统一,两者相互配合才能让大众透过表演感受到美好的声乐享受,体现出声乐作品的审美性。在舞台上,声乐演唱者的形体表演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动静结合才能凸显舞台歌唱的魅力和效果。所以,演唱者还需强化锻炼舞蹈功底,在提升演唱技巧、肢体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要对演唱歌曲的内在涵养予以深入感悟,使之融合自我的感情意识,才能将一个声乐作品完全呈现出来。

(二)声乐表演中的歌唱情感审美

声乐表演的灵魂就是情感,通过声乐演唱者的情感呈现传递给大众,从而引起倾听者的情感共鸣,这是声乐表演的一种有效升华。大众的情感体验是声乐演唱者对倾听者的反馈,它能够直接影响演唱者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提高其舞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之中,演唱者的情感展现是整体舞台表演的关键审美特征之一,由于每个演唱者对歌唱作品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对作品所赋予的情感也有所不同,然而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的情感呈现,才使得每一个声乐表演的过程都别具意义和特点,给大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和感觉,这样才更凸显出声乐作品的艺术内涵,从而有效渲染大众。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必须融入真实的情感意境,才能将声乐作品透过自我理解升华更好地展示出来,不管是多细微的情感表达,大众都会捕捉察觉出来,故此作为声乐演唱者,必须要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源泉,才符合大众对声乐的审美需求,将声乐表演发挥得更好,塑造出更多鲜活特色的艺术形象[3]。

(三)声乐表演中的时代审美

演唱者要充分结合历史与时代的审美特征来完成演唱。在历史的推进中,许多优秀经典的声乐作品都经历过时间的沉淀,带着浓厚的时代氛围,展示出不同时代的风貌特征,体现着不同时期大众的审美观点。随着现代人对审美需求的不断升级变化,原来经典的声乐作品应在保留时代特征的同时与现代审美需求相结合,对其予以声乐艺术的融合再创,让原来的经典依旧不失光彩继续传承下去[4]。所以,作为声乐演唱者必须要不断在实际生活中吸收更多的新鲜元素,掌握声乐作品的情感所需,在结合自身的演唱功底,使原来经典的声乐作品再放异彩。

三、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

(一)声乐表演在声乐教学中的表现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随着声乐表演的生活化,声乐专业也受到教育的广泛重视。在高校声乐专业,学生有四年的专业学习时间,经过专业课教师传业授道,他们基本掌握了声乐艺术的一些基本理论、演唱技巧等,并累积了一定的声乐作品。然而,若让这些刚毕业的学生通过表演展示出声乐演唱能力,可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会用嗓子发声歌唱却不懂用心情投入,缺乏肢体语言动作、缺乏面部表情等,故此在声乐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向学生教授歌唱技巧、了解声乐作品背景和风格,同时还要不断强化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这将是学生在声乐演唱上的综合能力展现。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自主分析声乐作品、领悟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才能正确地刻画出人物性格、舞台演唱时的心理状态,通过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体现出惟妙惟俏、清新脱俗、高雅大方的艺术气质和形象[5]。此外,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还需多接受系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锻炼其身体关节、面部形态各方面的协调性,以促进其站在舞台上的表演能力、形态艺术更为贴切到位,自然而然地呈现出身体动作、表情变化的一致性,才能完美塑造出一个情感鲜明、特色突出的舞台姿态,进一步提高声乐表演艺术表现能力。

(二)声乐表演在舞台角色中的表现

作为一名专业的声乐表演者,要适应不同的舞台角色,每个角色对个人理解度、融合度也较高,则需要声乐演唱者不断投入情感表达,才能与声乐作品所要展现的完美形象融合起来,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和舞台之中,方能感动大众展示出良好的舞台形象和效果。

(三)声乐表演在腔法特点上的表现

声乐是另一种形式的语言艺术,因此歌唱如果缺乏语言内容将毫无意义,当然吐字含糊的歌唱更不会受到大众喜爱,反而会引起大众的不适应和反感心理,故而语言的表现与否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尤为重要。在传统声乐时代,对声乐表演讲求字正腔圆,认为只有这样才给人感觉有腔调的意味,不至于感到乏味。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吐字发音是根据汉字发音而来,具备声韵调协调统一的特点,这是声乐表演中民族唱法特有的韵味和艺术美感[6]。但是,完美的声乐表演不单是通过高质量的发音来感化大众,这样也难以形成情感共鸣,声乐演唱者必须以听觉经验为基础完成自我声音形象,才能将声乐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内涵通过声音传递给大众,因此声乐表演者要对作品深层理解,在演唱时融入自我情感表达才更具感染力,满足大众在视听觉上的双向需求,以及更深入的心灵感悟需求。同时,音色也是声乐表演审美的重点,好听的音色能够让一个声乐作品锦上添花,让演唱者的声音更具美感享受。

(四)声乐表演在二度创作中的表现

伴随声乐表演艺术的不断优化创新,当前声乐表演在声乐作品二度创作方面极为重视。通过二度创作,原来经典的声乐作品又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给大众带来焕然一新的别样感觉,也成为声乐作品的二次升华再造。二度创作的声乐作品不但融合了更多现代元素特征,充分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同时还沿袭并传承了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可谓是一举多得。当然,在二度创作时声乐表演者更要融入自我情感意境,注入作品新的灵魂,将原有的声乐作品以自我理解内化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达到完美的舞台呈现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一个好的声乐作品来源于声乐演唱者的不同演绎表达,不同的大众有着不同的审美心理,这也就代表着每一次不同声乐艺术的传达都会收获不一样的领悟和回应。因此,声乐表演者自身对声乐表演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的理解非常重要,只有自我对声乐作品有了充分的了解和领会,才能利用演唱技巧、融入真实情感、配合肢体动作来诠释出作品的内在涵养和艺术美感,在积累大量舞台经验的同时获得更深入的声乐艺术认知和能力。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演唱者表演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