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兴趣策略

2021-12-02 18:12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堡乡中心小学任静
家长 2021年34期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堡乡中心小学 任静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转变教学观念。结合笔者的调查研究工作,教师更倾向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主要是由于执教者在教授优秀学生的时候不需要花费过多的言语来为学生解释知识,而且学生还会就具体的问题内容与教师之间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在实际的学习环境工作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然而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些内容都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觉得很无力,也有很多教师会放弃对学困生的教学工作。但教师应该要秉承这教书育人的观念,重视对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并在实际的学习活动和工作中,切实有效地利用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内容来给学生展开相关的教学工作。

教师想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对于教师教学职业道德和素养方面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培训的方式来转变教学观念。具体来说,教师要自己上网搜寻关于这一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工作中,为学生找到合适的内容来落实相关的知识整合和探究工作。并且要认知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想实现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关键还是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提升,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来展开。

(一)利用游戏进行探究式教学

小学的数学课堂讲授过程中,执教者可以利用游戏探究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学设计。所谓游戏探究教学,其实就是将游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着各种问题,所以在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采取较为直接的或者是陈旧的讲授策略来展开相应的教学工作,不仅难以使学困生进步,而且也不利于他们形成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要选择学困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展开相应的教学工作。而游戏的形式就是很好的切入点之一,学困生大多不喜欢课程知识的学习,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以游戏的方式将相应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便能够很好地诱发学生的求学乐趣,让学生尽可能在现实的研习活动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数学计算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掌握计算的具体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游戏探究式教学的形式来展开。具体来说,可以先采用信息技术教学装备中的语音功能,给学生创建一个游戏情境,让学困生能够投入这一情景中,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整体课程知识的学习体验,教师应该要设计由简单到难的游戏问题,让学生结合课程知识的具体内容,来展开游戏情境的摸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对确定的章节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建构,主动探索相关知识。

(二)采用小组探究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来展开相应的课程,所谓的小组探究式教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提出的探究式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此来实现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的掌握,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实际上是比较薄弱的,所以需要发挥群体的力量,让学困生之间彼此帮助彼此共同进步。从而来形成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在小组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的作用,使学生充分地感受课堂学习过程,领悟知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到了谁昆山学习上的自由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十以内的加法时,一开始接触算数的小学生不习惯口算,思维也无法跟上。教师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先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小组探究。如1+1,1+2,1+3……1+9 以此类推。学生在进行简单计算时,在合作中总结出规律,教师最后做出总结:1 加上任何一个数都是在其基础上再加1,学生能在合作后对此印象更深刻,减少运用手指解决计算问题的习惯。

(三)采用分层式教学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同的学困生之间出现的学习问题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学习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也应该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分层,通过分层的教学方式,让学困生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获得相应的成长。例如,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关于钟表认识的内容,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时间观念,并且能够切实有效地结合相关知识内容来说出钟表的时间,分享自己对时间的感知,从而实现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和时间观念上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的不同实际来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如果学生是比较喜欢细致讲解的,那么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来给学生展开具体的知识分析和讲解工作。如果是偏向于探索引导的,那么教师则要给学生空间,让学生独立观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切实有效地推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结合家校合作落实相关工作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结合家校合作的方式来落实相关工作的开展。要知道任何一门课程教育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应该发挥共同的力量,从而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想要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就需要采取多样的方式,引导家长配合,共同对学困生进行教育,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教师需要和家长做好交流,每周或者每个月向家长汇报孩子学习情况。让家长不仅看到孩子的成绩,同时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如人际交往情况,在学校的表现等。改变家长对孩子学习偏见,同时让家长多多鼓励自己的孩子,肯定他们为学习的付出。针对有突出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以和家长分享一些奖励措施。例如,购置一套他们心仪已久的玩具,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释放多余的精力,提高想象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落实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有效整合知识,优化教学设计。在整合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分析,学困生的问题形成原因,并基于此及时来调整教学策略。这样一来,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有效地推进学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思考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