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危机中的家长应对现状及其行为干预

2021-12-02 18:35黄珊珊
江苏教育 2021年59期
关键词:危机阶段心理健康

黄珊珊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既要面向当事学生,更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工作。应对心理危机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从学生出现危机到专业机构介入诊治,再到后期的学习生活适应,不断反复,直至最后趋于平稳,每个环节都需要家长“无条件积极关注”。家长从“知晓”到“有效行动”需要经历“否定期—接受期—迷茫期—接纳期”几个阶段,每一阶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本文是笔者对多例心理危机中的家长干预工作进行的反思、提炼、总结和归纳。

一、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各阶段家长的情绪及行为分析

(一)问题告知阶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学校的心理危机事件高发、频发,表现为学生自残、有强烈自杀意念、自杀冲动、自杀未遂等。学生家长对于孩子危机情况的获得具有突发性,一时间往往无较好的应对方式,多呈现防御本能,如否认、压抑、焦虑、转移等。具体而言,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反应。

1.惊慌失措,无奈配合。

“怎么会这样?他为什么要自残?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此类家长对孩子的困扰和痛苦基本一无所知,当被告知孩子有一些极端想法和行为时,一时难以理解与接受。但当获知孩子的具体情况,了解孩子内心的冲突与痛苦后,他们往往会为自己之前的忽视或无视感到自责,愿意积极配合行动。如学生小A在家中一直非常乖巧,从小被冠以“听话”“懂事”的标签。小A在学校自残被同学发现后告知教师。小A自述其自残行为从小学就开始了,常年穿长袖,拒绝与父母有拥抱等肢体接触,但父母从未发现问题。家长被告知小A的情况后慌乱不已,难以接受一贯优秀的孩子竟然如此。由于担心孩子的问题恶化危及生命健康,家长只能配合学校的要求。

2.拒不承认,百般找茬。

这类家长的具体表现有:“我的孩子我了解,他就是为了寻求关注,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你们凭什么说我家孩子有心理问题,他很健康,没有问题。”“他在学校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同学欺负他吧?”学生小B无法坐在教室听课,总是在学校乱逛,无法自控地想要伤害自己。当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将小B的情况告知家长时,家长立刻否认孩子存在以上症状,只是不断地重复“我的孩子没有问题”,不愿听教师的解释。家长“拒不承认”的态度加深了学生的内在冲突和自我否定,学生纠结于究竟是听从父母的话,还是重视自己真切的痛苦感知,无形中再次催化了心理危机的发生。

3.恐慌焦虑,急不得法。

这类家长的具体表现有:“老师,孩子是不是有抑郁症啊,这可怎么办?”“孩子一辈子就完了!”“看心理医生就是一个无底洞!”“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考试啊?”心理危机发生前后,学生的情绪极易波动、易激惹,需要外界力量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家长此时的焦虑会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学生,激化学生的无望感。

4.感激自责,积极应对。

还有不少家长并非不知道自己孩子的问题,只是之前未意识到其严重性。如孩子已经多次明示或暗示自己有厌世念头,但家长仅以一两句批评、指责应对。当危机发生,学校介入,家长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感到自责和后怕。这类家长在心理危机爆发后的初期阶段,一般都积极配合,对学校表示感激,对孩子感到自责。

(二)转介就医阶段

心理危机发生后,学生大多需要转介到专业的心理诊疗机构,但学生和家长有强烈的返校复学需求,转介就医过程往往受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心理健康素养。家长缺少相应的心理疾病和精神卫生知识,存在病耻感,同时缺乏求助途径和资源。第二,对待心理危机的态度。在最严重的情况尚未发生之前,一些家长并不重视,错失了行动的有效时机。另外,不少家长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也存在“甩包袱”心理,认为学生出事是学校的责任。第三,就医行动中的困难。主要包括家长对心理诊疗机构和人员的信任度,就医的成本(时间、精力、金钱、对学习的影响等),心理症状对行为的影响(如抑郁会降低求助和就医的动力,焦虑会担心就医的结果等)。

(三)跟进与反复阶段

心理危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受学生人际关系、原生家庭、个性特征、过往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危机发生之初因危及生命健康,经过学校多方人员及心理医生的介入,家长一般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孩子的情况是危险的,在生活中也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然而,心理危机的后期跟进时程长,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变数较大,无迅速解决的办法。“求快”和“讲道理”是家长最常见的干预心态和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趋于严重,心理危机也可能再次发生。

1.无条件积极关注。

多数家长在危机发生后会和孩子有至少一次的谈心,不论学生对家长是何态度,家长往往表态会多理解,多倾听,多关心。家长在短时间内可以做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基于孩子的需求而应对,如答应孩子“请假在家休息,暂不去学校”的请求,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自由,甚至是无节制地玩手机等。这样的情况会持续两三天,一方面家长需要时间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也会反思自己之前的“失职”。

2.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跟进与反复阶段面临的问题有:(1)学生的问题不断暴露,比危机最初发生时更加复杂和严重;(2)学生难以顾及家长的情绪,甚至会因为家长的理解而感到安全和放松,从而更加情绪化;(3)心理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更加严重。

按时上学、听课、写作业本应是学生的常态,当上述两三天的偶然情况成为常态,家长很难淡定应对。于是,家长开始有条件、有要求,如一定要去上学,哪怕不做作业也要去学校听课;在家也不能天天不学习,还是要制订学习计划等。学生会将家长前后的态度解读为“虚伪”“不理解”,并对此感到失望。信任是相互的,家长给予有条件的关注和支持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也是有条件的。

3.有条件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当学生感受到家长的“有条件”,危机情况可能会再次发生,如自残行为持续或加剧。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再次约谈家长,学生也需要定期就医复诊。当家长意识到问题的相对持久性后,会再次表示理解和支持。但不论对于家长还是学生而言,持久的应对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一定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有条件的“无条件积极关注”,最终达到一种相对平衡。

二、校园心理危机中的家长行为干预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转介就医和跟进反复阶段,家长更容易产生纠结心态,这就需要学校把工作做到前面,不要等待问题出现才与家长沟通。同时要理解家长的各种“限制”,不指责、不推脱,给予家长必要的、可操作的支持。

(一)理解家长认知方面的局限性

心理危机发生后,学校与家长沟通时应表明立场: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不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都要尽量理解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被支持而非被指责。不少家长之所以“淡化”孩子的危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推断孩子的现状,孩子的痛苦较难引发家长的感同身受。有不少家长会谈到自己青春期时的叛逆行为,但最终都艰难地走出来了,他们坚信孩子也一定能走出来,孩子不会真的出事。

理解家长认知方面的局限性并不代表“无为”,而是要更真挚地“有为”。在问题告知阶段,学校应约家长到学校面谈而非电话或微信沟通,在形式上体现重视。告知内容一定要包含危机事实的描述,以及近段时间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还要体现对家长情绪的关注。突如其来的危机对家长来说也是应激事件,他们也需要情绪的宣泄、心理上的支持。必要时可以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或建议家长先进行专业求助。

(二)给予家长实际支持

对于超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能力范围外的个案,学校一定要将其转介到更专业的诊疗机构。大部分危机个案最终仍要回到学校学习,即使请假在家,学校仍可以给予一定范围内的支持,包括:(1)就医信息。大部分家长对于专业心理求助途径知之甚少,学校可以为家长推荐心理诊治机构的相关信息。(2)心理危机干预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支持。在学生暂时离校期间,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校的相关信息,如学科的进度、作业信息、学校发生的大事件等,减缓学生的焦虑情绪,同时提高其希望感。(3)后续心理辅导支持。学生返校复学后,心理健康教师应持续跟进,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三)将工作做在前面

心理危机已然发生,后续的工作看似是在补救,其实也是在预防,是为了减少后续危机的再次发生。学校有必要总结心理危机案例的干预经验,把工作做在心理问题反复之前,对“问题告知—转介就医—跟进与反复”三个阶段会出现的问题提前预防,督促和引导家长做好自身心理建设,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当然,更加能够防患于未然的工作是在首次心理危机发生前进行的,预防性危机干预模式的作用和成效都远远超过介入式危机干预模式。预防性危机干预工作包括:在起始年级就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让家长知晓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如何应对孩子出现的情绪、行为问题;在心理危机相对高发的毕业年级,学期初积极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普查,通过心理沙龙、讲座等活动,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等。

猜你喜欢
危机阶段心理健康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声”化危机