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2 18:12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马林平
家长 2021年34期
关键词:分组数学教师探究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 马林平

传统教学模式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合作探究模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相关学习策略。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合作探究,能够优化学生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成绩,为今后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内容

传统教学始终存在着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内容的问题,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如果想要在新课改下改变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则数学教师需要解决重视理论知识、忽视实践内容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内容,只是一味地讲解书本理论知识,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虽然掌握公式,但却不懂得如何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学生由于不懂得怎样使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会导致缺少数学素养以及应用实践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只重视灌输理论知识,忽略了实践教学内容,由于教师错误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无法掌握数学知识的变化过程,学生缺少认知度,因此也会降低实践能力。

(二)合作探究流于表面

实施合作式探究,组建探究小组有着重要的作用,分组决定合作探究的成果。在学习合作探究时,由于更加看重合作探究的过程,会忽视设计合作探究小组的重要性。合作探究分组作为学习合作探究的首要流程,教师应合理地进行分组,只有合理搭配才能保证均衡小组的实力,使小组间养成竞争关系,小组内部才能够开展合作探究。但教师的分组比较随意,学生自由组合开展探究,无法发挥出学生的价值。比如同桌分组、前后桌分组,会让学生无法开展合理的学习,致使合作探究学习效果不理想,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合作探究缺少监管

在合作探究教学时,教师认为只有合理的分组才能让学生进行探究。但初中生缺少约束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同时自律能力也存在着欠缺。若是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未发挥出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则可能会让学生无法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更不懂得如何应用学习的知识和其他同学探讨,因此虽付出努力但却无法解答课题,甚至有的学生会通过探究学习做其他事情,导致合作探究学习无法真正地开展,也得不到理想化的效果。

二、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有效的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与合作探究,有利于数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时,其存在的价值为:

(一)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力

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对学生而言,学习动力是同学间的鼓励,而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团队中增加动力,同时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初中生有着个性化特征,因此容易忽视了集体利益和团队精神。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需要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相互监督,从而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在学习中得到进步和发展。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学生若是独自解决,可能会增加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但是通过团队成员的激励和帮助,便能克服畏难。

(二)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为学生设置指定的教学任务。教师若想在指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会快速讲解理论知识,此种教学模式会阻碍学生思考,同时未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讲解,致使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存在不足,学生未跟上教师的脚步,因此会陷入循环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情况开展教学,合理使用合作学习模式讲解,保证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新模式下能够收获到更多。

三、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策略

(一)小组分工

合作探究式教学应以合作为主,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划分小组,小组内部人员间开展合作才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果数学问题简单,则学生可随意分组讨论。如果数学问题难,则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合理划分小组,使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带领成绩一般的同学。合理划分小组,才能使各小组水平在相同起跑线上。小组成员的分工可根据学生性格差异分配不同的任务,如果是性格内向的同学,可分配细心任务,如果是性格外向的同学,可分配其讨论的任务或者总结任务。合理分工便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比如在讲解分式章节中,此课程在开展前,教师可让学生根据给出的数字寻找规律。分组讨论过程中,学生的任务都非常重要,勇于观察的同学能够找到规律,性格外向、思维活跃的同学可做出总结,此种分工合作,便于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在此种学习氛围下,能够积极投入学习,合理的分工合作能够提升学习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构建合作探究情境

合作探究的问题要依赖于情境教学。因此,要在实施合作探究时创建情境设计问题。通过创建情境便能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开展主动探索,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坚持学习数学。随着数学理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产生着变化,数学教师要摆正位置。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分析其学习中产生的问题,为后续的合作教学提供参照。比如教师在讲解对称图形时,可根据学生的生活情况讲解。教师可提前制作电风扇,并在教学中为学生阐述如何制作,学生便会被教师的讲解吸引,改变了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教师调节风扇时,电风扇的速度发生改变。电风扇风叶颜色存在不同,分为三片风叶,如果是转速慢,则学生会发现各风叶的旋转角度会产生重合。学生通过观察找到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从而对其有着更深的理解。

(三)重视教学准备工作

教师在合作探究模式下,应提前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避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出现任务不清晰等问题,应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关学习任务,通过增加学生的预习环节,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良好认知,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想法。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知识时,应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思考:其一,放大镜下的图像是否相似于原有图像?其二,哈哈镜中形象,是否相似于本人?其三,生活中相似图形的例子有哪些?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扫清在数学学习中的障碍,确保合作探究模式顺利开展。教师在合作探究教学中也要给予学生指导,通过构建个性化的行为,使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也能提升分析能力,进而调动学习兴趣。

(四)合作探究评价

师生间的交流、学生间的交流在学生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交流的结果是由评价所决定,因此科学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认识自身不足,指明方向,便于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同时评价要满足多元化,实施多元化评价,比如学生间评价、教师评价和家庭评价等。有效的评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学习良好的习惯,激发学习潜能,使学生学习成绩得到稳步提升,在课堂上和同学友好交流和相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合作式探究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其认知能力,优化学生综合素养。初中数学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合作探究,能优化教学质量,活跃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给与学生更多的合作探究机会,使学生能够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

猜你喜欢
分组数学教师探究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