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2021-12-02 18:12福建省南靖县奎洋中心小学黄锦兴
家长 2021年34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方法教师

□福建省南靖县奎洋中心小学 黄锦兴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强调对所有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尽管其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希望能够起到普适性作用的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弊端,特别是无法解决当下严重的分化问题,过于强调平均和平等容易让班级教学陷入低效的怪圈当中。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小学教育在演变当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成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但其核心还是希望能够为所有学生都带来同等的教育体验,然而事与愿违,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导致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巩固完基础知识以后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那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又会因为教学节奏过快而感到吃力,所以说,这两部分学生就像是天平的两端,教师以其中任何一端作为教学考量都会直接导致另外一端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只有采取分层教学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以下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一个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当然,核心还是在于学生。因此,教师主要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学习增强自身的语文能力,获得过硬的语文专业素养,然后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然而许多教师却将自己作为了教学的主体,不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没能参考学生的意见和实际情况,更是简单地以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唯一依据。尤其是在教师对班级学习进度做初步判断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作出错误决策,导致班级内的部分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除此之外,许多教师不够尊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权利,采取了大包大揽式的教学方法,把本来应当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个人的意见表达。教师过于强调“一视同仁”的教学方法初衷是为了能够实现教学公平,帮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然而最终却走向了反面。

(二)师生关系趋向紧张

前文提到,在传统教学的框架内,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单一、单向的,因此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距离,这成为教师和学生沟通和交流的阻碍,然而许多教师却认为这是保持教师威严的必要办法,因此会刻意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敬畏之心,然而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会自然的走向畏惧,学生也越来越不愿意向教师吐露真实地心声,教师得不到实时的教学反馈,自然无法对教学活动进行准确的调整。由于教师过度强调平等的教学,因此学生即便感到吃力也不敢直接表达心声,长时间下去会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

(三)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好坏也有真实看法,只有在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自身实际时学生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反之则容易消极对待,特别是小学生,其心志发育并不成熟,对自身不感兴趣的事物缺乏耐心。因此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情况而盲目的推行自己的教学计划,会让学生感觉努力学习的成果得不到体现,进而产生明显的挫败感。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时会参考中等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可问题对分化两端的学生来说,中等水平的学生并不能够准确代表他们的真实情况。对学习优秀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节奏太过拖沓。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节奏显然又太过急促,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吃力的感觉,到头来使得班级内部分化问题没能解决。

二、分层教学的方法研究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方案当中明确指出未来要开战有关分层教育的实验,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盲目强调同步教学显然已经出现弊端,也是对现实状况的不尊重。因此,正视分层教学的价值,主动积极地拥抱和推广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首先要对其理念有所了解,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综合的考量,将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作为衡量教学节奏快慢的标准。其次,教师在施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随时进行调整的意识,由于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时间有限,因此难免会做出不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判断,在以后的调整中要随时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说某一学生虽然过去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将其归为基础较差的学生,为其制定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巩固的教学计划,但是随着不断的努力,其成绩有了明显的上升,那么教师就要适当加快其教学节奏。以下是详细的介绍。

(一)树立正确的分层理念

分层教学最基本的便是要树立正确的分层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当作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主要参考。当然,分层教学也不是万能的,需要教师正确的加以看待。许多教师过度排斥分层观念,认为这是有意划分学生。有的教师过度迷信分层教学,不加思考的便将分层思想应用在教学的方方面面,这都是不正确的。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符合其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但需要注意的是,分层教学的应用场景应当更加倾向于小学的高年级。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

将学生进行分层处理是分层教学法的主要内容,也是相关教学理念推行的基础。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一个广泛而又深入地摸底调查并且记录,对所有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判断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该学生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一定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草率。其次,对学生进行分层并不意味着要将相同水平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如果将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集合在一起,而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很容易使整个班级内部的分化问题进一步恶化。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划分学习小组,但这种小组的划分标准不能采取就近或者自由组合的方式,而是要根据学习成绩均匀的组合在一起,要确保每个小组内部都有高、中、低三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处理学习问题时根据个人能力的差异进行明确的分工。

(三)教学方案分层

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外,还要对教学方案进行对应的改变,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正常的教学节奏很难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新知识的提前拓展以及难度较大知识的攻克前,帮助这一部分学生不断提升学习能力。而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正常的教学节奏很难跟上,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案应当倾向于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方面,让这部分学生减少低级错误的出现频率。

三、结语

综合来说,想要在传统教学框架下开展分层教学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分层教学的思想与传统教学理念存在着根本上的区别,因此该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随着有关部门推出新的课程标准改革方案,国家也明确表示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方法教师
最美教师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大山里的教师
有趣的分层现象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雨林的分层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